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三十六年,太子立风年已十七,尚未娶妃。太子纳妃是何等重要的大事,怎能久悬未决?
明帝和笑妃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明帝有天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只五彩金凤栖落在顺天城,于是第二日就下了诏,要为太子选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夜梦五彩金凤栖落顺天,此乃天降祥瑞,朕顺天命,于顺天一府为太子遴选嫔妃。凡适龄未嫁、贤良淑德之女,均可入阁待选。此事着顺天府桢明辉督办。钦此!”
明帝此举一时震动朝野!
不要说为太子选太子妃,就是普通的皇族子弟甄选妻妾也都是从秀女中挑选,凡是能成为秀女的女孩都是有权有势家庭的千金小姐,而且父祖兄弟三辈中必须有人任过三品以上的官职。
可这次明帝的诏书里,把平民百姓的女儿都放进来了,实乃开国以来未有之事。
朝廷和后宫都是议论纷纷,不过老百姓对这件事的反应倒是非常热烈,认为这是皇家亲民、与民一家的重大举措。
明帝这么做,自然是得到笑儿的支持的。这几日笑儿也有些招架不住了,太后倒是每日吃斋念佛,不再过问任何世事。
后宫的妃嫔来给她请安的时候,天天念叨这件事,什么太子妃绝不能是平民家的女儿了,什么皇上此举有违祖制了……
惹得笑儿不胜其烦,心想,是我儿子娶老婆,你们那么激动干嘛?还是敏佳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只与笑儿闲话家常。
笑儿无奈地望着敏佳笑笑:“请安的时辰一过,本宫才算是清静喽。唉,想想还是姐姐你幸福,诗儿嫁了个好夫婿,你可是什么心事都没有了,只等着明年抱外孙喽。”
敏佳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表情:“诗儿一向都是很懂事的,很少要大人替她操心。真快呀,一晃十七年过去了,我们的儿女都这么大了。”
笑儿指着自己的眼角问道:“帮本宫看看,是不是长了很多皱纹了?”
敏佳笑道:“你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的,皱纹哪敢来找你呀?不知道的人看见你,还以为你不过二十岁呢。”
一直留在宫内伺候笑儿的黎旭插嘴道:“奴婢每天只要一看到娘娘,就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
“你呀,嘴巴倒是越来越甜了。”笑儿笑着点点头,“是呀,本宫自从到了二十岁,年龄就没有再往上长过。”
三个人都格格地笑了起来。
笑儿回想着十七年前发生的种种事情都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不由得感叹道:“还好这十七年过得比较平安,宜嫔也算是没怎么闹腾。”
黎旭又插嘴道:“宜嫔娘娘好意思吗?她的永安王可是给皇上的药膳锅里放春药才怀上的,皇上没治她的罪就不错了。”
笑儿指了指黎旭,假装生气地瞅了她一眼:“你呀,说话还是这么没正经。”
敏佳提醒道:
“妹妹,你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平南王父子造反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藩王手中的权力太大一定会威胁到皇权,听说这几日宜嫔正在游说皇上把昱南的五个省都给她儿子做封地。”
“五个省?”笑儿简直吓了一跳——
“昱南总共也就九个省,她儿子就要分五个,让丽铭的诺儿怎么办,拿剩下的四个?她的胃口还真不小,诚儿的封地不过是淄都附近的一个承天省而已。”
敏佳摇了摇头,道:
“纵观史书,凡是封王太多的王朝诸王叛乱的事情就屡见不鲜。我曾劝皇上削藩,以及将王衔架空。可他听不进去,还以为是我没有儿子出于妒忌才这么说的。”
笑儿拉起敏佳的手,动情地说道:
“姐姐,你的心本宫一直都明白。也许现在还不到削藩的时机。吧?无论是平定叛乱还是保卫一方,定北王、镇西王他们都立下了功劳,现在削藩会伤了皇上与他们的手足之情。这事急不来,咱们慢慢劝皇上吧。无论如何都要给风儿留下一个稳定的王朝基础!”
敏佳握紧了笑儿的手:
“风儿生来就有帝王之相,人又聪明又孝顺,吸收了你和皇上的优点,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的,说不定会在皇上之上。说起来我真是羡慕你,儿女双全。无论是诚儿、风儿还是雨儿,个个……”
笑儿连忙道:
“打住打住,别跟本宫提雨儿,一提她本宫就愁。你说一个大姑娘都十七岁了还不嫁算怎么个事吗?她的表妹沐恩郡主比她小一岁都嫁人了,她还在那里左挑右选的,本宫真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
沐恩郡主是笑儿三姐圭晴的女儿,笑儿在生下立风立雨的两年后找到了圭晴,可是长期的辛苦劳作和极度忧郁的情绪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她只留下了一个生父不详的女儿。
笑儿便将她的女儿带回宫中抚养,又体恤二姐瑜贵人膝下无子,把孩子交与她作伴。
笑儿一直对这个孩子疼爱有加,明帝也挺喜欢这孩子的乖巧懂事,破例将她收为养女,封为沐恩郡主。
郡主出嫁时是完全按照公主的规格出嫁的。
笑儿这么做就是为了显示皇家对这个孩子的重视,暗示郡马要好好地待她。
敏佳不由得笑了:“放宽心,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笑儿耸肩一笑:“唉,以她那个脾气,一定是嫁到谁家谁家愁!本宫都不知道那个可怜的倒霉蛋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