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回死里逃生
韩金镛没想到,自己真的一语成谶,那顿饺子、面条的牢饭,真的是给他们三人的“上路饭”。
马玉昆脸上露出杀意,向众兵丁下达死刑的命令后。如狼似虎的兵丁立刻猛扑上前。
韩金镛没想到,下达枪决命令的,竟然是马玉昆。在他的脑海中,马玉昆应该是能和义和拳和平相处的,但现下显然已经成为诛杀自己的刽子手。
曹福地听到这“枪决”的命令,真想这就挣脱绳索逃脱开来。
可是,一把把冰冷的火枪,一杆杆冰冷的枪口,现在就怼在了他的后心。拉动枪栓的“噼噼啪啪”声,是指向死亡的警告,令曹福地再不敢造次。
“打囚车,装木笼,把他们押赴南门外,在闹市枪决!”马玉昆再次吆五喝六,对兵丁们喊道,“你们他妈的还在等什么?难道要违犯我的将令吗?”
“大帅……”就在黑布再次罩在韩金镛、曹福地和刘呈祥的脑袋上时,一个人高声叫嚷,快步跑进大帐,这人走起路来,“嗵嗵嗵嗵”的脚步声,一下子跪倒在马玉昆的面前,直说,“大帅,若论军功,您和聂大人,这两家提督名下,找不出像我一样第二个来。我用我的一身戎装,用我的一世功名,换他们仨的活命行么?只要不杀了他们,怎么打、怎么罚,我认了!”
这话说的情真意切,韩金镛、曹福地、刘呈祥三人纵然被黑布罩住了头颅,仍然知道,说话之人正是马玉昆手下的“巴图鲁”英吉尔。昨日,他还和曹福地、韩金镛在教军场上拼命,今日却来主动要卸掉一身戎装,替他们仨人求情,这份知己的劲头,让韩金镛和曹福地格外感动。
“你跟着捣什么乱?你知道他们闯下什么大祸了吗?”马玉昆高声的呵斥着,对英吉尔喊道,“这事儿你替他们扛,你扛的了吗?我调教你多时,让你摒弃这一身的江湖气,以国家、大局为重,现在你却没有丝毫的长进,要为这几个死刑犯求情?来啊,众左右,将这不懂朝廷王法,目无尊长的浑人乱棒打出!”
“嗻……”众兵丁当然知道英吉尔的厉害,但马玉昆的将令如山倒,又无法不遵从,只得单腿搭腔,跪在地上唱喏,然后起身,走到英吉尔的身边,说道,“将军,大人也是有苦衷,这仨人,死也得死,不死也得死。要是他们杀的是寻常作奸犯科的人,那他们犯了人命,也就犯了。但这一次,他们宰的是洋人。他们若不死,那毛子兵兴许就要借题发挥,和咱开战。到时候,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咱营内的官兵战死沙场,到时候,为了他们三个人,兴许要死上成千上万个人。孰轻孰重、孰大孰小,这笔账将军您一定心里明白得很。依我看,您还是不要难为咱们众家兄弟了,我们得了提督的将领,也不敢以下犯上,真把您乱棒打出,您还是自己个儿识个抬举吧……”
劝解英吉尔的这番话,有理有据有节,英吉尔真的听进去了。英吉尔简单的思索了一下,也知道这其中有这一层意思。
对站在马玉昆、聂士成身边的毛子兵怒目而视了片刻,英吉尔有苦说不出,有冤无处诉,“唉……”他高喊了一声,“嗵嗵嗵嗵”又跑出了大帐。
“还等什么!开赴刑场!”马玉昆高喊一声,转过身来对那毛子兵说道,“走吧,咱随后跟着,一起去观刑!”
天津卫的历史传记中,少有记载这一次行刑。但在民间艺人的快板书、评书和时调里,有关义和拳剿杀洋人,失手被擒后,为清廷所杀的故事,却广为流传。
冬日清晨,阳光正盛。头上罩着黑布,时间不长就吸收了阳光中的热量。
可韩金镛、曹福地和刘呈祥身上,却冰一般的寒冷。
为了防止他们滋事,他们三人被装在三辆囚车中。为了防止他们沿途叫嚷,他们口中被塞了厚实的破布。
此刻,虽看不清周遭所处,但耳听得西北风呼啸声渐弱,而人声叫卖声渐起,韩金镛知道,自己现在距离南门外的闹市越来越近,距离刑场越来越近,距离死亡越来越近。
“吱呀”一声,囚车停驻。
想必,已经是到了行刑之所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天津卫人士韩某、曹某、刘某,于光绪二十五年冬,当街闹事、拘捕殴差,误伤俄邦友人三位,按律当凌迟处死,株连九族。圣上念及上天有好生之德,免去凌迟之苦,罪不及家人,特恩典他们今日枪决。行刑文件昨夜今晨快马送来,望观刑之人以此为戒,再有藐视王法者,法不容情!钦此!”
马玉昆不知从哪里,真找来了个声音细腻的“老半半”(老太监),把这圣旨一念。
围拢在一起,准备观刑的天津卫父老乡亲,听了这圣旨,听了这行刑前的文书,一下子炸开了锅。
“这就是那几个义和拳吧?”……“昨儿救人打死洋毛子兵的就是他们?”……“嘿!这都是好样的。”……“哥儿几个,挺住喽,记着大爷我的话,你们死的不孬,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人们各有说辞,这声音,如同针扎一样,传到了韩金镛的耳中。
一声追魂炮响!
