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德妃的那个耳光,皇上竟然什么都没有说,这若是搁在平时的话,恐怕皇上早就将德妃给禁锢起来了,这件事在没有摸清的情况下,安相的嫌疑确实是挺大的。
而皇上救了安相的举动无非是得罪了德妃一家人,现在德妃的父亲和母亲因为这件事在府里气的不行。
太后特许德妃可以回家安抚她的父亲和母亲,可是德妃说自己现在哪里还有脸回去,她回去就告诉她爹娘皇上怀疑这件事是其他人做的,那个人为了要弄死安相,将她娘给弄到了安相府,这话让她如何说的出口呢!
她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好这种话到底该如何说,她和太后说自己就不回去了,回去的话她父亲和母亲肯定会指责她的无能。
安映秋亲自代替自己的父亲去给德妃赔罪,德妃让人将她给赶了出去,她跪在了德妃的宫门口,整整一天一夜。
皇上都觉得这件事做的够了,就算是她在有错这一天一夜的也算是她的惩罚了,不过德妃那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思让她起来,她就是在跪着,她甚至对德妃身边的宫女说什么时候德妃满意了,她什么时候起来。
这个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女人忽然间开始软了起来,让他们这些人其实还挺不习惯的,那个安映秋都能为自己的父亲做到这个地步。
可是她这个德妃竟然连给母亲报仇的机会都没有,这件事她当然觉得懊恼。
最后还是皇上将安映秋给抱回了寝宫的,皇上的举动有一次的激怒了德妃,她真的是忍不了了。
皇上可以迁怒与她,但是皇上万万不该对她讨厌的人甚至是对她父母下手的人这么的仁慈。
德妃拿着剑从宫里出去的时候,皇上也从宫里出去了,他就怕德妃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果然在开封府看到了她的身影。
赵景瑜这段时间一直在和他们交涉,让德妃觉得心里挺暖的,在这种时候,他最应该做的是避嫌的动作才对,可是他一直守着开封府,是怕安相离开这个情她记在心里了。
皇上看到了赵景瑜的时候,心里的怒火悠然而生,好像在哪里都能看到这个赵景瑜,他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安相出事的时候,他带着人将德妃的母亲给搜出来了,他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件事是他做的。
因为曾经那个绑架的位置他也是知道的,这件事皇上也没有确切的证据就是赵景瑜做的,因为人是在安相家里翻出来的。
皇上在安相被处理的时候,去见过安相,那时候他对皇上说这件事是赵景瑜的陷害,安相这个人他太了解了,他觉得他根本就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的。
不过现在在说这些恐怕也是没有用了,他将德妃的刀给下了,赵景瑜保护着德妃进了开封府,他们三个人对视了起来。
赵景辰让赵景瑜进到屋里去,他有事和德妃说,这件事不方便有外人在场,就在赵景瑜打算进去的时候,听到了德妃叫住他。
说他们都是自己人,根本就不用躲起来,三王爷难道不是皇上的亲兄弟么?
这个德妃就是故意的,明知道皇上讨厌这个冷妃子讨厌的不行,可是她还是要挑起这个战争,现在皇上念在她母亲的事情不和她计较,就连太后都让他给德妃一个交代。
太后说这件事不管是赵景瑜做的,还是安相做的,是不是人是从安相府给翻出来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如果他们不处理好这件事,到时候让外面的朝臣怎么看他们。
到时候外面的人是说德妃不孝顺,还是说皇上是个昏君,这话是从太后的嘴里说出来的,他确实是做不到反驳什么的。
自己的儿子要做的事,太后阻止不了,太后说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这时候不管是德妃做出什么举动,都让皇上忍着点!
现在的德妃做事根本就不经思考,她是在气头上,皇上从宫里追出来的举动难道不是说明了他虽然相信安相,可是他也不希望德妃做出什么傻事。
还好它及时的将她给拦了下来,这时候的德妃两个眼睛红红的看着他,问赵景瑜:“为什么,皇上你就能容得下安映秋在宫里兴风作浪,容得下这个安相在外面滥用职权,可是就容不下你的这个弟弟。”
“德妃你过分了,这种话也是能乱说的,三王爷还在这里呢!我有什么容不下自己的兄弟的,你父亲的事朕都说了会处理给你一个交代的,你若是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朕立刻吩咐里面的人将安相给放出来,你到时候看看朕是否有这个权利。”
听到了这话的德妃从三王爷手里抢了刀。
那一刻皇上就是觉得赵景瑜事故意拿着刀站他们的身边的,不然的话为什么刚才让他离开的时候,他不离开拿着刀站在他们两个的身边明明知道现在德妃情绪激动,他的手里紧紧拿着刀是什么意思。
他的力气比那个德妃大多了,一个男人的刀能让一个女人给抢过去,其实就连三王爷自己都没有想到德妃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刚才都差点给他弄的站不稳了。
当然他的举动在皇上看来他就是故意的,不过他也懒得给他们解释什么了。
皇上若是要误会的话,就让他误会去吧!
德妃的刀是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的,她看着皇上说到:“皇上,我在问你一遍,你到底是要处死安相,还是要放了他。”
赵景辰此刻是非常的为难,他若是答应了的话,那个赵景瑜肯定就是证人,他现在还留着那个安相有用。
就在她的刀逼着脖子的时候,皇上手里的飞镖已经非出去了,德妃的手受伤了,刀掉在了地上,那一刻德妃的心都在滴血了。
她面前的这个男人已经完全的放下她了,飞镖飞出去的那一刻,他真的不怕将她的脸给刮花了,那一刻她仿佛是听见了自己心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