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后,陈永随秦烨雲一同上京,临出发之前,在城郊处,江素素特地来送他们离开。
原本只打算带上半夏,水莲偏要跟着,便应允了她。三人现在不远处。水莲站在江素素身侧,对秦烨雲暗送秋波。
然而秦烨雲却并不搭理,眼神一直注视着中间的江素素,见她神色恢复如常,这才放下心来。
“世子爷,这次的事情我又欠下你一个人情。”江素素无奈道。
这件事秦烨雲却并未邀功,如实说道:“并非是我,是那个江湖神医卖给我的药救了你。听说你与她有故,若有缘想见,你再亲自道谢吧。”
听他这么说,江素素不禁觉得好笑,难不成她要自己感谢自己吗?
不过她表面上还是敷衍的点了点头,两人之前一见面就掐。这件事之后关系倒是缓和了不少。
陈思怡在一旁心中担忧不已。昨晚她已经从陈永的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万万没想到陈永竟然会做出谋逆的事。
好在被江素素他们及时制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爹爹,一路保重。我在尚书府等你回来。”陈思怡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无用,此次一别,陈永能否安然无恙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伴君如伴虎,圣上的心思不好揣测。
陈永看着自己疼爱的宝贝女儿,心中愈发愧疚,觉得自己是一步错步步错。
“思怡,我不在的这段时间照看好尚书府,有什么事就去找江姑娘。她足智多谋,一定能逢凶化吉。”陈永郑重的交代道。
众人告别之后,他们也准备启程离开。
秦烨雲在江南的事情已经解决,这次同楚君临回京都便不会再回来了。下次见面不知何年后月。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江素素心中竟然有些五味杂成。
“公子!”就在秦烨雲他们已经骑上高头大马,转身之际,一直不言不语的水莲突然出声。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她这边。
楚君临似笑非笑的看着水莲,调侃道:“秦三,又是你惹下的风流债,这下我可帮不了你了。”
秦烨雲眉头紧锁,有些不耐的看着水莲。
“公子,这是水莲亲手绣的护膝……路途遥远,可以为公子遮风挡雨。”水莲怯生生的从衣袖里拿出那个她早就缝好的护膝。
她的女工并不是很好,绣出来的护膝也有些粗燥,但从她受伤的手,被针扎了许多次可以看出她这份护膝是下了功夫的。
看她拿出护膝,陈思怡在一旁有些不喜道:“水莲,你这是做什么?难不成让世子爷收下你的礼物不成?”
“水莲并没有强迫的意思,只是希望公子可以用它护住膝盖。”水莲下意识的反驳道。
江素素在一旁不言不语,看着水莲那娇羞的样子,她也猜出了这丫头的心思。
“既是你亲手所绣,就应该送给你心爱之人,我与你不过是萍水相逢,连认识的算不上,怎能收下你这片心意。告辞!”秦烨雲转身离开,没有丝毫留恋。
看着绝尘离去的他们,水莲只觉得自己的自尊心被践踏。
这是她幸幸苦苦绣出来的,并没有让他接受她,但是连收下都不肯。
他就真的这么冷漠无情吗?
看着呆愣在原地的水莲,半夏忍不住吐槽道:“我说你为什么非要跟来,也不提前说一声,就这样擅作主张的送东西。世子爷是怎样高高在上的存在,又怎么看得上你这卑劣的东西。”
“半夏!少说几句。”江素素出言阻止。
水莲如今已经够难堪了,她自然不会火上浇油。
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转身走回马车。
“回府吧。”
虽然看在江素素的面子上半夏并没有多说什么,但对水莲却更加提防,只觉得她心机颇深。
一连数日赶路,秦烨雲他们总算是回到了久违的京都。看着繁华的市井,陈永颇为感慨。
多少年了,他终于再次踏足这里。
事态紧急,他们并没有过多耽误,趁着早朝,便将江南死士的事情禀告给了宣帝。
拿着被装在盒子里的母蛊,宣帝拍案而起。开口道:“好个戚继!竟然擅自豢养死士!这么不把我放在眼里,我也留他不得!”
“传我令下去!江南镇扶司一干人等车全部杀头!即可执行!”宣帝说罢之后,就像用尽全身力气一般。
本身前段时间边疆战事告急,他就焦头烂额的,现在听说了这事,自然发怒。
片刻之后才冷静下来,看向陈永道:“念在你揭发戚继,奉上母蛊的功劳,你们户部尚书府可以调回京都,从此后在我眼皮子底下效命。”
“多谢圣上!”陈永领旨谢恩。
事情解决了,秦烨雲跟陈永便打算离开,却不想此时一个使官急冲冲的跑进大殿,脸上尽显喜色。
“捷报捷报!威猛大将军父子击退蛮夷,守住边疆!现已班师回朝!已经到达京都境内!”
