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盗宝贼人
邪风鬼魅2019-12-06 16:529,556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水千山只等闲。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三军不怕远征难,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人生自古谁无死,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正是千百年来守边卫国的华夏英雄儿女们的心灵写照,真可谓是千锤百炼、气贯长虹,字字句句无不令人心潮澎湃、意气风发。为了守卫好中原国土的边西大门,为了天下万民的幸福与安宁,戍边将士们的心槛里已充满着英勇无畏的正气和无限光明的希望,哪怕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他们也要抵御住外敌的入侵而流芳千古、美在人间。

  “慕容将军——慕容将军——”一名飞骑呼啸而至。

  “何事如此惊慌?”宋克金冲勒马而止的骑兵问道。

  “启禀将军!我们在鸣沙山抓到一伙盗取国宝的贼人!”

  “噢?!盗宝贼人!”慕容天水浓眉一蹙,道:“外敌尚未侵入,家贼却先来了。”

  “启禀将军!这伙盗宝贼并非家贼,而是外贼。”

  “噢?!外贼?”慕容天水双目一抬,道:“随我前去!”

  话毕,慕容天水等一哨人马风尘南下,直奔出事地点——鸣沙山。

  鸣沙山山畔军营帐内,一伙四人被五花大绑着,其身边还放着一堆图籍经卷和珍珠玉器。看来,这堆物品就是这“四人帮”所盗取的赃物。细观这四人,其中有两名是武士装扮,另一位男士像是商人打扮,而在他身旁却还有一位玉树临风一般的美貌女子,全像是一群外来货色!根本没有中原人的一丝味道。常有外国人到此边关盗宝,今日又在这深埋着无数宝藏的地代抓到四位,仿佛已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这次的盗宝贼又来自何方呢?

  “启禀大帅!盗宝贼就在帐内!”随着一位帐门外哨兵的禀报,慕容天水等人应声进入了营帐。等到慕容天水坐到帅案之上利目观瞧着这四名盗宝贼却使他大吃一惊!这四个人他曾经见过!慕容天水惊目站起了身,他们四人也同样向他发射着异样的目光。

  “耶公子!怎么会是你?!”那位美貌女子惊喜地叫出了声。但是,耶无害并没有答应。他只是冷若冰霜地向面前这位被捆绑着的女子说道:“小姐你大概是认错人了!我复姓慕容,名天水,是此地的父母官。我只是没料到,像你这么一位美貌女子竟然也做了贼!”

  “耶公子!你怎么不会认识我呢?我相信我的眼睛没有看错,我是青秋典子呀!你还曾经做过我们的向导游览京畿名胜,难道你都忘了么?”

  “是啊!耶侍卫!你我还在一起下过围棋呢,我是佐藤浩川呀!”

  “嗯!”慕容天水不由点点头道:“果然都是东瀛来的贵客。”

  “对!我们都是来自东瀛的。耶侍卫!快把我们放了。”

  慕容天水并没有搭理那两个东瀛武士,但是他心里知道,这两位东瀛武士还颇负正义感,对中原武林发生的一场大杀戮反应强烈,为此,他们俩的名字还被法深老佛录进了死亡名单,也就是上岗池田和下岗丰田这两人。不过幸运得很,阴谋家的屠杀计划尚未完成,而法深老佛已命归西天,这两位东瀛游侠得以存活至今。然而令慕容天水很费解的是,这一对东瀛游侠,当然还有面前的这对东瀛情侣为什么合起伙来不远千万里来盗我中原宝藏呢?“哼!要我放了你们!真是异想天开!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那佛和观音就会对你垂青了?”

  想到这,慕容天水张开口说道:“我慕容天水是个好客之人,犹其是对外邦异族的客人,更会是热心款待。但我做人做事又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万事以和为贵!’可是今天,你们不远万里飘洋过海,又穿过中原深入戈壁沙漠,难道就是要盗取我中原的国粹不成?你们于心何忍?良心实在是大大地坏啦!这又让我怎么对你们以礼相待?”

  “耶公子!你果然说出了真心话。只是你为什么不肯承认自己姓耶而改姓慕容呢?莫非你有什么难言之隐?”

