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焉提出的州牧制,各地州牧就不仅仅只是监察而已,而是直接成为了各郡太守的上级,实际成了一州的军政长官,对上直接对皇上负责,成了名符其实的土皇帝。实行州牧制的直接后果就是诸候并起,汉室宗亲刘焉为一已私利提出的州牧制就这样加速了大汉王朝的覆灭。
“皇上,如果实行州牧制,各州权力过大,恐怕不利于朝廷诏令通达。成帝也曾改刺史置州牧,官高位重,却无大用,哀帝又将州牧复改为刺史。”
新任的太尉曹嵩再次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认为象这样改来改去并没有多大作用。不过他并没有看到此时与成帝时已经大不相同,那时的大汉尚还稳定,而此时的大汉已经摇摇欲坠,如果实行州牧制,无疑会成为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皇上,不妨先在一些动乱的州改为州牧,派资深汉室宗亲任州牧,观其效后,再做定夺。”
刘焉当然不死心他的建议被大臣们否决,连忙提出了先在部份州试行的方案。这个刘焉,倒也有几份超前意识。他的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刘宏的赞赏,既然是试行,那就从发生动乱的州开始。
刘宏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朕意已决。传旨:命宗宝刘焉为益州牧,命丁原为并州刺史,焦和为青州刺史,龚林为平原郡守、龚易为东莱郡守。准予张燕乞降,命其为平难中郎将。至于幽州嘛,命杨林三个月内平定秽貊,然后回师右北平、辽西,半年之内必需平定张举、张纯叛乱。刘备、公孙瓒平叛有功,命刘备为辽西郡守,公孙瓒为右北平郡守,准予招募乡勇,平定叛乱。”
积雪渐渐地化了,冬天已经缓缓的消失,和煦的春风吹走了最后一丝的寒意,尉那岩城四周的树木露出了一个个的芽苞,连树林里的野鸟也跳起了欢快地舞蹈,唱起了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阳光温暖地照着尉那岩王城的南门城墙,那墙面上大块大块的血迹,在阳光下泛着暗淡地红光,一片片血迹沿着墙璧往下流淌。在这温润、灿烂的春日里,浓郁的血腥味在田野里无尽地蔓延。
停止进攻的锣声响了,攻城的东汉步卒大队的士兵们象是得到了赦免的命令,一阵风似的退了下来。留下了一百多具尸体,踏着地上的血迹,架着而那些身受重伤的东江步卒大队的伤兵,迅速跑回自己的大阵。
离南城门不远的地方,杨林紧锁着眉头,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英俊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然而,他的心中却非常着急,双手情不自禁地握紧了腰间的长刀,恨不得立即抽出刀来,亲自杀到城墙上去。
在西山峡谷消灭了三王子、五王子的骑兵之后,杨林就命令关羽、张飞、潘凤、俞涉他们返回原地,去消灭位于西峡、白山的高句丽步卒大军。然后带着全部人马,开始进攻高句丽的王城。
看到了两个高句丽王子的头颅,高句丽大王高夷谟更加疯狂,根本不理睬汉军的威协,反而天天上城墙来鼓舞高句丽守军的士气,甚至放出了与尉那岩王城共存亡的誓言。
杨林本来以为利用两个王子的人头来打击一下高句丽士兵的士气,没想到反而更加激怒了高句丽大王,也激起了高句丽士兵的愤慨,不由得暗自苦笑,这一回自己是失策了。
一怒之下,杨林命令高安的东江步卒大队加快进攻尉那岩王城,白天、黑夜不停地进攻。而命令韩猛的津江步卒大队只是包围国内城,停止了对国内城的进攻。他想得是,只要攻下了尉那岩城,国内城将不战自降。
本来。杨林准备用霹雳炸弹将尉那岩城炸上天去了事,可是高安向他报告说已经派人进城去做内应,他不得不放弃爆炸的想法。毕竟,这么坚固的城墙,要想爆炸就得挖开很大的墙洞,伤亡肯定不小。
就这样,高安的东江步卒大队每天猛攻尉那岩王城的南门,先是用如雨一般的箭矢大量射杀城墙上的高句丽守军,只到射得城墙上的高句丽士兵抬不起头来,然后在命令士兵们发起冲锋,争夺城墙。
可是十几天过去了,除了每天留下一些尸体,几乎没有任何进展。由于高安只是佯攻,每天仅仅象征性地冲锋几次,队伍的伤亡并不大,很多人都是在互相对射中被箭矢射杀的。
虽然杨林很着急,可是高安向他保证,他派进去的人一定会成功的,所以他只好等着。但是他也给了高安的期限,眼看春耕就要开始了,要是在一个月内拿不下尉那岩城,那就要强行攻城了。
……
春天虽然来了,可是尉那岩城的冬天才刚刚开始。商铺、酒楼大多数已经关闭,街上的行人匆匆而过,就连那些街头卖艺的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整个尉那岩城笼罩在慌乱的阴影之中。
