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回自在观人
河北省,因为在黄河的北岸而定名。向前回溯,唐代,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朝,设“河北路”,而后分为河北东、西路;金代,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朝设燕南、赵北道;明朝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
清朝末年,这桩最有名的“温凉玉”奇案便发生在此处附近。
是时,一队由张之洞派出的官军,从湖北一路北行,护送着“温凉玉”。消息不胫而走,沿途之上,少不了各路的山大王、贼人觊觎。但有的人是碍于张之洞大人的面子,有的人是碍于官军的势力重大,总之,尽管人人对“温凉玉”心向往之,却没有人真正动手。
直至这一路官军行至黄河渡口。
如若此行是派保镖的达官和官军一起护送“温凉玉”,那这次断然不会出现“温凉玉”失窃之事。但无奈便无奈在,此行,有人漠视、看低了成天保镖的达官,对官军过于自信。也仰仗于大清定鼎许久,而军民百姓无不从之,过度的自信让他们失去了警觉的天性。
官军仗着有大清衙门的后台,从来不会关注沿途之上那些贪心之徒。
可那些贪心之徒,那些贼子,却时刻眼巴巴的望着可能存放“温凉玉”的马车,揣测着可能藏匿“温凉玉”的匣子。
护送“温凉玉”的兵长,本是张之洞贴身的侍卫头子,是大清光绪年的武举,恃才傲物,他自信自己的威名,更自信自己保护的“温凉玉”,绝对会妥妥帖帖的抵达京城。
可谁又知道,纵然是最底层的江湖人,他们蹿高纵矮的能耐、掩人耳目的本领,也远在这群无能官兵的意料之外。
兵长已经讨了个仔细了。自从他出了湖广,便托人买了个大号的锦盒,装好了“温凉玉”,当成板凳坐在自己的屁股下面,当成枕头睡觉时枕在头下。
可谁又能预料的到,官兵对于衙门统治力的自负,往往到头来会害了自己,让自己作茧自缚。
自不必说这群官兵沿路保护着“温凉玉”一路北行,每日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打尖住店也多选择那些信得过的驿站。
可信得过的驿站便安全么?
事后而观之,开封府内,便有一群人,始终紧盯着这“温凉玉”。打头的是个华北有名的采花贼。且说这采花贼,仗着自己的轻功绝顶,试图一试。他见几辆马拉的轿子车均有个大号的锦盒,不问可知,这几个锦盒里,必定有一个装着“温凉玉”,于是便由此跟着车队,却无奈这护送宝物的亲兵实在是警觉,他没有机会得以下手,直至行至河南、直隶交界的区域,机会这才到来。
当然,这是后话,开始的时候,谁也不敢由此而确定此事。
这一日,黄河边的驿站门前,几辆轿子车的车把式几乎同时下车。第二辆车的车楼以内,下来个当兵的,这人的地位,一看就高于其他车上的押送之人。一来,他下车后,从怀里掏出几锭银子,分别交给车把式,是此行管理账目的人;二来,他的怀中,双手抱定个锦盒,和其他几辆车的当兵的,单手捧着锦盒的姿势截然不同。
这些许的细节,在乐于看热闹的百姓眼中,权且无甚大不了。但对此华北有名的采花贼而言,则暴露出最显眼的细节。没有人能比他更明晰其中的细节,没有人比他的眼睛更毒辣。
“得嘞,这‘温凉玉’有着落了!”在驿站附近的茶摊上,正假装喝茶的他,心里兀自想着,“你们既然胆敢把‘温凉玉’的行踪如此暴露在外,那边别怪小爷我对不起你们!这‘温凉玉’对我而言,不过是几日的茶资、酒资和逛窑子的本钱,但对你们而言,却干系到你们的性命。不是小爷我无情,而是你们实在太大意了!”