  慕容天水盯着青秋典子那明若秋水的目光,仿佛又回到从前一样。那时,他还跟她学了点东洋文字,更引领他们游观过京城附近的名胜古迹,早已相互之间产生了深厚感情和友谊,共同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耶无害毕竟是耶无害,慕容天水只不过是他心向神往的名字。于是,慕容天水踱着步子重新回到帅案,坐了下来,道:“念你们是东瀛客人,我可以让你们松绑问话。”说完,慕容天水便命人将他们四人松了大绑,并且让他们纷纷坐了下来。

  “外贼好御,家贼难防。我念你们是外来客人,又是初次犯盗,可以对你们从轻处罚,那就是驱逐出境、遣回原籍、不得再跨入中原国土。其实世上的人,不管古今中外,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犯错的时候。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之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常人?所以这个世界是允许人犯错误,更允许人改正错误。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有错能改就是好同志。如若屡教不改、执迷不悟的话,那就实在该严惩不怠了!等我把你们放了之后,希望你们记住我的话,莫要再犯同样的盗宝之事,速速回到自己的国土上去,做一名光明磊落之人。鸡鸣狗盗之事,切莫再做再犯了。”

  “元帅训导的非常正确。我等必当谨记元帅之话,决不再贪图他国他人的钱财宝物。我佐藤浩川说到做到,等我返回国土之后,一定安分守己,决不再踏入中原半步。”

  “佐藤先生,话也不必说的这么死,你只要做一名光明磊落之人便足矣。”

  “不知元帅你怎么处置我们呢?”青秋典子盯着慕容天水问道。

  “放心!怎么说你们还算是外来的客人,我会从轻处置的。其实,你们将所得之物原本送还也就没有什么大碍了,至多关押你们几天,让你们好好闭门思过。然后再把你们驱逐出境、遣回原籍、不得再跨入中原国土。”

  “多谢元帅从轻法落我等。我佐藤浩川对元帅的大恩大德必当谨记不记。”

  “好吧!既是如此,我可以命人将你们带下去。三日之后,放你等回归。”

  “多谢元帅!”

  于是,帐外走来几名兵士,将他们四人带向帐外而去。

  过了三日,也就是910年孟夏四月十八日,慕容天水果然将他们四人放归中原。

  至此,咱们暂且不说西域边塞之事,让我们折回头看一看西京长安里面的故事。前文所谓“跻身西京城,世事依朦胧”,但如今对本故事的主人公来说,世事依然如此。茫茫乾坤,迷迷扬扬,谁又能知道这乱世之中所谓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会如何碰到一起呢?想起这部《乱世英魂》的开篇导言,一部《乱世英魂》虽说是在描写一个男人,但这乱世里自然少不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它的世界里依旧少不了要出现乱世佳人!

  “皇阿哥!这以后的天下就全是你的了,万花宫我已全部解散,我不想再奢望做什么至高无上(尚)的女皇。但求寄情山水,与自己心爱的人共渡平安幸福的一生。”

  “皇妹!你真的肯放弃女皇不坐、不再与我为敌了?”

  “皇阿哥你也知道,我只不过有奢望、有预谋罢了,但我决不会做出与皇阿哥骨肉相残之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如今我想通了,所谓高处不胜寒,与其高高在上殚精竭虑地做位女皇帝,倒不如去做一名平平淡淡之人。皇阿哥你放心!我已经全部解散我的手下,让她们各自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她们应该有她们的幸福,我不应该再束缚她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不能为己所欲而耽误了她们的美好青春年华。更何况,我也不应该耽误自己的青春,我要去寻找我的幸福人生。”

  “皇阿妹!你今日总算是觉悟了。你可以幸福安逸地做你的公主,在万花宫里,你会幸福一生。”