自从三王子、五王子的骑兵被汉军消灭之后,尉那岩城才真正地感到末日来临,有钱的人家都在打点行装,准备着最后的逃亡。而没钱的穷人则在唉声叹气,抱怨着乱世之中的悲惨命运。
尉那岩城外的汉军一反常态,派兵包围了尉那岩城的四门,现在谁也出不了王城。城中的人们都在后悔,当初汉军只是驻扎在南门,他们有很多机会可以逃跑。而现在四门紧闭,连一只蚊子也跑不了了。
高句丽国相的大院座落在尉那岩城繁华的大街之上,占据了很大一块地方。尽管城外的汉军进攻的声势很大,可是国相府上却异常平静,至少在表面上,没有一个人显得慌张。
这一天,国相李宽从王宫里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国相府的仆人们都知道,国相老爷在遇到麻烦时,总是喜欢一个人关在书房里思考问题。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相大人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国相大人也没有从他的书房里出来,整个国相府的人就这么等着,连国相夫人也饿在肚子坐在大厅里。国相府里的人都感到了气氛的异常,连走路也是轻手轻脚,生怕一不小心弄出声响,惊扰了国相老爷。
终于,国相老爷从书房里出来了。不过他并没有到大厅里去吃饭,而是一个人向后花园走去,并命令谁也不准跟着他。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告诉大家先吃饭,用不着等他了。
在后花园的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座落着一个小小的院子,四周长着高大的树木,就是站在花园里也不会看到。这本是守园人的住的,被高安派进尉那岩城的李平和他的两个仆人就被国相大人关在这里。
李平刚刚进城的时候,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进城后的李平没有去找任何亲朋好友,而是在街上逛到了晚上,趁着夜色溜进了叔叔的相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身为高句丽国相的李宽根本没有见他,直接命令自己的心腹将他们主仆三人关在了花园里。
其实,生性谨慎而又异常聪明的李宽不用见到李平,也知道李平为何而来。因为就在那天下午,已经投降汉军的高安率领着东江大队的士兵们开始攻打尉那岩城,而李平又是高安的手下将领,不用猜他也知道李平的目的。
高句丽大王高夷谟在位期间东征西讨,凭借的不仅仅是汉朝的衰弱和高句丽的武力,高夷谭本人也是一个非常英明而且狡猾多疑的人。他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一个臣子,也不会放松对任何一个臣子的监视。
东江高安率领手下人马投降汉军之后,高夷谟异常恼怒,发誓诅咒要灭了高安的全族。可是高安的全家和主要亲属都在东江,一时之间他也无可奈何,只得对高安在王城的亲威、朋友监视起来。
李平作为高安的手下,又是国相李宽的侄子,如果他在王城露面,肯定会引起高夷谟的注意。所以李平的到来,差点没把李宽吓死,要是换了别人,他说不定要将李平杀了灭口了。
这些天来,他一直注意着周围的动静。整天担心吊胆的,仿佛到处都有人在监视自己。有时候夜晚风声大点,他也会从梦中惊醒,爬起来亲自检查自己的院子,望着茫茫的夜空发呆。
然而十几天过去了,高夷谟对他还是一如既往,他这才渐渐地放下心来。他甚至在心中庆幸,看来李平这小子倒也机灵,偷偷溜进自己的大院,硬是没有让人发现。
然而今天,李宽那颗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不过这一次他倒不是为了李平的事,而是为了高夷谟越的疯狂。就在今天的大殿之上,有两个大臣仅仅只是因为建议与汉军谈判,竟然被高夷谟当场斩杀了。
原来,三王子和五王子是高句丽最能打仗的将领,一直是高夷谟的骄傲和自豪。可是两个王子竟然死在汉军手里,使得高夷谟心神大乱,动不动就火冒三丈,随意地残杀随从,现在竟然连大臣也杀,李宽也不由得心惊肉跳,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一句话不小心,就让高夷谟拉出去杀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不得不为自己、为自己的家族着想了。李氏家族在高句丽是个大族,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在军队里,都有不少的官吏和将领,他可不想随着高句丽王朝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