马车赶到家门口的时候,在村子里引起不小的轰动,要知道整个村子,除了户长家坐过马车之外,谁家都没有坐过。别说坐过,就是见都没见过几次。
村里不少人停下脚步驻足观望。
齐丰第一个从马车上下来,随后亲自将娘子抱下车,给了车夫五文钱之后两人乐呵呵地回家了。
穗穗边往家里走,还一边好奇的问齐丰:“相公有没有骑过马?”
齐丰理所当然道:“当然有,参军打仗的时候,为夫可没少骑马。”
穗穗得意的笑了,“就知道相公肯定很厉害。”
直到齐丰和她娘子其乐融融地进了家,村民们才面面相觑地转身回家。
齐丰回去就直接进她娘的屋子里,给穗穗找来一些馒头和剩粥吃。
婆婆但看儿子那春风满面的笑容,就知道穗穗应该卖了些钱。
心里的大石头也算沉下去了,跟齐老爹在自己屋里猜测着齐丰他们到底卖了多少。
穗穗端起碗来咕噜咕噜喝了几口,才兴奋地催促齐丰拿出钱来。
齐丰也顾不得喝粥,赶紧将怀里的钱全部抖落在桌子上,零零碎碎的铜钱倒没几个,有的只是春满楼卖下来的等同于五吊钱串子的半两碎银子。
穗穗对于古代这些钱币换做有些接受无能,便催促齐丰去拿来纸笔,一一详细地记在纸上。
“先算共卖了多少钱吧,前面大概五十斤按的四文钱一斤卖掉的。后面那二十多斤按着十文钱一斤卖掉的。四五二十,零卖了二百文钱,春满楼卖了二百文,一共卖了四百文钱。除去咱们的玉米籽本钱七十文,一斤白糖五文钱,一斤牛奶三文钱,去的时候牛车一文钱,回来的时候马车五文钱,还有一文钱的牛皮纸。”
齐丰听着娘子算账就跟顺口溜似得,顿时震惊地瞪大了眼。
“本钱总共是八十五文钱,咱们卖了四百文,赚了三百一十五文钱。”
穗穗只顾着算账呢,不经意瞥了齐丰一眼,只见齐丰呆头呆脑的,穗穗便奇怪道:“相公不会写字还是咋的?你不是念过学堂吗?”
齐丰忙低下头继续写,但是实在惊奇的很,便忍不住问了出来:“娘子学会算账?你怎么不会算盘珠子就知道答案了?”
穗穗这才意识到,自己太兴奋了,居然得意忘形,差点暴露自己是穿越人士了。
她支支吾吾地开始扯谎,“我小时候,我家附近住着一位老夫子,他见我家穷得可怜,时不时地教我一些数,久而久之,我慢慢就学会了。后来长大了夫子不知道什么原因搬走了。我很感激他,只是找不到人了。”
“这样啊,我说娘子好厉害,原来是有师傅教导,那夫子说不定是京城里隐退的官呢。”
穗穗忙不迭地点头,“那是。”
骗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也骗过去。
穗穗看了一眼齐丰写的字,如行云流水,铁钩画壁,如脱缰野马绝尘而去,气势磅礴。字如其人,相公心里也住着一匹野马啊。
“相公的字浑厚有力,当年还没下笔啊。”穗穗忍不住夸赞道。
齐丰忍不住打趣道:“如果不参军的话,说不定已经高中状元了呢,哈哈。”
“相公,你的脸好长。”马不知脸长啊。
齐丰却不以为意,当年他可是雄心壮志,信心满满呢,要不是大哥脚伤了,他可不会从军而去,一走三年。
说多了会有些遗憾,不过军营的生活虽然磨难重重,但锻造他一身铜墙铁骨的身躯,以及刚毅不屈的性格。
气氛有些沉默,穗穗打破僵局,说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相公你说是不是?”
娘子再次出口成章,当即令齐丰惊讶不已,原以为娘子长得好看,现在看来,娘子还是他的红颜知己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娶上娘子就是我齐丰的福气。”齐丰由衷地感叹道。
穗穗甜甜地笑了笑,看到齐丰把账都记得明明白白,这才忽然想起欠春满楼的一百文钱来,再催促齐丰将这句也写进去,顺便落上日期。
齐丰见娘子忽然满腹诗书气自华,就忍不住想见识见识娘子的字。
道:“娘子自己写上吧,你账目清明,一定写字十分好看。”
“我……我只会纸上谈兵,写字并不好看。”穗穗有些心虚,她字写的是不赖,可就不会写繁体字。
不过看着齐丰写的那些字,穗穗忍不住想试一试,“相公,我只会几个字而已,不会的字待会你来补上。”
古代的字无非也是遵循一个上下左右的顺序,虽然穗穗下笔不一定正确,但是大约可以看出来横竖撇捺的模样来,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字,还真写成了几个。
她对齐丰道:“好了,我只会写简单的。复杂的你来补上,顺便帮我看看写的对不对。”
齐丰并没有着急帮她补空缺,而是将她往怀里一圈,用大手握住她的小手开始在纸上挥洒起来。
齐丰那独特的青草气息随之而来,穗穗心头一荡,脸上也微微升起一抹云霞。
就在两人耳鬓厮磨之际,门忽然被从外面打来了。
两人惊地忙分开了,转头一看,原来是齐老爹进来了。
“爹。”“爹。”两人齐声喊道。
齐老爹自知进来的不是时候,但是没办法,跨进来的腿总不能退出去吧。
只好讪讪地笑着进来了。
穗穗赶紧将喝完的空碗端到一旁去,让公公坐下来。
公公开门见山,笑呵呵的问道:“今日卖了几十文钱吧?”
