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跟往常一样热,村子里的学校放假后,一群孩子便没了去处,那片浅滩就是炎炎夏日里唯一的消遣场所。
十二岁的李时力又瘦又高,在小伙伴中间已是鹤立鸡群,可惜他遗传了父亲的善良和懦弱,虽然有一双大长腿,却总是跟在其他小伙伴的屁股后面,他们跑到那,李时力就跟到哪。
他们打了一会水仗,然后换骑马对攻。因为李时力的高个子,所以其他小伙伴抢着让他背,这样在对攻时居高临下更占便宜。
李时力从来没有被别人背过,他曾经想过好几套方案,骑在身材敦实的小胖身上,利用自己的长胳膊进攻。可是他不好意思说出来,其他的小伙伴们也没有主动提出要背他。
他们玩了几轮,把李时力累得头晕眼花,双腿似乎比脚下的沙子还要松软使不上力。他喘着粗气,默默地走到岸边休息。可是没过多久就有人提议要比赛憋气,李时力本想拒绝,却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回到小伙伴身边。
他们之间的憋气游戏没有裁判,而是相互按着彼此的脑袋,同时潜到水下。谁憋不住了,要首先使劲冲破同伴们的束缚,才能到海面上呼吸空气,十几岁的小孩就是这么不够数。
小伙伴们围成一个环,面向里面,手搭在身旁人的脑袋上。
“准备好了吗?”有人喊。
“等一……”李时力还在喘着粗气,头上的两只手突然一起使劲,他把压进水里。
他只好在入水前匆忙地吸了半口空气。
水面之下,几个男孩子在水里瞪着双眼,透过模糊的海水彼此监督着对方。可李时力没有这样的闲情,他吸进的半口空气很快就耗光了,他的胸口发闷,身体本能地需要更多的空气,但是在水下他只好使劲吞咽口水来抑制张嘴呼吸的欲望。但是即使这样也持续不了多久,几秒钟之后,那套动作就不管用了,他必须呼吸。
对面的小男孩发现了李时力的动作,他在水下使了一个眼色。身旁的小伙伴在手上加大了力气,狠狠地压住李时力。
“放……”李时力想说放手,但是刚刚开口苦涩的海水就涌进嘴里。他把手从身边朋友身上收回,捂着自己的嘴。
他放弃了,不比了,他要回到水面上去。他开始挣扎,用脚向两边踢去,一个人的手滑了,李时力趁此机会向上一窜,头终于露出水面。
他张开嘴,准备吸入全身各个器官期待已久的那一口空气。
可是却没有一丝空气流入他的肺里,一条火腿肠皮正巧飘在他的嘴边,随着他的动作被吸入嘴里,堵住了嗓子眼。
海水顺着头发流下,模糊了他的双眼,他看不清,大脑缺氧让李时力迷失了方向,以为还在水里。他慌了,开始拼命挣扎。
“他怎么了?”
“疯了吧?”
“你看他伸着手跟僵尸一样。”
“快跑啊,僵尸来了!”
李时力看着大大小小的人影离自己远去,他想伸手求助,但是连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他沉入水中,海水灌入鼻腔。腥咸的味道唤醒了李时力最后一丝活力。他咳嗽一声,把那块红色的塑料皮从嘴里喷了出来,接着水灌了进去。
后面的事情李时力记不清了,仅存的回忆就是他满脸沙子,趴在海滩上剧烈的咳嗽,仿佛要把整个肺咳出来。
最后李时力活了下来,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这件事,差点被火腿肠皮憋死,说出来也不怎么光荣。除了自己,没有人知道李时力差点在十二岁那年死掉。
小伙伴们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找他来玩,但是他不再想和他们出去了。
没有了朋友,李时力开始在书本之中排解孤独,就连课本都变得那么好看,因为它们代表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是离开这片死地的一张单程票。
从那之后李时力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全镇第一,不过因为镇里教育条件并不好,这也没什么困难的。
刚上高三,就有镇教育局的人来到家里,要调查李时力想考哪个大学。父亲给客人沏了一大杯白糖水——这是家里唯一的饮料,在屋子里站了一会,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退了出去。只留下李时力和镇上来的“大官”。
“你的成绩不错,考个二本应该没什么问题。”
“嗯。”
“你想上大学吗?”
“想。”
“想去哪?”
李时力咬住嘴唇想了想,摇了摇头。
“不知道。”
“大学毕业以后,你想去哪?”
“不知道?”
“想回来吗?”