“好!好!没想到江正松还真是个领兵打仗的好手,这么多年了,总算能安稳一阵子了!让他素来大殿复命!”宣帝神色缓和,总算是有个好消息传来。
秦烨雲在一旁听见也是心中一喜。
这些年侯府二房,江正松父子镇守边疆数十年,江明浩更是十岁就上战场,英勇无双,是他们大宣国的好男儿。
皇城外歌舞升平,百姓簇拥在道路两旁,迎接他们的英雄回家。
江正松气宇轩昂,坐在高头大马上时不时的给百姓们挥挥手,在边疆作战,没时间打理自己,胡子拉碴,却丝毫遮挡不住江正松身上的锐气。
与他并排走在一起的是他的儿子江明浩,古铜色的皮肤,鹰一般锐利的双眼,一看就是正气凌然之人。
两人路过侯府,下意识的停住了前进的步伐。
侯府两年前发生的事他们早就得到消息,不过当时边疆战事吃紧,来不及赶回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侯府分家,江正涛一脉被逐出京都。
“二哥!贤侄!你们总算是回来了!”江正华扯着嗓子喊道。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侯府中人。
江子文江子豪也在一旁欣喜仰头的看着他们,只有被下人簇拥着的江仪带着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坐在马匹上的江正松父子。
心中思索他们回朝对她来说是福还是祸。
如今她风头力压江子文,侯府大姑娘也就是江正松的大女儿从小被带往灵浮岛拜师学艺,她从未见过。
江素素两年前去了江南对她也造不成威胁。
江子文对她来说也算不上绊脚石,她稍微动动手指头就能捏死她。如今在侯府,他们这一辈里,江仪无非是风头正劲的。
她好不容易机关算尽爬到这一步,在京都站稳脚跟,无论如何她都不会让任何人,任何事挡了自己的道。
江正松父子只是淡淡的扫了他们一眼,便驾着马离开。
当初江正涛出事,他们可是知道祖母跟三房的人以求分家自保的事。如此自私自利的人,他们不屑用他们多说一句。
“爹,你说三叔他们真的跟大叔分家了吗?”江明浩侧过头询问着江正松。
“事实已经摆在眼前,还有什么可说的,一家人不能共进退,还算什么家人!”江正松懒得多言,加速往宫中而去。
孙婉莹皱眉拍了拍江正华的肩膀,不悦道:“他们这是什么意思,刚刚看我的眼神让我挺不舒服的。”
江正华的笑容也僵硬在了嘴角,勉强解释道:“二哥他们估计对我们颇有误解,等我定好酒楼给他们接风洗尘,关系自然能缓和。你就别多想了。”
孙婉莹也只能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
大殿中。
江正松和江明浩单膝跪地,掷地有声地说道:“回禀圣上,蛮夷大军压境,我方力战三天三夜,总归不负皇恩,将他们逐出境外,如今已签下停战协定,两年内,不会再有人侵犯我国故土!”
“好好好!威猛大将军果然是众望所归啊!给我带来这么好的消息!如今你们父子衣锦还乡,想要什么赏赐,都尽管开口!”
宣帝喜笑颜开,爽朗大笑。
江正松与江明浩对视一眼,开口道:“我们不需要任何赏赐封号,只希望圣上能网开一面让我大哥一家重回京都。已经两年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不能一直空悬,这对我朝稳定军心十分不利,再加上我大哥当年不过是顾念兄弟之情触怒了圣上,但他兢兢业业,为我朝立下汗马功劳,将功补过,这件事也该过去了。”
“还请圣上明察秋毫,大叔若是真有异心,两年的时间却安分守己,从未逾越,还将江南治理的井井有条,足见他赤子之心,一心为宣国,为百姓。这样的忠义之士,不多了,还请圣上放心心中成见,君臣相互扶持,才可保宣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啊!”
江明浩也在一边附和道。
宣帝脸上的笑容一僵,目光变的犀利起来。感受到圣上的威压,大殿中众人大气不敢出,生怕触犯了圣上的逆鳞。
“你们当真不要封赏?只此一个心愿?”
“千真万确!”江正松和江明浩异口同声道。
“真是有出息了,你们如今为我宣国立下汗马功劳,我若是连你们唯一的心愿都不满足,天下百姓又当如何看待我?”宣帝阴阳怪气的说道。
眼看宣帝语气不对,秦烨雲从一侧走出,开口道:“皇叔,他们并非是威胁您,只是江正涛的价值的确在京都才能更好的体现。侄儿此番去江南查戚继谋反一事,亲眼目睹江正涛雷霆手段,解决了不少江南之前遗留的棘手之事,将他调回京都为皇叔分忧,岂不是更好?”
片刻之后,宣帝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说:“你们一个二个都向着他说话,那就依你们所言,允他一家回京,江正涛重任兵部尚书一职!”
“多谢圣上!”
“多谢圣上!”
“多谢皇叔!”
三人异口同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