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上的事走上正轨,紧接着便是家里的宅子了。
栖行云召集了村里一些汉子开始按着图纸挖地基,他自己则在一旁监工指导。
迟子鱼不放心店里,每天还是得过来看一下,不过大多时候是在指导长生他们。
现在两夫妻每天早出晚归,每天也就只有早晨和晚上能见到一面。
相聚匆匆。
村里人都听说了他们的事。
表示钦佩的有。
说是这两夫妻一人半边天,都是能顶事的。
表示不屑的也有。
说大家都是庄稼人,就不能好好种地么,每天为了多挣几个银子,夫妻不能相聚,哪里有个夫妻的样子。
栖家人自己是又眼红又不屑的。
先前还以为是家鬼铺,都害他们拉肚子了,没想到现在倒成了旺铺。
现在村里谁不知道栖老四在村里开了一家花草铺子,生意特别好,连城主都去光顾过。
王氏之前对铺子的偏见不得不扭转过来了。
从一开始的谁也不准去那儿。
到现在,王氏的说辞是,每逢集日,一定要去老四店里坐坐,吃顿午饭。
甚至栖多才休沐回来,王氏也劝告他:平时没事就多去你四弟家里吃饭。
虽然老四分了家,可名义上还是栖家人。
每次在村民面前提起栖老四,王氏会忍不住地嘴角上扬,心里却酸溜溜的。
她言不由衷道,“我家老四啊,虽然没读过书,也生了个榆木脑袋。
可不得不说,做生意还是一套一套的,现在都在城里开了一家旺铺了。
银子也赚的盆满钵满,大宅子也跟着盖起来了。”
旁人有真心恭喜的,有假意逢迎的,还有表示不屑的。
谁不知道王氏这个当娘的不待见自家老四,装什么装呢。
如今说这些,不过是马后炮罢了。
“不过啊,老四还是没我们老三有用,他挣的银子未必有我们家老三挣的多。”王氏夸完栖行云,又想夸夸栖多才。
她其实并不想夸栖行云,可是没办法,大家就想听关于栖行云的动态。
她得先满足人家。
“你们老三每个月的月钱有多少呢?”有人问。
王氏满脸自豪,“一个月好几两银子呢,他上个月的月钱才全部交到了我手上。
说是让我多买点吃的穿的,别让我亏待了自己,我说我都一大把年纪了,哪还用要想着这些。”
在村民眼里,一个月挣几两银子真是很厉害了。
“挣这么多啊,读书人就是好,挣钱也多,还孝顺。”
王氏扯谎从不打草稿的。
“那是,我们老三从小就孝顺懂事,最疼我这个做娘的了。”
“你也是个有福的人,生了四个儿子,两个都是有本事的,会读书会挣钱。
咱们村谁跟你一样命好啊,真是令人羡慕。”
“我这命啊,也就一般吧。”王氏谦虚地道。
“就你还一般,那我们大家都不用活了。”
“就是,你瞧瞧你现在,儿媳妇都娶上了,孙子也抱上了,儿子又有出息。
我们要有你这样的命啊,做梦都要笑醒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