  “不!我要去河西,去西域大漠,去寻找我所要见的人。”程圆圆说完,毅然而去。

  程福贵望着皇妹远去的身影,他的心里自然知道她要去找谁。当然,这也是他心中所愿,他希望自己的妹妹能够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想起往事,他和皇妹还有耶无害在皇城廊亭之内对面相谈,他曾有意要撮合皇妹与耶无害之间的美事。那时,耶武状元说,他向往自由自在地随风徜徉,心似流云、身如静水,那将是多么逍遥、神逸、自由、美妙的感受。而皇妹也说,自由美妙就是一咱至高无上(尚)的超脱境界,就像当时他们君臣三人无忧无虑地自由谈天说地一样,在那里,将没有饥饿,没有痛苦,没有烧杀抢掠,没有战争,一切就象是在美妙幽雅的天堂里吟诗说唱。这只不过都是美好的幻想,没有饥饿、痛苦,没有战争,没有烧杀抢掠,也许就不成世界。但对于一对堕入爱河的情侣来说,他们必须会有自由美妙的境界。他向皇妹和耶武状元解释,自由和美妙其实就是由两个人结合而成。男人是自由,女人就是美妙。自由美妙就是象皇阿妹一般的天使,而耶武状元则向往自由美妙的皇妹,他们俩人恰好是天造地设的美妙一对。但是当时情形,皇妹毫不领他这个兄长之情,耶无害也同样是另有所爱,他并未能如愿以偿地撮合成这自由美妙的一对。事到如今,时过境迁,他真不知道皇阿妹还能否找回原来的世界。

  咸阳桥北,一匹红马飞骑飘然驰北。马鞍之上,一名白衣女子快马加鞭,直奔河西走廊。一线而去的尘埃,让人感到她是多么的心焦如焚!

  “皇上!契丹遣使送来战书,说是要近日犯我河套境地!”

  “哼!耶律阿保机真是侵人太甚,送他城池,签有协约,为何又要来犯我境?”

  “皇上!也许耶律阿保机还是在为上次的事而耿耿于怀!”

  “你是说公主未嫁、和亲不成之事?哼!他这是借题发挥!公主不愿辱嫁,我做皇兄的又有什么办法?也罢!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有何惧哉?”

  “皇上!契丹兵强马壮,拥兵百万,恐我能以抵御!”

  “废话少说!立即召集文武百官上朝议事。”

  “是!奴才遵旨。”

  天水县境,麦积山下,青山绿水,云雾缭绕,俨然人间仙境。红马之上,白衣女子公主程圆圆昂首仰望着这里的云雾山色,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妙滋味。但她总感觉她仿佛还缺少什么似的,她并无心留恋这里的水光山色。如果自己心爱的人不陪伴在身边,一切却都显得黯然失色,一切都显得缺少意义,真显得枯燥、乏味、无聊。

  “欢迎女侠来到我仙人谷!”

  一串铃脆的声音突然传入万花公主的耳朵,她急忙抬头寻望,只见一位如花似玉的彩衣女子正坐在山峰高处冲着她笑面相迎。刚才的那一喊声,便是由她从高处发出。

  “小姐!这就是人间仙境仙人谷吗?”程圆圆的问声,同样银铃一般地在这山谷间来回飘荡。

  “是啊!这里就是仙人谷,我坐的地方就是仙人崖,我就是仙人谷的主人‘逍遥仙子’!”

  “哼!什么‘逍遥仙子’,我看你也‘逍遥’不到哪儿去!”一位白发仙姑突然如风而至,一直落在仙人崖之下万花公主的马鞍之前。

  再说仙人崖之上的“逍遥仙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嘲弄声气得蹬身站起,纵身飘下悬崖,直落于白发仙姑和万花公主之间,竟然是身轻如燕,落地无声!

  “老妖婆!你在说本姑娘什么?”

  “哈哈哈!小姑娘!你果然还嫩着呢!我不是老妖婆,你该叫我奶奶才是。因为我已是七十好几的人了。”

  “噢!看不出来,我以为你是白毛仙姑呢,没想到还真是个老家伙!”“逍遥仙子”吕天翔不由讥讽道。

  “放肆!你小小年纪,竟敢口出狂言。你可知道我是谁?”

  “你不就是天山来的白发老魔女么?”吕天翔毫不含糊地说道。

  “莫非你就是‘天山童姥’童可欣老前辈?”万花公主忍不住问道。

  此时,白发魔女望了望万花公主,说道:“怎么?你也听说过我?”

  闻听白发仙姑如此相问,程圆圆立即跨下马鞍,俯身跪道:“师奶在上,请受徒孙一拜!”

