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件事还要从25年前说起,闻天你应该知道我父亲是一个木匠,当年他的手艺在西湖景区一带还非常有名,请他做活的人非常多,25年前的一天他接了一个活儿,来到了孤山寺旁的一座大宅子,宅子的主人姓白。”
老王说到这儿,不由得看了一眼白易,说道:“那里应该就是你们家的老宅吧?”
也许是已经预感到老王接下去所说的事一定和他们家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白易不禁显得有些紧张,他木然点了点头。
老王继续说了下去,:“接待父亲的是一对父子,在这里我姑且把他们称之为老白先生和小白先生。老白先生把父亲领到了一间看似是书房的房间内,这间书房非常奇怪,偌大的房间内除了四周整齐摆放着的一排书橱之外,一件家具都没有,甚至连一张书桌都没有,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空荡荡的书房正中间却放着一把椅子,这是一把六边形的禅椅,父亲以前也曾在一些大户人家中见过几把禅椅,但这把椅子却让他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简单地说他一见到这把椅子就有一种想要坐上去的冲动,就像是椅子正在招呼他一般。就在这时,老白先生突然一把把父亲推倒在地,只见他满脸的怒容,父亲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紧接着,老白先生也并不解释什么,只是交代了父亲的工作,那就是仿照这把椅子的样式再做一把一模一样的椅子。在对椅子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丈量尺寸之后,父亲就被带到了书房隔壁的一个房间开始了他的工作。
“虽然父亲对于老白先生刚才的奇怪举动感到有些不快,但毕竟人家也是主顾,看在钱的份上父亲也就没再计较,专心开始了他的工作。
“可刚过了一会儿,父亲就听见隔壁书房中隐约传来了一阵争吵声,渐渐地争吵声越来越大,当父亲走出房间时只看到老白先生站在书房门外,正在不停地拍打着书房的门,口中还不断大喊着:‘不,不,千万不能坐上去!’
“父亲急忙上前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老白先生那时显得惊恐万分,只是一个劲地催父亲赶快把书房的门给打开,但父亲却发现门已经从里面反锁了,情急之下父亲蹲下身通过钥匙孔往里一看,发现此时小白先生正坐在那把椅子上,面对着房门,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
“父亲当时就被吓呆了,小白先生脸上的那笑容实在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据父亲后来回忆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了小白先生那笑容之后,他真的感到非常的害怕,眼前甚至出现了一片空白,当他回过神来把屋内的情况告诉了老白先生后,老白先生先是发出了一声惨叫,紧接着就像发了疯一般死命撞着房门,房门终于被撞开了,可房间内的情况却让父亲和老白先生惊呆了。
“房间内空无一人,小白先生已经不知所踪!”
“什么叫不知所踪?当时你父亲和爷爷不是一直都站在门外吗?那间书房除了那扇门之外并没有第二个出入口,就连一扇窗户都没有,父亲怎么可能就那样消失了呢?”听到这里,白易突然大声叫了起来。
也难怪白易会如此激动,多年以来爷爷对于父亲失踪的详情从来都晦莫如深,白易只是知道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天离家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至于父亲为什么会失踪,又可能去了哪里,爷爷从来都没有告诉过他,爷爷甚至都不让他提起父亲。现在他却从一个陌生人的口中听到了父亲失踪时的详细过程,这怎能让他不激动。
面对白易的质问,老王只是苦笑着说道:“我也知道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据父亲所说,当时的情况确实就是如此,而且据父亲回忆,从他在钥匙孔里看到小白先生坐在椅子上到老白先生撞开房门,这中间最多也就只有一分钟的时间。”
“这怎么可能?会不会当时白易的父亲躲在了书房的某个地方?”我吃惊地问道。
老王摇了摇头说道:“据父亲所说,那个房间里绝对没有可以供人躲藏的地方。”
“难道是房间中还有密室不成?”我轻声嘀咕道。
“这也不太可能!如果书房中还有密室,爷爷怎么可能不知道呢?”白易马上回答道。
我不禁点了点头,可是这么一来,白易的父亲究竟是怎么在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内就从一个完全的密室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呢?
我不禁再次看了看老王,问道:“后来怎么样了?”