“不……”李时力差点把心里话脱口而出,不过他忍住了,把目光藏在了头发下面,说了声,“不知道。”
“咱们镇有不少引进人才的政策,如果你想回来,我们是很欢迎的,而且待遇也很优秀。”
“我会考虑的。”
教育局的人沉默了一会,把一份材料压在装满糖水的缸子下面,“你看看这个吧,对你将来报考志愿有个参考。我们镇靠着海,需要很多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他说完,站起来径直走了。
李时力翻了翻那本材料,上面琳琅满目地列了许多院校和许多专业的名称,但是以当时李时力有限的见识,有大部分专业都看不懂是做什么的。
父亲没有多问,将选择权完全交给了李时力。在他的眼里,儿子已经有了和自己不一样的天空,一个自己无法理解也无法干涉的世界。他只知道这一定是件大好事,等客人一走,父亲便张罗起来,要好好庆祝一番。在村子里,唯一的庆祝方式就是弄一桌好饭。
“爸,你干什么呢?”报考志愿参考书让李时力头晕脑胀,外面的世界比他想象的还要大。他把册子扔在一边,走出屋子,看到父亲正在院子里忙碌。
“哦,没什么,收拾两条鱼,晚上炖着吃。”
“今天什么日子?”李时力问。
“你的大日子。”
“什么大日子?”李时力醒悟过来,“刚才那人又没说啥,只是个送材料的。”
“无所谓,平时咱们就不能吃鱼了?”
“能吃,能吃。”李时力喜欢吃母亲炖的鱼,他挽起袖子,“我来弄吧。”
父亲没有拒绝,李时力已经是大小伙子了,家里的顶梁柱,除了学习之外,家里的大部分活他都会干。
李时力把活蹦乱跳的鱼从缸里捞出来,往地上猛地一摔,冲击让鱼小小的脑子受到了震荡,它失去了力量,只能躺在地上,不停地张嘴试图呼吸。李时力把鱼拎到案板上,刮鱼鳞、剪鱼鳍、开膛,这一套动作他早已轻车熟路。
他剖开那条鱼的肚子,伸手进去打算掏出内脏,但是鱼腹腔里的触感让他停下了动作。鱼的内脏不像往常一样柔软带着体温,李时力摸到的,是冰凉而且发硬的东西。他慢慢摸索,找到那些东西的边缘,用力一拉,轻微的撕裂声后,李时力把那奇怪的东西从鱼腹里掏了出来。
那些东西仍然保持着内脏的形状,但是但是颜色和质地却已经不同,那摸起来发硬的部分是一层塑料壳,一些血丝覆盖在上面,泛着红色的光。塑料已经深入到鱼的体内,和器官融为一体,原本只有小指甲盖大的心脏膨胀了三倍,由一层绿色的塑料包裹着。而肝则成了一块红色和黑色塑料组成的硬块,红黑相间的条纹像是木头的年轮,也许说明了这个塑料肝是如何形成的。还有鱼鳔、鱼肠,都已经被塑料取代了大部分。
李时力捧着手中的内脏,看着那条开了膛的鱼张大了嘴,试图吸进生命中最后一口气。他突然想起十二岁那年夏天,自己险些被一块塑料杀掉的场景。
一个念头在他十七岁的脑海里形成:塑料早晚有一天会侵占所有的空间,海洋、土地、甚至生命本身,李时力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目标——与世界上所有的塑料为敌。
高考李时力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的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了解了有关塑料的一切。但是想要战胜塑料,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武器,于是他转专业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三年之后,李时力已经有了发动进攻的能力。他并不打算从小事做起,于是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被称为“第八大陆”的、有着七倍英国国土面积的泛太平洋垃圾带。他独自提出并设计的“轻岛”项目获得了当年的国家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
奖项的肯定激起了李时力更大的信心,但是他仍然不满足。李时力深深地知道电子机械工程仍不能够从根本上消灭塑料,他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生物工程。
他考了两年,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生物工程博士。在博士第三年的时候,他结识了很早以前就毕业了的老学长夏强。在夏强强烈的个人魅力影响下,加入了夏强的研究组。
海洋塑料垃圾的污染已经愈演愈烈,平均每年就有1000万吨的垃圾被排入海洋,随着人类对塑料的依赖,这个数字将会越变越大。然而这个现象竟然没有引起人类的一丝警觉。
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李时力最初的激情几乎被消磨殆尽。这并不是因为在知识上感到了贫乏,而是人类的迟钝让李时力觉得气馁。
现在,他站在自己家门口,看着眼前数万平方米的海面上铺满了厚厚的塑料垃圾,心里竟然没有一丝波澜。这一幕早在十几年前就被自己预料到了,可一直到现在,人类也没有办法回避这样的场面。
他突然干笑两声,对父亲说,“咱们回去吧。”
等候已久的父亲点点头,“好,我们回去,你妈给准备了好饭。”
父子俩像来时那样沉默地往回走,没有交谈。快到村子的时候,一个人向他们跑来,李时力看着眼熟,但是想不起来是谁。
来人喘着粗气,一句话断断续续地说不成样子。
“李叔……快……快……唐露……快……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