“卖了四百文钱。”穗穗老实回答,顺便连账本都推过来给公公过目。
公公惊的嚯地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结巴道:“什么?四……”百文。
婆婆在门外听着,听见穗穗说四百文,脑袋里也轰的一声,犹如响过一道天雷。
这……太不可能了吧,穗穗莫不是编谎话骗他们的,要知道种一季庄稼才收四五百文钱啊。这个数字,对齐老爹和齐大娘来说,简直难以置信。
齐丰确认道:“四百文,爹。”
齐老爹朝门外瞧了一眼,齐大娘也忍不住端着步子走进来。
“你们当真卖了四百文钱?”
“那是,要不然回来能坐马车。”齐丰自豪地承认道。
婆婆朝穗穗看过来的眼神里,像是多了一层欣赏和钦佩。
没想到还真被老头子给说中了,齐丰两口子就不是种田的料,人家是挣打钱的料啊。
穗穗被婆婆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从桌上抓起一把铜钱就要往婆婆手里塞。
脸上略有囧色:“娘,今日回来的匆忙,忘了给你捎带东西回来,这些您就收下吧。”
齐氏虽然平日里看不惯穗穗花钱,可是也不能拿孩子们辛苦赚来的钱。
“这我不能要,你们还是好好攒着吧,将来用钱的地方多呢。”
说完,便拉着老头子出去了。
穗穗从箱子里数出来一百零四文钱,给了齐丰四文钱,叫他先去还三文牛奶钱和一文牛车钱,免得时间久给忘了。
然后自己又重新记了个小账本,把今日买白糖红糖等调料的花销记在账上,作为下次的本钱。
然后在账本最后记上今日所有的流水账,今日挣了多少,花掉多少,一目了然。
秋菊和齐顺也得知穗穗两口子回来的消息,来穗穗这里凑热闹。
得知穗穗和齐丰赚了那么多,更是震惊不已,连看穗穗的目光都变得崇拜起来。
尤其秋菊满眼不可置信,问道:“穗穗,你们把爆米花卖完了?”
穗穗笑着点点头:“是的,嫂子。”
“穗穗你真能干,可比嫂子强太多了。”秋菊由衷地佩服道。
穗穗干干地直笑。
齐丰回来的时候,还专门去屠户家里又称了一斤猪肉,回来的时候碰见村里的人都不住地夸自己。
“齐丰,你娘子可真不简单,刚成亲才几天就撺掇着要做买卖。瞧你这眉眼带笑的样子,今日还没少卖钱吧,都吃上猪肉了。”
“也没多少,吃猪肉是不成问题的。”齐丰客气而谦虚的回道。
秋菊知道后,回道自己屋子既眼馋又眼红,羡慕的同时又嫉妒不已。
今日她连一块布都没舍得买就回来了,谁想到田穗穗竟然把爆米花卖光了,还卖了那么贵,回来说给齐顺听,齐顺口头上大概算了一下,按着一斤四文钱,她们卖了少说有二百多文钱。
就算除了本钱,净赚也得一百多文钱呢。
秋菊听后,心里唏嘘不已,想不到田穗穗脑袋瓜子那么灵活。
秋菊越想心里就不舒坦,终于知道穗穗为什么敢大手大脚花钱了,因为人家会赚钱啊。
秋菊回来之后,就一直惦记着那块看中的花布,想着做衣裳一定好看,便又折回了穗穗屋子里,讨教一些赚钱的方法。
这可把穗穗难住了,她若是不教吧,嫂子一定埋怨自己留一手不肯教她。
若是交给她吧,嫂子跟自己就是同行了,同行是冤家啊。
她一副为难的样子,低着头沉思。
秋菊也明白不可能让人家教自己做爆米花啊,便讪讪地笑道:“嫂子不是想学做爆米花。嫂子怎么能抢你的饭碗,嫂子的意思是,你还会做的不?教教嫂子吧。你看今日嫂子看上那块布都舍不得买,嫂子也知道穿衣打扮好看,可都是花钱。要是嫂子也学一点,哪怕赚个几文,几十文钱,嫂子就感恩戴德了。”
秋菊说的令穗穗很动容,她也想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便点点头,道:“嫂子,让我好好想一想,我可以怎么帮帮你,这个爆米花的点子,我也是苦心冥想才想出来的。除了这个,我还会做蒸面包,只不过,天色热,这个容易坏掉,只能现做现卖。”
秋菊想也是,她总不能让穗穗为难,叹了一声气,便打算回去了。
穗穗叫住了她,问道:“不知嫂子能给我找来玉米籽不?现在不是季节,恐怕家里的不够,我还想大量的做爆米花呢。”
秋菊也有些为难,玉米的确不是季节,她只能去村里到处打问了。
“嫂子,要不这样,现在村里都种上田了,你看能不能按市价收回剩下的玉米籽,然后我再多出一文钱收你的,就当给你工钱了。”穗穗大方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