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录制已经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两人的档期撞不到一块儿,因此耽误了不少时间。
原本就是不熟的关系,此刻见面比第一次的陌生感更甚。
这次聚在一起是为了拍摄宣传画报,不止他们,节目组也邀请了另外两对出演者。
年近四十的互联网公司总裁、正处叛逆期的初中生,像是一对关系别扭的父女。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和同龄老爷爷,一个温柔一个犟脾气,相处却十分和谐。
艾莎旁观之后,兴趣更加浓厚,只是转念一想,还真不知道她和徐羿白的相处内容有什么可拍性。
进入摄影棚,模特、摄像、灯光一切准备就绪。这次的拍摄主题是角色扮演,艾莎和徐羿白需要分别以朋友、恋人、夫妻的假想关系进行拍摄。
背景布是单纯的白色,两人站在中央,无疑给人视觉享受。
第一组照片拍摄顺利,换装以后,艾莎的姿势明显变得僵硬。
“两位可以亲近一点,再近一点。”摄影师不停指导,就差伸手把人推到一起,“现在你们就是一对普通情侣。”
话落,身旁的人忽地将她拢进怀里,动作很轻,连手臂也只是虚搭在她腰间,但从外人的视角,他们的确是亲密的抱在一起。
“放轻松。”他在她耳边低声道。
她闻声抬眸,蓦然撞进他眼里,心没来由窒了下。
琥珀般的眸里藏着细碎的光,耀眼夺目,他神情散漫,明明没有别的动作,可一靠近他,她就觉得紧张。
艾莎脸颊发烫。
这回丢脸丢大发了,她懊恼地回到休息区,接过李雯递来的饮料。
“谢谢雯姐!”她沉默地低头,没留意她安慰的话。
艾莎坐下歇息,全程没有说话。录制继续,她却像变了个人,一边朝徐羿白靠近一边冲他甜甜地笑。
“能牵一下你的手吗?”她歪着头问,放松自在的状态跟先前判若两人。
徐羿白略感意外。
这次,两人换上了舒适的家居服——棉质情侣睡衣。场景也搭建成卧室的样,温馨中透着隐秘。
徐羿白从背后环住艾莎,两人贴得极近。她的手自然地搭在他的手上,脑袋往右倾斜,与他深情对望。
两人配合得很好。
艾莎刚才反思了一阵,觉得自己表现太不专业,这种不专业害人又害己,冷静片刻,终于慢慢找到状态。
“不错!很好!”摄影师咔嚓咔嚓按下快门。不用指导,两人便默契地换了动作。他们颜值养眼,一旁的工作人员纷纷露出姨母笑。
拍摄结束,艾莎主动搭话,“附近有家不错的中餐馆,我带你去尝尝?”上次是他请客,秉持着礼尚往来的想法,她也想邀请他。
“位置远吗?一会儿我还有事要处理。”
“不远,走几步就到。”
节目组没有干涉两人的来往,除了既定环节保证他们的接触时间,其余并不强求。
他们要走,副导演、摄像、灯光等一众工作人员只能跟着移动。出了摄影棚,到达室外,气温明显升高,然而比天气更炙热的是街边路人和粉丝的心。
保镖将人护在保护范围之内,外围簇拥的人群跟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实在让人难以适应,艾莎感受着徐羿白的高人气,同时还要忍受嫉妒的目光。
节目官宣之前,录制消息密不透风,经过这一遭,估计全国人民都知晓了。
“榕树下”就在榕树下,餐馆周边坐落了零散的居民楼,环境还算清幽。
节目组提前跟餐馆进行了交涉,里边仅有的几个客人实际是工作人员充当的。
热闹的人群被阻隔在外,进来之后仍然听得见门外的喧哗声,不过比起先前已经好太多。
选了近收银台的餐桌,坐下之后,艾莎朝四周打量了一圈,遗憾道:“这儿晚上要热闹很多。”
地道的美食往往藏在街头巷尾,到了逐渐没落的夜市,方能体会到真正的人情味。
徐羿白对食物的兴趣远不如她,因此全程只是听她诉说。
店里的老板娘跟艾莎很熟,端菜时几次打量面前的人。
“这是小菜,特意为你们免费提供的。”说着默默从围兜里掏出纸笔,殷勤地递到他面前,“能帮我签名吗?我和我老公平时很喜欢听你的歌。”
徐羿白点头,很快把字签好。
接收到老板娘的眼神信号,艾莎乐了,不禁感叹了一句,“我才知道原来丽姐是你粉丝。”
他轻掀了下嘴角,总算露出几分愉悦。
殷勤地说请客的是她,不过把人带到之后,她反而盯着面前的餐盘一动不动。
“东西不合你口味?”他疑惑地问。
艾莎摇头。
他觉得纳罕,前一次还兴致勃勃的人怎么一下子对美食失了兴趣。
沉默片刻,面前的人抿了抿嘴,缓缓开口,“我最近刚拔了智齿,牙疼。”
她难为情地地解释,局促的模样引得他轻笑。
敢情是因为这个?!
徐羿白有些无奈,“既然这样,你还特意带我来这儿?”
就为了喝一碗白粥?
她坦然一笑,“上回你请我了,总得感谢一下吧。这顿饭不贵,比起上次去的餐厅便宜很多,怎么说也是你比较破费。”
她倒实诚!
徐羿白摇了摇头,“不用客气。”
一顿饭下来,两人的交流顺畅许多,气氛也没有那么尴尬了。
他一边吃听她一边絮叨,一碗猪蹄汤也被吹嘘成人间至味,关键还有理有据,俨然一副美食家的模样。
他放下汤勺,语气调侃,“你对b市很熟?还是只是对b市的美食熟?”
艾莎一愣,似乎还在分辨这句话的玩笑意味。
“我小时候其实挺挑食,不过长大之后想法渐渐就变了。”她想了想说,“我不是b市人,当初刚到b市心里很慌,不是有那种说法吗?要融入一座城市,要么熟悉本地的人,要么尝遍当地的美食,我吃得多了,对这里的了解就越多,那种孤独感就会冲淡很多。”
14岁远离家乡来到b市求学,不算大的年纪开始独自一人生活,这样的经历迫使她长大。
她讲述时脸上有恬静的笑,很容易把人带入憧憬之中,情绪也跟着被感染似的。
这种说法其实新鲜,尽管不能引起共鸣,但这段话清晰地印在了徐羿白脑海之中,以至于很久以后都记忆深刻。
饭后,徐羿白因为行程原因先行离开,沸腾的人群自动散开。
然而艾莎所不知道的是,网络上关于两人的热议早已传得沸沸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