韩金镛头罩着黑布,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初传绝艺的大刀张老爷张源和外公王义顺,想起了张汝霖家中,为自己打磨能耐的周斌义,想起了二五更受累给自己传艺的师父张占魁,想起了执意要把自己收为徒弟,让自己八卦形意两门内家拳贯通的李存义。诸多的恩德难报,没想到自己却要先他们而去。韩金镛悲戚的情绪,有些一时间难以自已。
二声追魂炮响!
韩金镛想起了钟芸和张海萍。如果不是自己的疏忽大意,想必现在已经奉了父母之命,与钟芸结为夫妇,断不会有今日一劫;如果不是自己对钟芸之死过度苛责,如果不是自己冷落、漠视了张海萍,或许她也不会因此便放弃了国内的繁华舒坦,非要远渡重洋,到东瀛去读书,忍受那些倭寇的冷眼与嘲笑。
想到她俩,韩金镛的胸口突然大幅的起伏,他想要痛哭却不能,想要大喊却无从张口,喉结上下剧烈的运动,韩金镛御起全身的力气,想把堵在口中的破布吐出来,却无能为力。
三声追魂炮响!
马上就要到了行刑的时候。
“且慢……”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
“谁在拦刑?”马玉昆高声问道。
“草民不敢!”这垂垂老者走上前,胳膊底下夹着个破旧的坛子,跪倒在马玉昆面前,说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准备受刑的都是些将死之人。这位大人,草民斗胆,想代表天津卫的老百姓,敬他们一人一碗断魂酒。”
“好一个‘断魂酒’,你可知他们是什么人?他们都是朝廷的要犯!都是犯了王法的人!”马玉昆说道,“给他们敬酒,你安的是什么心?你是说,朝廷的王法有纰漏,还是说本官我抓错了人?你这是什么立场?来啊,将此目无法纪之人,乱棍打出……”
现场一片混乱,响起了坛子被摔碎的声音,响起了兵丁们的咒骂,响起了这老人的求饶之音。
“时辰已到,行刑!”马玉昆高声喊着。
一阵拉动枪栓的声音响起。
韩金镛万念俱灰,只等着阴阳永隔的那一瞬。他口中吐不出气来,只能用鼻子大幅的呼吸,鼻翼时鼓时憋,情绪已经跌落至谷底。
“噼噼啪啪……”竟然有几十支枪,被同时扣动了扳机。
子弹飞出,准确的打在受刑之人的头颅之上,竟然只在一瞬间,便把这三颗头颅打成马蜂窝状。
三具死尸倒地,周围散布了子弹击碎头颅时带出的骨头渣、脑浆与血的混合物,空气中满是一股股的血腥味。
真有围观的百姓,见此场景掩面而泣,为这三个保一方太平、勇杀洋人的义和拳悲泣。
“来吧,你,去验尸吧!”马玉昆用手点指身边的洋毛子,又指了指地上的那三具死尸,说道,“你去看看,那仨人死没死!”
这洋毛子,面带迟疑,心中有几分恐惧,走到了这三局死尸旁。
早有武作,揭开了蒙在这三具死尸头上的黑布,把那已经被打的七零八落的头颅,展现在这洋人面前。
这洋毛子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但见了这三具仍有余温的尸体,胃中仍有些作呕。
“提督大人,我看了,他们死了!”这洋人走回到马玉昆和聂士成面前,右手捂在胸口,微微鞠躬,施了个礼,说道,“这次就这样了。还望你们好好管教子民,以此为戒,再不要出现群殴外国使节的事情来,否则,下一次,我们俄国绝不会轻饶作罢!”
说罢这话,那洋毛子扭头,一步三摇的走了。
围观的老百姓,不少并非是敢怒而不敢言的人,他们猛吸一口起,从肺脏气管里,吸出一口又浓又黄的痰,吐在了地上,对那洋人怒目而视。
“行刑已毕,请家人上前认尸收敛!”那刚刚念圣旨的老半半,高声的喊着。
自有几个悲戚的人,痛哭着上前。
“已经开过枪了,想必这枪决便已经执行了;家属来认尸了,证明真有人死了;围观的人群散了,证明这一场闹市枪决的仪式便是结束了……可是,我为什么还活着……我怎么能够还活着……曹福地死了,刘呈祥死了,我却活着,这说不通啊……”头上蒙着黑布,口中堵着破布,韩金镛无法视物、无法出声、无法发问、无法挣扎,片刻之前,他还只道自己死定了,有什么遗憾,只能来世再见。但经历了刚刚那一幕,经历了这生离死别,却诧异的发现,自己仍旧活着。
囚车车轮“吱呀呀”的再次转动,牲口拉着这囚车,转向回头往回走。
韩金镛惊讶的发现,自己死里逃生,躲过一劫。
心中有千百个问题,一时间,竟然让精明过人的韩金镛,完全没有了主意。
“我究竟死没死?囚车里的是我,还只是我的魂魄?”韩金镛兀自想着。
一阵冷风吹过,韩金镛打了一个寒颤,浑身汗毛倒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既然能感觉到寒冷,那证明我是还活着……可是,我为什么还活着?”韩金镛心里闹不明白,他深知,所有的谜题,只能等到回到聂士成的大营,才可弄明白。
“至少现在,我是死里逃生了。只是可惜了……对不起了,曹福地,对不起了,刘呈祥!”韩金镛暗自笃誓,“这仇这恨,我韩金镛一定替你们报了!此仇不报,誓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