老王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地说道:“后来,老白先生给了父亲很多的钱,让他对这件事守口如瓶。父亲回来后大病了一场,之后他对任何人都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直到五年前,他即将离开人世时才把这件事告诉了我,他还说他当时第一眼看到那把椅子时就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小白先生的失踪一定和那把椅子有关。
“一听到这个故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也知道我对于古典家具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更何况这件事本身又是如此的诡异离奇,所以在办完了父亲的后事之后,我就依据父亲的描述找到了那座老宅的所在,可惜那里已经变成了一所学校。之后,在我不断的努力之下我终于查到20年前那里确实曾有一座老宅,宅子的主人也确实是姓白,而且听说宅子的主人还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直系后人,只是后来由于市政规划的关系,那座老宅被拆除了,后来在那里又盖起了一所学校,而宅子的主人也成了学校的一名老师。我找到了宅子的主人,也就是你的爷爷,前面故事中提到的老白先生。我向他提出让我看看那把椅子,谁知你爷爷听后,顿时勃然大怒,把我赶了出来,还说那把椅子早已经烧掉了。
“但我还是不死心,我开始千方百计地搜寻有关你们白家和那座老宅的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在一名文革中曾经参与过对白家老宅抄家行动的红卫兵后代的家中发现了一本日记,这本日记的主人就是你爷爷的父亲白萧生,他在日记中对这把椅子有着详尽的记载。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你们白家的先祖,也就是唐代时著名的大诗人,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据说白居易晚年好佛,在他任杭州刺史时,就对西湖的美景赞赏有加,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写就了那首千古名句《钱塘湖春行》,还在孤山寺旁建起了一所别院,后来白家有一支后人就定居在了这里。
“据白萧生日记中所说,那把椅子传说就是白居易亲手所造,当然真实的建造年代已经不可考,但是这把椅子少说也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绝对可称得上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但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把椅子自打它问世以来,就充满了离奇与诡异。据白家家谱中所记载,自明代以来,白家至少有八代家主全是死在这把椅子上,而且都是无疾而终,有些甚至是头天晚上坐在椅子上看书时睡着了,第二天便被人发现已经亡故。所以自清代以来,便已经没有人敢再坐这把椅子了,曾有几代家主想要把这把不祥的椅子给毁去,但鉴于这把椅子还有着一个传奇的故事,便都没有下手,只是定下了一条‘再也不准有人坐这把椅子’的家规。”
“传奇故事?”我和白易不由得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呼。
“是的,不过这个只是白家世代口口相传的一个传说,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证据加以佐证。这个传说还和佛教有着莫大的关系,相传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拘屍那揭城郊桫椤树下圆寂,遗体火化后共得八万四千颗真身舍利,其中十九颗传入中土,并在东汉桓帝的资助下,在全国设立19寺庙宝塔进行供奉。
“唐武宗会昌年间,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更因为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于是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会昌五年四月,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五月,又命令长安、洛阳左右街各留二寺,每寺僧各三十人。天下诸郡各留一寺,寺分三等,上寺二十人,中寺十人,下寺五人。八月,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括天下寺四千六百余所,兰若(私立的僧居)四万所。拆下来的寺院材料用来修缮政府廨驿,金银佛像上交国库,铁像用来铸造农器,铜像及钟、磬用来铸钱。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释放供寺院役使的良人五十万以上。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经此一事,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历史上称之为‘会昌灭佛’。
“传说就在会昌灭佛前不久,得到风声的杭州孤山寺僧人为了使存放在本寺中的一份佛祖真身舍利不受到毁灭,便把舍利交给了与孤山寺有着良好关系的大居士白居易加以保存,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份原本藏于孤山寺中的佛祖真身舍利才得以在会昌灭佛中得以保存。后来,白居易便造了那把禅椅,还说这把椅子就是找到佛祖舍利的钥匙,而存放佛祖舍利的所在就隐藏在那首千古名句《钱塘湖春行》之中。”
听到这,我和白易已经完全呆住了。想不到,一把小小的椅子竟然还会和佛祖舍利扯上了关系。
看到我们两人呆滞的表情,老王不由得笑道:“当然,这只不过是个传说而已。我想这很可能只是后人随意附会而已,倒是这把椅子却是货真价实的无价之宝。从照片上,我还不能确定它究竟是用何种木材所造,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所用的材料绝对不是已知的紫檀、黄花梨之类,而且从形制上看,这椅子绝对是明以前所造。我说白先生,你能不能让我亲眼看一看这把椅子?”
此时的白易像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完全没有了来之前的兴奋之情。
“白先生,白先生,你没事吧?”老王又喊了白易几声。
白易这才回过神来,说道:“好吧,明早八点,你到学校来找我吧。”
说完,他便自顾自地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
我急赶了几步才追上了白易的脚步:“白易,你没事吧。”
“我没事,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闻天。我现在脑子很乱,想一个人静一静。”白易答道。
“好的,我先送你回家。明天我再来找你。”
“不,我今晚想住在学校。”
我吃惊地看了一眼白易,想不明白白易为什么要这么做。最终,我叹了口气,还是什么都没问便把白易送回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