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外人,这,不太合适吧!”宋阑尴尬开口。
国君翻了个白眼,道:“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还有,宋阑,今年冬至,可不许像之前那样跑的没影儿了,皇姐若是见到你啊,指不定有多开心呢。”
宋阑低低说了声‘知道了’就避开了国君的目光。
国君又问道:“说起来,那新研制出来的果蔬农产倒真是相当不错,赵姑娘真乃一代奇女子。”
“陛下过誉了。”赵月如微微一笑,随即也避开了目光,倒不是为了躲避国君的目光,只是身侧人的目光灼灼如火,她实在是无法应对。
然而就在这当口,她的手在桌下被慕容越握住了。
这个混蛋!
“说起来,赵姑娘应当还尚未婚配吧?”国主的眼中光芒微闪,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慕容越握住赵月如的手不自觉的收紧。
赵月如一副清冷的模样回敬道:“月如只想潜心研究农业种植,对男欢女爱没有兴趣,暂时也不想考虑,还望陛下莫要强人所难。”
“放肆!”国君旁边的管事公公斥道:“国主的决定,岂容尔等小民反驳!”
赵月如气结,五指收拢成拳,封建社会是没有所谓的公正公平可言的,或许慕容越的做法是对的,在这个吃人的世界,不想被别人支配,那就只有站在权力的顶峰才可以。
国君摇头道:“莫要如此,赵小姐乃是大宋子民,甘愿离开故国来此促进我国的农业研究已经是莫大的幸事,你怎么可以如此无礼,还不速速退下。”
赵月如一脸警惕的看着国君,能成为一国之君,必然是有自己的手段。
“月如小姐的婚事我不想插手,只是最近本国君确有一件事与赵小姐有关,这也让我十分苦恼!”
“请问是什么事情?若是能够,月如愿尽绵薄之力。”赵月如用力抽出被慕容越紧紧握住的手,双手交叠,作了个揖。
“最近本国君的两个儿子都找上了朕,还包括朕这个从小宠到大的侄儿,他们都请求朕一件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娶你,不知赵小姐有何感想?”国君的笑容逐渐消失,目色也逐渐凌冽起来。
呵,感情这是一场鸿门宴啊!赵月如暗叹,后退两步,单膝跪下道:“承蒙诸位皇子错爱,月如实在经受不起,若是累及国体、兄弟反目,那实在是月如的罪过,所以月如自请禁足于农业研究园三年,以作反省,任何人不得探望,也给诸位皇子时间反思一下,看清楚未来的方向与目的。”
国君面色稍稍缓和,这个女子,倒有几分远见和智慧,倘若再有一点势力,让他成为某个王妃也未尝不可。
慕容复却大惊失色的跪下道:“父皇,如此有失公允!”
宋阑也跪下道:“是的父皇,这样做对月月不公平!”
而慕容越则一杯接一杯喝着面前的薄酒,仿佛此事与自己无关。
国君饶有兴趣的问道:“老六,你不求情?”
“我缘何要求情,”慕容越又喝了一杯,道:“国君心中已有决策,我同意与否并不会对国君的决策有所影响。”
国君颔首,总算有个懂他的儿子,可惜可惜。思及此,又是恨铁不成钢的看了慕容复一眼,什么时候这个所谓的大皇子能稍微有一点远见?
“我也并非完全不讲道理之人,若是让赵小姐做个平妻,本君倒也同意,但是赵小姐只有一个,你们现在却有三个人,这着实令朕有些难办啊!”国君说着手指不由自主的抚上了太阳穴,一旁的国后见了,贴心的帮助国君按压。
“父君,月如是我从大宋带回,我对她的感情,日月可鉴。”
慕容复情深意切,国君眉头却蹙的更深,忽闻门外传来一句:“梅妃请求觐见,现在已至大殿外面。”
国君大手一挥,道:“准。”
不多时,一个黛青色的身影走了进来,她双手交叠着跪下道:“见过国君国后,未经通报,擅自前来,是臣妾僭越了。”
“梅妃你来的正好,看座。”言毕又斜睨了赵月如一眼,道:“好了,你们也都坐下,别跪着了。”
三人这才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国君便把这件三龙夺珠的事情同梅妃说了一通,然后道:”不知梅妃可有什么远见呐。”
“陛下,臣妾不过是个妇道人家,看不透其中的玄机,就臣妾个人而言,臣妾只觉感情都是无风不起浪,若是赵小姐足够骄矜自然不会有今日的因果,佛法有云:万事皆有因果。”
国君十分开怀道:“哈哈哈,还是梅妃最得朕心,朕就是这个意思。”
这话一落下,国后的面色瞬间沉凝了几许,但是几乎瞬间,她又重新堆砌起笑容道:“妹妹终日里研究佛理,臣妾还担心妹妹足不出户与世界脱节,现在看来,这些担忧都是多余的,只是,臣妾还想多问一句,这事,妹妹可有什么万全之策?”
梅妃笑着抚了一下耳边的步摇,上面的金色牡丹灼灼盛放,“国后过誉了,臣妾不过是胡乱之言,意外与陛下的想法不谋而合罢了,这件事件,陛下都没有解决之道,臣妾又怎么会有万全之策,莫非……国后已有计划?”
一番话,将这个皮球轻轻巧巧踢了回去,国君的目光,也从梅妃的身上转移到国后的身上。
国后慌忙跪下道:“国君,臣妾以为……”
国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叫苦不迭,若是没有决策,岂不是暗示她在搞事情,在逼迫梅妃;倘若能有决策,连国君都说不出的万全之策,自己说出来,岂不是在打国君的脸。
“臣妾以为,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应当设个比赛,让他们三人较量一番……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国后瑟缩着,不敢去看国君的眼睛。
国君失望至极,但是面上却不露分毫。
国后当真是愚蠢至极!
今日的宴会,原本就是为了让他们兄弟三人平息肝火,以后相携走过,而现下王后却是要他们刀兵相对,叫他如何不气愤。
在这当口,梅妃却不紧不慢的说道:“臣妾其实有个想法,不知可否与国君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