  “请问姑娘你是……”

  “我是青城山飞云道姑的徒儿,我常听师傅提起过您。”

  “噢!免礼!免礼!那你一定就是万花公主程圆圆了。”

  “师奶!我正是程圆圆。”

  “吆!大喜!大喜!”“逍遥仙子”不由风趣地说道:“没想到闻名天下的‘天山童姥’和万花公主在此相认,我这仙人谷里又有故事啦!”

  “小姑娘!你别这么得意,有朝一日,你也会为情所困,落得个白发苍老而不再那么逍遥自在。”

  “老妖婆!你休要咒我,我始终是仙人谷的女主人,‘逍遥仙子’就是我!”

  “哼!哼!哼!”白发魔女不由冷笑道:“别看你长得像朵花似的,你长得再俊能一辈子不和男人光着身子睡觉么?”

  “呸!呸!呸!”逍遥仙子唾了一口,气道:“怎么不能?我天天过的是神仙日子,无欲无求!老妖婆!你说我,你呢?你能一辈子不脱光了和男人睡觉么?”

  “哼!小娃娃!你还不知道姑奶奶我的厉害。实话告诉你,我炼的就是玉女神功。如今我虽说已是七十多岁,但我依旧是娇圆玉润、从未破身,至今守身如玉、一尘未染。不信我脱下来让你看看!”

  “格格格!”“逍遥仙子”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金光灿烂,差点儿笑叉了气,好不容易收住了笑容,说道:“原来你还是一位老处女,仙子佩服!佩服!可你这也算不得什么英雄,你这不是白白浪费了自己的一生么?”

  “住嘴!不准你再侮辱我师奶!”程圆圆忍不住喝斥道。

  “怎么?万花公主!你不觉得你师奶这是在糟蹋自己的青春么?莫非你也想学你师奶一样,一辈子不找男人?”

  “我……”程圆圆竟被问得一时哑口无言。

  “都不要说了!师奶我要告诉你们两个,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都是自私自利、见异思迁的负。所以我要收下你们两个,随我一起修炼玉女神功。你们两个答不答应?”

  “这……”程圆圆显得有些犹豫。而“逍遥仙子”却高兴万分地说道:“你真的肯教我们玉女神功?”

  “只要你们愿意,我会把我的平生所学都传授与你们。我要你们都知道,‘玉女神功,唯我独尊。’什么狗屁少林童子功和阴阳大法,都是他妈的废物!我要让少林老方丈、阴阳教主以及玉玄真人和静眉老道全都败在我的胯下。”

  “啊!……”此时的万花公主闻听“天山童姥”所言,又看到她似有满腔仇恨的表情,她不禁感到心里有些害怕。“天山童姥”的一举一动,似乎让她看到了一个变态狂在发泄着多年的积怨,到那时,天下武林又将陷入一片血雨腥风的大乱。

  “老前辈!玉女神功真的有这么厉害么?”吕天翔半信半疑地问道。

  “那还有假?不信你让那四个老家伙来与我试试,我全能将他们撕个七、八半!”

  “哇——撕个七、八半!”“逍遥仙子”故作惊讶地叫道:“那这玉女神功岂不成了泼妇神功!?将人撕个七、八半,那是不是好吓人的?”

  “是啊!吓人得很,会吓得你两腿发软、睁不开眼!”

  “那好哇!好哇!我愿学!我愿学!”逍遥仙子边说边跪去,俯身叩首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怎么?这么快你就服我要拜我为师了?不过公主还叫我师奶呢!你怎么就这么不知羞地长了一辈?”

  “不!不!徒儿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师傅你看上去还这么年轻,叫师奶就不如叫师傅。所以我和公主都叫你师傅得了,反正你是教我们玉女神功的。”

  “逍遥仙子”说到这,万花公主却沉不住气说道:“你要拜师就拜了,何必牵扯到我?反正我已经退出江湖,从此之后不想再过问江湖武林之事,更不想拜师,也不愿学什么玉女神功!师奶!你就放了徒孙这一回吧!”

  “天山童姥”见万花公主态度坚决而且苦心相求,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师奶我也不忍心让你们始终呆在我身边而误了你们的青春年华,我也知道公主你要去找谁。人各有志!既然你不肯跟我学玉女神功,那你就去吧!”

