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气高不高,关键在于引导。士气久不久,则在于奖赏。
有了这两条,家丁们的热情高涨,早忘记了髡奴刚刚还下令对迟到者的杖责。
好了伤疤忘了疼,何况那些板子,又不是打在自己身上的。
而挨了板子的牛高,也忘了疼,他可听得清清楚楚,只要能录为真正的甲士,每月有四釜的粟粮。
四釜的粮食,可是一个成年丁口,整整一个月的口粮。
牛高家本来就成年丁口不旺,兄弟两个,加上老母亲,还带着三个幼子。平时能下地干活的,主要是兄弟两个。
地里的收成,除了交公粮,剩下的也就勉强糊口。
但是若真的自己能当了甲士,首先自己吃用都是公用的,不用自家出,而每个月还可以给家里存四釜粮食,这样下来家里多少会有结余,生活也就有了奔头!
所以他虽然挨了打,但呼喊声也最高。
髡奴眼见家丁的士气,已经被鼓起来得差不多了,就宣布了解散。
而围着的家丁,多多少少还不肯离去。淳于家的甲士政策,让每个家丁看上去都喜气洋洋。
“李二狗,你小子回头好好练。只要入了甲士,有了粟粮,还怕找不到媳妇嘛!”
三胖子哈哈笑着。
“三胖子,你别说我,你也需要多加强锻炼,就看看你那胖的,到时候可别过不了关。那一年下来,你可就要少挣不少了!”
李二狗却正好戳到了三胖子的痛处。
名字叫三胖子的,是有点胖。他原来作家丁,也就是当当值,混混日子。可选了甲士之后,就不一样了,那可是有粟粮的!
就这些粟粮,可足够给小孩子们弄不少吃食和新衣服。
他看看自己的肚子,对着李二狗说道。“李二狗,早晨少爷他们练得那个什么体操,你记住了吗?我要开始练,我还想跟你们一起当甲士、吃粟粮!”
三胖子哭丧着脸,觉得这些美好的东西,都要从自己眼前飞走了。他当然需要紧紧抓住。
“成!”
李二狗搂着他们向前走。
髡奴听到他们说的话,心里却乐了起来。居然还想着要练广播体操,等真正训练起来,就知道有多苦了!
黔夫和潘仁美对练兵的章程,商量出来的结果,是三日一小练,五日一大练。至于训练的科目,就是剑、矛和弓箭。
这两个人都是老卒,对单兵的技能较为重视,但是对于团队的力量却认知不足。
主要是他们都还没有经过。
“嗯,不错。单兵技能是需要强化。”
髡奴对此并不满意,但是仍然还是先鼓励了一下他们。他边走边对着二人说道:“但是,也不能忽略集体的力量,只有整个团队如同一个整体,只有严格的纪律性,才能提高甲士在战场的存活几率!”
回到了公事房,髡奴在桌子上摆上石子,给他们演示。
黔夫、潘仁美纷纷点头,尤其是黔夫更是两眼发光。淳于冬直接去召来了一队家丁,让他进行现场示范。
不过阵型的事情,还少稍后才能继续进行。当前首要解决的仍然是家丁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因而髡奴给他们首先订的的训练任务是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
只要队列训练能够顺利过关,单兵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都将没有问题,体能训练能够达标的话,也就有了进一步提升单兵技能的基础。
至于选入甲士的标准,就先按照这两个标准来。
在目前的情况下,淳于氏的人口还不足,可供挑选的余地并不多。后期需要增加相对优质的兵员,只能另想办法。
不过,髡奴还记得归城那边还关着三个莱人。
莱人号称东夷,是半农耕半渔猎的部族,尤其善射。回去后,他还需要在这里多下下功夫,说不定能有所突破。
现在嘛,只能先训练着。
杏花庄将先行作为一个试点,髡奴准备让淳于冬作为军事主官,负责整个的甲士选拔。而黔夫和潘仁美分别作为正副教官。
黔夫和潘仁美答应着出去,便开始着手准备训练的事情。
淳于冬闻听此言,却高兴地雀跃起来,大家一直都把他当做小孩子,只要这个姐夫肯对他委以重任。
当然,这也不是髡奴心血来潮,而是因为军队的权力,必须牢牢把控在淳于氏之手,丝毫不能假手于人。
这样才能培养士卒与淳于氏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
而选择淳于冬作为军事主官,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他虽然出于富贵之家,但却富有较强的自律精神。
为人上,更是不骄不躁,即便是下面的庄户也能平等的对话。这些都有助于他收拢人心。
不过淳于冬虽然得到了军事主官的任命,却也没能高兴太久,就被髡奴泼了凉水。
因为他仍然需要学文,尤其是《兵法十三篇》和《三十六计》。
上次的《千字文》之后,髡奴对认字已经没有了大问题,因而他准备首先教淳于冬《兵法十三篇》,自然里面也加上了髡奴自己的理解和私货。
“带兵首要记住的一条,就是兵凶战危。这一点,至关重要,你必须要时刻牢记,不能稍有懈怠。”
淳于冬点点头,毕竟学兵法还是他比较感兴趣的。“匹夫之勇,不如万人之敌”的观念,已经被髡奴给他深深的灌输了下去。
“今天先教你兵法十三篇的第一篇,始计第一。”
髡奴自然把所有孙子的痕迹全部抹去了,不是他要盗用古人的版权,而是必须要确立在淳于冬心目中的无上地位。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髡奴讲的很仔细,并把其中的一条条,掰碎了,揉烂了,讲给他听。淳于冬也听的很认真,不时地还能提出点自己的想法。
不知不觉间,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嗯,今天就这样,你再好好体会体会,把文写出来,背熟,记到脑子里。”
髡奴说完,就把淳于冬留在房子里,一个人出去了。
柱子从归城找来的木匠应该到了,他还需要去看看怎么改进耕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