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说这件事若是自己不解决的话,到时候肯定六阿哥就会出面,太后又该将整件事算在么他们的头上了。
即便他们什么都没有做,可是宫里的那些人谁信呢!皇上今天已经严重警告过六阿哥了,若是任秋生出了事,不管是谁干的,都会算他的头上。
“这件事,不一定非得要我们做,我会找个跟灵儿很像的女人,到时候将任秋生给因出来,到时候若是你们直接抓住了他的把柄,又或者将他引到了灵儿的家里,这一切不救有了转机。
听了这话德妃觉得很有道理,总之是比她的那个笨方法好过很多。
她跟父亲说就按照他说的办,这件事让她父亲在宫外悄悄的办,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就连赵景瑜有不能知道。
她父亲说自己办事,她还能不放心,出宫的时候,被太后的嬷嬷看到了,将他给唤道了一旁。
这太后的嬷嬷曾经和他是认识的,问他进宫来是不是为了六阿哥的事情,现在太后和皇上正因为这件事烦着呢!
让他们小心谨慎行事,她会多帮着他留意的,说实在的,当初太后身边的这个嬷嬷对他频繁示爱,不过后来他仍然娶了那个对他家族有帮助的女人,后来听说那个嬷嬷犯了错误,被太后给发配到浣衣局去了。
两个人大概得有二十几年没有见过面了吧!如今太后将人给招了回来,也是因为她觉得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待在她的身边。
只是这个女人,都这么多年了,对他还是那么的痴情。
若是他求她帮忙在宫里多帮着点德妃的话,怕是她也会义不容辞的帮忙。
只是他最怕的就是欠人家的人情,那是他这辈子都还不起的。
他看了看德妃的寝宫问到:“德妃前些日子被太后给叫到了房间,训斥了一顿,德妃的性子倔随了她娘,希望您能劝劝她,不要和太后皇上对着干,对她没有任何的好处。”
她说自己能说的就这么多了,说完就送他出去了,这么多年了,她仍然没有忘记那个让她在校练场上一见钟情的男人。
那个男人占据了她生命的全部,只是她的身份自知是配不上他的,后来她在他新婚的时候,犯了错误直接被贬进了浣衣局,其实是她故意的。
她不想在睹物思人了,到时候看到他们一家三口在她的面前频繁出入,她觉得自己会疯掉的。
不过当多年后,她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当年的那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她不过是希望他可以过的很好而已。
出宫以后,德妃的父亲也忽然的想起了当年那个嬷嬷对自己的好,不过那个时候,他年少情况根本就想不到那个到底是对他有几分的真情还是为了想要攀高枝。
不过那个时候,太后已经让他迎娶太后的闺蜜,也就是太后认为对他们段家有帮助的女人为当家主母,那个时候,他连声道别都没有,就直接的消失在那个女人的眼前了。
他后来听说一直有人在他离开宫里的校练场的时候,有人在打听自己。
那个时候他也没有多想,不过现在仔细想来那个一直在打听他的人就是刚才见过的那个女人无疑了。
他出宫的时候,正好碰到了首府大人,刚想和他打声招呼。
首付大人跟没有看到他是的,也不怪他们首府家对他们家这么大的敌意,外面的那些风言风语说到底都是六阿哥传出去的。
如今他们也不能指着那个六阿哥对首付大人的孙女有多好,但是千万不要在结婚前后惹出麻烦便好。
进宫后的首府大人里面跟换了个人是的,直接去了皇上的书房,将自己的乌纱帽取下说是要退了这门婚事。
皇上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首府大人说自己的孙女从小到达何至于受过这等的委屈,可是自从和六阿哥联姻以后,她的名声从里坏到了外。
每天看着外面的人对她指指点点的,让他这个做祖父的心疼的不行,可是这个孩子特别的识大体,让他不要计较这件事。
说是到时候她做了六皇妃以后就什么都好了,可是首府大人仍然觉得人该是什么性格就是什么性格,六阿哥的城府太深了。
而且在宫里他根本就不受宠,当初他是信了庙里师傅的话了,那个时候说六阿哥的八字和他的孙女特别的合,他才为她求的这门婚事。
可是如今在他看来,当初他的行为到底有多荒谬。
“首付大人,这结婚的日子就在眼前了,这个时候退婚恐怕不合适吧!而且你将皇室的尊严摆在了哪里。”皇上看着首府大人,希望他能将刚才的话给收回去。
“这门婚事如果皇上执意要他们成的话,臣也是没有办法的,臣只好在这大殿上以死明志。”他希望皇上可以收回成命。
赵景辰是个特别注重自己面子的人,他觉得这件事自己不能妥协,让一个大臣来牵扯皇上,他当真以为他这个皇上是个摆设而已。
而且他也不信首付大人,那么刚烈的性格会为了替自己的孙女讨个公道而死在他的面前,看到皇上依然不改成命的情况下,他将乌纱帽扔在了皇上的脚边,一头撞在了离皇上不远处的柱子之上。
从他撞上去的那一刻,王福想上前去拦下他了,可是根本就没有拦住。
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他撞死在皇上的书房,他这书房已经是冤死第二个朝臣了。
太后听到了这事给皇上呵斥了一顿,让他安抚好首付大人的家人,首府大人这一辈子为前朝的先帝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不能让他的家人寒了心。
这一切的种种因果都是那个六阿哥种下的,让六阿哥去给首府大人的儿子跪下认错,说是这段时间是他糊涂了。
尽管首府大人以死明志,可是皇室仍然不能退了这婚事,退婚对皇室来说是奇耻大辱,太后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