  “师奶!请恕徒孙不孝,我不能侍奉在师奶左右,您老多保重!”万花公主向“天山童姥”拜了三拜,毅然上马西去。

  自此,“天山童姥”果然收下“逍遥仙子”为徒,消失在云雾缭绕的仙人谷之间。据说这师徒二人再也没有出现在仙人谷,谁也不知道她们师徒二人究竟去了哪里?更无人知晓她们所谓的“玉女神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京城皇宫,翰林院内,“翰林第一大学士”黄重阳上朝回来,便独坐书房审视着一张《契丹与周边形势地图》,他仿佛已望见契丹大军由北南下正在铺天盖地越过沙漠、山岭、高原和黄河,直直逼向中原边境:边关城塞,烽烟四起,杀声震天!兵马大元帅朱卫登和副帅杨能各率人马挥师北上,与契丹大军进行着残酷、艰苦的鏖战!

  “不行!皇上虽然已调遣兵力北上,但其形势对我极为不利!更何况,两国交兵,贵在斗智斗勇,岂在一时之胜负?我作为皇上身边的第一谋士,必当竭忠尽智,为天排忧解难。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要想把握全局,胜券在握,必须要在敌营按插耳目,及时、准确地了解敌情,则我何愁不破契丹大军?好此事甚密,为了确保安全,我必须独做主张,不到万不得己之时,我绝不可泄露天机!”黄重阳想至此处,他一颗高悬着的不安之心终于有所回落。他不由拿起书案上的《孙子兵法》,翻到最后一篇——用间篇,再次细心研习其中的奥妙: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军费开支),日费千金;内外骚动(举国上下混乱不安),怠于道路(百姓因辗转运输而疲于道路),不得操事(操作农事)者,七十万家(不是确数,比喻兵事对正常农事的影响之大。)。相守数年(指敌我双方相持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意指吝啬爵位、俸禄和金钱而不肯重用间谍。),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不懂得用间谍执行特殊任务的将领,不是领导部队的好将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不是能打仗的好将军。)。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事先侦知敌情。)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以通过用祈祝祷、祭祀鬼神的占卜等方法去求知敌情。),不可象于事(不可用其他事情类比的方法去求知敌情。),不可验于度(不能用征验日用星辰运行位置的办法去求知敌情。),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间谍的一种,也可以说是乡间。即依赖与敌人的乡亲关系,获取情报,或利用与敌军官兵的同乡关系,打入敌营从事间谍活动,获取情报。),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五种间谍同时使用起来,使敌人无法摸清我军的行动规律。),是谓神纪(神妙莫测之道。),人君之宝(国君制胜的法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利用敌国将领之同乡关系作间谍。)。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收买敌国的官吏作为间谍。)。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指收买或利用敌方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死间者,为诳事于外,(故意向外散布虚假情况,用以欺骗、迷惑敌人。)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让我方间谍了解自己故意向外散布的虚假情况,用以欺骗、迷惑敌人,使其上当受骗。在这种情况下,事发之后,我方间谍往往难免一死,所以称之为‘死间’。)生间者,反报也。(那些到敌方了解情况后能够活着的间谍是回来报告敌情有人。)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三军中最信任的人,无过于委派的间谍。)赏莫厚于间,(赏赐没有比间谍所受更优厚的了。)事莫密于间(军机事务,没有比间谍之事更为机密的。),非圣智(才智过人的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如果吝啬爵禄和金钱,不能做到以诚相待,则无法用好间谍。),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不是精心设计、手段巧妙的将领,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用间之事尚未实施开展。),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即是说间事先行暴露,则间谍和知情者必须杀掉,以灭其口。)

  凡军之所欲击(即说‘所欲击之军’。),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主将、守将的亲信、负责传达通报的官员、负责守门的官吏、做谋士幕僚的门客)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必须查出前来我方进行间谍活动之敌谍。)因而利之(趁机收买、利用敌间。),导而舍之(设法诱导他,并交给他一定的任务,然后放他回去。),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指从反间那里获悉敌人内情。),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这是说通过利用反间,乡间和内间才能有效地加以使用。)。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五间之中,以反间为关键,因此必须给予反间以十分优厚的待遇。)

