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棋高一招
辛甜2020-08-02 16:183,126

  路明珠随孟夫人一路过来,除了紫云面色不虞,围绕在孟老夫人身旁还有几人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卫县令家的二少奶奶本正挨着紫云坐着,听到路明珠一路过来都有人频频问好,她面上闪出嫉恨的同时,却飞快地偷偷看了对面坐着的穿藕荷色褙子的年轻女人一眼,而那人虽也眼波微动,神情却几乎没有变化。

  也就在这个时候,孟夫人引着二老太太和路明珠进来了!

  见状在一旁静静坐着的陈瑾瑶和陈瑾璎就一同站起了身。

  “伯祖母、嫂子。”陈瑾瑶落落大方唤了一声,陈瑾璎按理也应该招呼,不知怎么在看清紫云的脸色时,嘴唇虽也跟着动了动,那声嫂子却是没喊出口。

  对此路明珠根本没有注意,她自是看到陈氏姐妹了,见她们安好只向二人笑了笑,目光却是第一时间看向了今日的主角,也就是孟老夫人身上,见对方穿着绯色的妆花褙子,虽是六十左右的年龄,一头华发下气色却是极好,更兼神情也是满面慈祥,此时正笑吟吟看着自己。

  路明珠本想拜见,一旁的孟夫人适时开口了:“娘,这就是陈太傅家的四少奶奶了,您看可真是个出挑的人物儿呢,可幸今儿我也算认得了!”孟夫人不等路明珠说话,就笑容满面对着孟老夫人把路明珠夸赞了一番。

  孟老夫人也是一脸的笑,细细打量着路明珠答道:“这可真真是贵客,果然你的话也有理儿,这样整齐的人还真是不多见。”婆媳二人说着都一脸亲切地看着路明珠,神情中满满都是欣赏。

  按理说这些话只能算应酬的客套话,一般听听也就过去了,路明珠心中却是微微一动,不对啊,孟夫人也好,孟老夫人也罢,按说都应该是见惯世面的人,但哪怕只是出于表面的礼貌呢,也应该对和孟老夫人年龄差不多的二老太太更加重视才是,却不知为何只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路明珠的性格就是,一旦对一件事起疑心了,就会在心里反复掂量一下,比如今日此时,她隐隐感觉,无论是孟夫人大张旗鼓对自己的亲迎,还是现在这婆媳二人看自己的眼神儿,不论怎么看她都觉得不寻常,她有一个感觉,孟家好象是专门儿在等着自己出现似的,可这样做的理由她却半点儿想不出。

  路明珠不动声色思索着,口里却谦逊地笑道:“不敢当,这话可折煞我了!”

  话虽这样说着,人却是往二老太太身后站了站,当然这样的举止路明珠是特意做给孟家婆媳看的,她就是要告诉她们,和二老太太比,自己是晚辈,断不会抢在二老太太面前不顾长者的尊严随意和其他人答言。

  果然她过份明显的暗示让孟家婆媳脸上的笑容一僵,两人都情不自禁露出几分讪然来。孟老夫人倒也转变得快,当即就看向了二老太太:“老身区区一个寿辰,难为这位老姐姐赏脸前来。”

  二老太太倒不觉得尴尬,孟府请的本来就是三房陈老太爷这一支,她不过是因存着和三房交好的心思才来这里陪着走一遭,因此倒也表现的一派淡然,当即笑道:“老夫人客气了,委实我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所以我三弟妹一来说,我就厚着脸皮领孙女儿孙媳前来叨扰贵府了!”

  二老太太说着对孟老夫人欠了欠身,而她称呼陈瑾瑶姐妹和路明珠为孙女、孙媳也没有错,大梁朝讲究的就是同族相亲,按辈份儿还真就是这样称呼的。

  二老太太讲毕含笑看向路明珠,她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白,自己不过是配角,路明珠才是正头儿呢!

