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回不言自明
三次遇险,冯吉庆三次把“温凉玉”示之于人,为的是让大家看到“温凉玉”安然无恙。
可韩金镛听了这期间的对话和介绍,却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在李存义和张占魁尚未发问、尚云祥脑子尚未转过来的时候,已经急匆匆的发问,说道:“我认为,冥冥之中,好像有人故意让您打开这一百二十八道机关消息的精密锁头,只为让您把‘温凉玉’示于众人,为的就是让您告诉大家,这‘温凉玉’仍然未被盗走,为的就是,让贼人始终对这‘温凉玉’保有足够的饥渴!”
听了这话,冯吉庆自己深深倒吸了一口凉气。
“实不相瞒,这位少侠客,经历了多日连续不断的过堂和用刑,我心里也暗暗的有这么一个想法,只是缺少事实和证据的佐证!”冯吉庆说道,“你这话不假,可是,有什么证据能够确定你说的是真的呢?你觉得,谁会这么做?”
“那还要先请您跟咱们说说,您这所谓的保镖途中,第三次遇险,究竟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韩金镛问道。
“简单的说,第三次出事是在新乡,就在黄河渡口的边上,算起来,此地是山西、山东和直隶的交界处,筑堤治理水患要占用农田,三省的百姓为了占用谁家的农田打的不可开交,因此有了群斗的势头。这其中,以山东和直隶的农民,矛盾最盛,我们经过之时,眼睁睁的,两省的百姓就要产生械斗。而此时,两省的官员又孱弱无能,无法控制百姓,我们只能出手相助!”冯吉庆说道,“为了确保这械斗不会发生,我不得不抽刀出鞘,斩了其中几个事主祸头,这才安稳住人心,却发现,这事情其实被别有用心之人怂恿鼓动的!”
“你是怎么发现其中这机缘巧合的?”张占魁问道。
“因为,如果是自发的矛盾,那一言两语往往难以化解;如果是被别有用心之人怂恿鼓动的,只需擒贼先擒王,让更多人见到鲜血,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疏解,大家自然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冯吉庆说道,“更何况,这治理黄河水患,本就是有利于山西、直隶、山东的大事,各省百姓都会从中获益,因此胡闹,反倒有些没有远见了。各省、各县、各村的士绅,这点道理实际上还是明白的。无论是谁,也无法对抗天灾,但制止人祸却简单的很!”
“冯大人,您自己所言这途中遭遇的三险,已然明白的很,事已至此,还需要我们把其中的道理讲的更明白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事则迷、旁观者清,这事情其实简单的很。您的意念只不过被锢在原地,因而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其实,这蹊跷就在眼前,稍加分析,便能得出结论!”韩金镛听到此处,微微含笑的摇了摇头,说道,“这道理是显而易见、不言自明的!”
“少侠客,您的意思是什么?”冯吉庆听了韩金镛的话,若有所思却又不知从何处想起,只能试探的如此问道。
“您且姑且想一想,深深的发觉记忆深处的每一个蛛丝马迹,好好的想一想,这途中遭遇的三次所谓的‘险境’,其中的当事人,与您头一次在南阳初遇的那一伙江湖人,是不是有类似之处?”韩金镛问道。
韩金镛的话,令冯吉庆虎躯一震,纵然是他浑身伤痕累累,此刻也顾不得周身疼痛。
张占魁和李存义却各自欣慰的点了点头,赞成韩金镛此次发问,问道了节骨眼上。尚云祥年龄更长,却算是韩金镛的师哥,现下也带着慈爱的表情看着韩金镛,面露出信服的神采。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少侠客,您这一问让我豁然开朗!”眯着眼睛思虑了有一阵子,冯吉庆双眼瞪得滴流圆,他轻轻点了点头,对韩金镛佩服至五体投地,说道,“南阳那伙人的长相,化成灰我也忘不了!途中这接连三次遇险,事发突然让我实在是疏于戒备,现下却相通了!原来,自始至终,觊觎我们此行护送‘温凉玉’的,都是一伙人!”
“兴许不是一伙人,兴许是一伙人。冯大人,我不希望您在万念俱灰的时候,把我一时的猜测当成救命稻草,”韩金镛说道,“但冯大人,如果您之前所言不虚的话,胆敢偷盗您护送的‘温凉玉’的,极大可能是一伙人,这一伙人沿路之上一直在给您做局,让您逐步放下心来、放松警惕,把注意力集中在周遭的突发事件上,而属于对‘温凉玉’的保护。”
“小伙子,你放心吧,我确实是绝望了,但即便在绝望之中,即便我已经厌世想要终结此生了,可我毕竟是个习武之人,有习武之人的倔强和气节,更不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候,胡乱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冯吉庆的话是说给韩金镛听的,双眼此刻却看向了李存义和张占魁,他说,“你的猜测或许是大胆的,或许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但在当下,你的猜测却让我一下子抓住了事情发生、发展的本源。在南阳的驿站门口,那个贩卖针头线脑的妇女、那个假装售卖豆腐脑的老汉、那个制售烧饼烤饼的小厮、还有做鲜货水果生意的青年,之后确确实实又出现过,只不过他们换了身装扮,换了一种出现形式,竟然蒙住了我!是我一时失察,是我这大半辈子的英名毁于一旦!”