  昔殷(公元前十七世纪,商汤灭夏,建都亳,即今河南商丘县北,史称商朝。后来,商王庚盘迁都到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因此商朝又称为殷。)之兴也,伊挚在夏;(伊挚,即伊尹(发yin音,notyi一,伊)。原为夏桀之臣,后归商汤,商汤任用他为相,在灭夏过程中,伊尹(发yin音,notyi一,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夏指夏朝,大禹之子夏启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共传十七世,至夏桀时为商汤所灭。)周(周朝,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的王朝,建都于稿京,即今陕西西安。)之兴也,吕芽在殷。(吕芽即吕牙,也即姜尚、姜子牙,俗称姜太公。曾为殷纣王之臣。周武王伐纣时,任用吕牙为‘师’,打败了商纣王。)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具有很高智谋的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军队要依靠间谍所提供的情报而行动。)”

  黄重阳看到这,他又翻开兵书战策,针对《孙子兵法》的“用间篇”,找到了一则典型的用间战例——《石勒用间胜王浚》。这则闻名于历史籍册的战例,正是黄重阳在如今两国交战之初所要细心研究、借鉴的法宝。如今契丹已在挥师南下,中原野战军也已经开赴前线。他作为后方的谋士团团长,不可不为战略大局而竭尽心机!这暂时的安宁,使得他还可安坐在书案之前,但是,他的眼皮底下,血雨腥风的历史战争,又一次重演——

  “东汉以来,中国大西北一带的各少数民族便逐渐向长城以内迁徙,开始在辽西、幽州、并州以及关陇等地生活。到了西晋时期,这些少数民族已与汉族人民犬牙交错地生活在一起,许多少数民族贵族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不同程度的走上了封建文化道路。西晋统治集团建立在剥削与压榨人民基础上的腐蚀统治,激化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随后不久爆发的‘八王之乱’,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更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纷纷起来反抗西晋政权的统治。这一时期,四川爆发了流民爆动,流民起义的队伍在公元304年占领民成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这时也趁着西晋政权的摇摇欲坠而起兵反晋。匈奴贵族刘渊便是在流民占领成都的同年起兵的。当时,他自立为汉王,集结军队,立志要创立如冒顿单于一般的事业。与他几乎同时起兵的还有汉人王弥、羯人石勒。他们共同推奉刘渊为主,给西晋统治者以有力的打击;同时,他们也拥有自己的割据势力,想在打败晋军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势力,以便有朝一日取代西晋王朝的统治。他们当中的石勒后来吞并了王弥,战胜了拥兵幽州的西晋大臣王浚,摆脱了刘氏集团自立为赵王(历史上称之为后赵,东晋时期‘十六国’之一。)成为中国北方出现的十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之一。石勒用间智胜王浚的历史故事是发生在他自立为赵王之前,正因如此,石勒自立为赵王才有了坚定的基础。

  石勒字世龙,羯族人,其家族世为部落小帅,到石勒这一代,部落小帅已没什么待遇可言,为了生活,他曾给商人、地主做过田客。后被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捉住并送到冀州贩卖到一个叫师欢的地主家里当耕奴。师欢见这个二十几岁的胡人相貌不俗,善于骑射,又勇敢有谋,怕他鼓动其他耕奴造反,就把他放了。随后石勒投奔了晋朝廷养马地——马牧的小头目汲桑,并在荏平县一带组成了‘十八骑’。据说后来江湖武林之中所出现的‘旋风十八骑’便是由此流传而来。石勒所组成的‘十八骑’常常出入于专门繁殖名马赤龙、骐骥的场地,到远处劫掠缯宝,拿回来贿赂汲桑。后来石勒、汲桑参加反晋大军,汲桑被晋军杀死,石勒投奔了已在左国城称汉王的刘渊,他随着势力的扩大,设计杀掉自己的势力对手王弥,合并了他的全部人马。石勒火并王弥后,将攻击目标转向了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在其军师张宾的建议下,很快就占据了王浚的军队,并将王浚杀死,为不久以后自立为赵王奠定了基础。

继续阅读:第283章:石勒杀使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乱世英魂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