这采花贼,看定了一个锦盒,确定锦盒中必定装着“温凉玉”——正是与那兵长抱定的锦盒。
接下来的一幕,便更显惊奇了。
这一路护送“温凉玉”的兵丁,不过实在驿站的餐厅里,草草吃了些酒,草草用了些饭,再回到各自的客房安歇。守着锦盒的兵丁、甚至包括那兵长,掂了掂那锦盒,也并未发现其中的端倪。
各自安睡直至第二日清晨。
当那兵长在用过早餐,把守着锦盒的兵丁叫到自己身前,勒令各位打开锦盒核对宝物的时候,这才惊恐的发现,其他人的锦盒,一如他计划的一样空无一物,他的锦盒,原本应该装着那“温凉玉”的,此刻却被调包,换成了个硕大的冬瓜。
算起来,同体积的玉石,重量远远超过了同体积的黄金和白银,这也是它的价值远远超过贵重金属的原因。这也是那兵长本来自信满满的原因。——他原本以为,只要自己寸步不离、看护到位,这“温凉玉”是无论如何不会丢失的,更不用说被人调包了。
可这阵子,情况却远超乎他的想象。
他压根不会想到,有经验的江湖人早就发现了他恃之自信的缘由,也找到了破解之法。
只有刚刚从蔓上摘下,满是水分的冬瓜,才有与玉石相仿的重量。那贼人也正是用此办法,轻而易举的调包,换走了他锦盒中的“温凉玉”。
待那兵长发觉之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手中锦盒的“温凉玉”,是从何时开始被贼人盯上,更无从知道,这“温凉玉”,究竟是何时开始被人调包成硕大的冬瓜的。
往小里说,玉乃国之重器;往大中说,这玉乃国之至宝。尤其是这“温凉玉”,是张之洞大人献给皇上当成国宝的,现下丢失了,兵长当然不会把责任背在自己身上。
毕竟,这罪过一旦坐实了,不但自己的性命难保,更会牵连张之洞大人,甚至会被京城的达官贵人们迁怒,罪及自己。而一旦罪名坐实了,自己是要被株连九族的。
出于这样的打算,出于自己心中的“小九九”,那兵长断然不敢隐匿“温凉玉”已经失窃的事实。他不仅即刻报官,而且周知自己已途经的各个府县,只为告诉大家:这“温凉玉”丢了,但究竟丢在哪个县里,自己却并不清楚。
待价而沽的思路,不仅弱化了他自己身上的责任,更为他带来了“真金白银”。毕竟,有人趁护送的兵马休息时,把这宝玉调包,这纯属属地安保的官兵责任。如若这“温凉玉”失窃的消息传至京城,所途经各个府衙的官老爷,各自都妥不了干系。
这消息发出后不出三天,事情的进展便开始如这兵长所料。
他开始有些窃喜:有的府衙与其交往不深,东拼西凑托人送来了几千两银子;有的府衙与其交往甚笃,甚至托人送来了上万两银子。
权且不必说这“温凉玉”有可能找得回来,即便找不回来,在县太爷断案之前,他只要周身上下拍一拍土,扭头便走,那这“温凉玉”失窃的奇案,便会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再无任何线索,更没有人能查得明白。
可事情如果就按咱预想的发展,那这兵长便不会打入死牢了,他非但不会被打入死牢,还被赏奖了前两花红,赐黄马褂一件。
这兵长是时所处的直隶县衙,对“温凉玉”失窃的案件不闻不问,孝敬的钱也没有送到,这县太没有师爷、没有参谋,但对“温凉玉”失窃一案的应对,却更加实用,显现出更多的智慧。
他没有回避责任,只是在给小皇帝和西太后的奏折中,他写道:“臣有报国之志,护国之志更甚。臣下辖之县,虽然物产不富、民产不丰,但却多多少少占个‘忠’字。若此次‘温凉玉’失窃奇案,最终发生在鄙县,那最终,一来本人以死谢罪,二来请株连本人九族,三来请将先人的尸骨挫骨扬灰,本人若有半句怨言,情缘九泉之下永世不得托生!”
西太后和军机处的大臣们信服了他的奏折,免了他的死罪,还把他树为破解这“温凉玉”一案的总负责人。
日子一天天过,京城催要人犯和宝物的圣旨一件接着一件,见这案情仍未着落,他索性以渎职的罪过,揣测“监守自盗”的案由,把护送宝物的衙役和兵长关入死牢。
一下子,之前还趾高气昂,赚黑钱赚到盆满钵满的兵长慌了。他把之前赚到的黑钱打点了衙门口的衙役。得了贿赂,衙门口的衙役之间,自然也会有几分带着铜臭的义气。
制台衙门督标中军叫何五喜,他闻听了案情之后,断定此案必是高人盗之,这才把此案揽入了直隶总督的管辖范畴,几经寻访未果,才忆起了李存义这在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官人,在保镖行中颇具影响力的达官。
一大清早,当李存义、尚云祥师徒向张占魁、韩金镛师徒最终把所掌握的情况交代清楚后,张占魁这才倒吸一口凉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果如韩金镛所料,这是一桩典型的‘偷梁换柱’的案子!”张占魁笃定的说道。
“是啊,没得跑!实不相瞒,我们所掌握的案情,恰如韩金镛所料,这就是一桩‘偷梁换柱’的盗窃案!”李存义对张占魁说道,“只是,这案子究竟该从何处查访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韩金镛抢言答道,“既然这个案子是在直隶山西交界的黄河渡口边发生的,我们必然要先去那里查访查访看!那些贼人纵然再小心,也要露出蛛丝马迹来!”
李存义点点头,他的心中,被韩金镛的话,激荡起阵阵涟漪。
“这孩子所言不虚,要想弄清案子的实质,咱非得先去案发地看看,哪怕案发地不是在山西、直隶交界,那里毕竟是兵长察觉‘温凉玉’失踪的地界!”李存义说道,“我们现在掌握的所有情况,都是道听途说,都是听人转述,要知实情,非得听那兵长说说看,如果那兵长,在我们抵达那边时还能活着的话!”
四个人、两对师徒,虽然心中各有算盘、各有想法,但此刻达成了一致。
要想破案,固然要依靠证据,但更要依靠破案之人的推理。此刻,这推理过程中的真理,自在韩金镛的口中。听韩金镛之言,张占魁和李存义忽而发现,观人不能只观人的年纪,更要看他口中之言是不是令人信服,是不是句句有理。
这“温凉玉”一案,是韩金镛从张占魁手下的亲传弟子,向少年老成的“智囊团”转换的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