冯吉庆说到此处捶胸顿足,他发现自己这些年的江湖经验,甚至不如一个小伙子的凭空一猜。
“行了,您也别自己埋怨自己了,他们不打无准备之仗,摆明了是要坑你来的,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别说是你了,即便在江湖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我和张占魁,遇到此事时兴许都要着了道!”李存义说道,“现在,我们还是商量商量对策吧!既然原凶已经不言自明,我们必须要去访一访了!”
“等会儿,大哥,咱还是先让冯大人把话说完、把事情讲完整了吧!”张占魁拦住有些心急的李存义,说道,“冯大人,您还得继续回忆,你必须得告诉我们,您究竟是何时发现‘温凉玉’被人掉包的?”
“黄河渡口!”冯吉庆说道,“经历过途中的三次险境后,我们决定尽快雇佣一艘渡船,哪怕就是一叶扁舟、一艘小渔船,也要尽快过河,进入直隶境内,远离之前的是非!可小周离岸后,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摇摇晃晃,我却发现,这锦盒中出现了蹊跷。”
“什么蹊跷?怎么回事儿?”李存义问道。
“‘温凉玉’本市一块奇石,祛掉皮子后,被知名的玉雕工匠打造成一块温润的玉石,为了保留这至宝的本真,工匠并没有把‘温凉玉’雕刻成具体的花纹图像,而是借助着玉石本身的纹理,细致进行打磨,形成了一个方形的整体!”冯吉庆说道,“所以,纵然是这黄河水势滔滔,上下摇摆不定,也绝不会令锦盒中的‘温凉玉’左右翻滚。”
“过了黄河,进入直隶地界,我担心至宝有失,不愿再向前进,力主就近投店。最终,我们留在了距离黄河岸边最近的驿站。既然得以休息,大家都围坐在炕上说话歇脚。我却深感不安,把大家都支出了客房外,只一个人,点燃一盏明灯,趁着夜色在灯下查看。这一看,心简直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一层锦盒、二层锦盒,除去了表面的明黄色布袋,这锦盒中哪里还有‘温凉玉’?只留下了一个硕大的冬瓜!”冯吉庆说道,“见了这一幕,我的心一下字就冰冷到谷底。我不愿相信,寄托了张大人全部希望的‘温凉玉’,在我的手上失窃,更不愿意相信,自己竟然在这一刹那有了如释重负的表现,仿佛在说,‘幸好,这‘温凉玉’终归还是丢了!”
“我还有另一个大胆的假设,盗取这国家至宝的,到底是不是那群江洋大盗,在您的队伍中,是否有手脚不干净的兄弟?”张占魁问道,“冯大人,您可别怨恨我脏心烂肺,可是,我做过相关的统计,这监守自盗的事情,发生几率远大于有贼人精心策划的几率!”
“张侠客,您与我不过是萍水相逢。您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我查访这一案,我打心眼儿里感激您!”冯吉庆说道,“但是,如果张先生再把这‘温凉玉’的失窃案,归咎于我手下这帮兄弟的话,那你们还是不要查访了。我宁肯自己就这么含冤而死,也不愿意因此毁了他们的名声!他们即便偷走了我的‘温凉玉’,令我祸及妻儿被株连九族,我也绝不会后悔!为官多年,我没给兄弟们带去多少升官发财的机会,但自视,我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终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选择!兄弟们陪着我没享受过几天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彼此间的信任,却如同饮酒过后带来的畅快淋漓,却将在很长时间里,影响着我的生活。”
“大人,我只是一个大单的猜想假设,您没必要如此的激动!”张占魁问道。
“不是、这不是激动,而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是对我们行伍文化的信任,一种源自义气、用经年累月的鲜血和伤口积累起的信任!”冯吉庆说道,“我挑选的每一个人,都是经受过惊涛骇浪选择,和我一起经历过大阵仗的兄弟!这其中,绝对不会有人反水!你这是多虑了!这个可能性,以后决不可再次提起!”
对案情的漫无目的的猜测,对各种或然性的考量,令冯吉庆刚刚兴奋的心,突然间又暗淡下来。
可更令他胆战心惊的,这才刚刚开始。
地牢那条冗长幽深的甬道里,断断续续传来沉重的脚步声。这脚步声的回响由远及近,一声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这脚步声突然之间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令冯吉庆不由得一惊。
“怎么,你们还带来别的来帮忙的朋友了?”有一狱卒条件反射般的问道,“将要到这死牢里来的人,还有谁?”
“没有啊,我们没带来别的朋友!”李存义说道。
这脚步声越来越大,让大家暂且搁置了对案情的讨论。脚步声每每传来,都令大家心中一次次惊厥。
尤其是冯吉庆。他周身的伤口,本能般的又开始剧痛。每一道伤口,都如同被撒了盐一般。
无论如何,破案的希望就在眼前,他不可不愿意看到,刚刚出现的希望,就这样被即将到来的陌生人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