  路明珠自也明白二老太太的意思,她也不过是争个理儿罢了,此时她更没有怯场,既是来拜寿,她就赶紧冲着对方施了个蹲身礼,当然她的说辞也向初见面儿的方向靠拢:“给老夫人请安,因知是老夫人金寿之日,家中长辈特命小女来给您老拜寿问好,老夫人请受我一礼。在此吉日,我虽嘴笨不会说什么,但凭我心意也要说几句,谨祝老夫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寿绵长活百岁,身体康健行如风。”

  说实话路明珠也不知道古人拜寿该说什么敬语,但想着吉利话大概都差不多,于是随口说了两句儿寿日最常用的,想也不会让人挑出理儿来,果不其然这话一说出来,孟老夫人就忙笑呵呵地赶紧让她起来,这时大概觉出不好意思来了,一迭连声道:“快请陈家二老太太上座,我们看着年龄差不多,肯定说得着!”

  当然也不忘招呼路明珠去她身旁坐。

  路明珠虽没推辞,口内却以开玩笑的口吻笑道:“只拜寿可不行,我还没给寿礼呢。”一般拜完寿,就是呈上寿礼,路明珠本意是打算将孟公子捎进来的《楞严经》送给孟老夫人,可她都将经书拿在手中了,却不知怎么动作一顿,却突然改了主意,倒不是她临时起意,

  只因路明珠是操了心儿的,不知怎么的,她发现屋中好几个人,都将目光投注在了她手中的黄色包袱上,她们也想努力表现的淡然,可惜面上的神情却出卖了她们,几人看向那本儿《愣严经》的时侯,眼神儿紧张又带着几分期盼,她不认识的先不说,卫家二少奶奶、陈湘的小妾若兰、还有孟家婆媳竟也是这样的神情!

  见状路明珠就不由心中辗转了一下,大家就算都猜到这包袱里面的是寿礼,可也不该是这般神情啊?难不成,这经书里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是她们特别想得到的?

  说实话如果放在平时路明珠也不会这么多心,实在是她对卫县令家的二少奶奶也好,若兰也好,都没有什么好感,而这两人的神情却不知为何和孟家婆媳的无比相似,因而路明珠疑心顿起,不由她就睑了一下目,手就拐了个弯儿,同时面上带笑:

  “想必大家也听说过,我是一名女医,所谓的干一行爱一行,我对自己的这身本领,也颇为自负,而这次来拜寿,因是我家祖母吩咐我采办得,我想给老人家祝寿,寿礼除了吃穿赏玩儿之物,不外乎一些寿桃、寿面、寿酒,这些虽应景,但未免太俗了,也是我想别出心裁些,就特意用了几分心思,带了一份儿特别的礼物来,”

  路明珠说着大大方方的将手中的《楞严经》往自己的左边的袖内一塞,却是将右边袖内的人参健脾丸儿和那十贴膏药拿了出来,含笑看着孟老夫人道:

  “这是我自己研制的一味儿补药,是丸药,名叫人参归脾丸儿,虽是药物,其实却是一种补益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寻常人自是可用,老年人用了却是最好;还有这几贴膏药,更是难得的好物,如果有哪里肿痛麻木,贴上不久即刻见轻。些微小物,虽不足为寿礼,却是我一片赤诚之心,还望老夫人不要推辞。”

  路明珠说着笑吟吟将这两种药,双手托着往孟老夫人跟前一送:“请老夫人笑纳,放心,东西虽小,却都是好东西。”

  其实路明珠这些话也是一番试探,她总觉得大家好象都知道那黄色包袱里是何物,可是那位孟公子明明说,是陈庭轩让捎来的,路明珠根本没有半点儿怀疑,此时心内却猛然一沉,因为从她说出这番话,并将寿礼换掉,这间屋内,仿佛一下子静止了,更好笑的是,所有人都直愣愣地看着路明珠,竟没有人一个人去接她手中的东西!

  对此路明珠自然疑惑更重了,但她却也执拗地捧着这两种药不动,她倒要看孟家人会说出什么。

  而她的行为,屋中人自是突然僵住,二老太太也是一脸的惊诧,不过她做为路明珠这一方的人,自是没有吭声,但其他旁观的人,也看出几人的神情不对头儿了,其实寿礼再小,也是一番心意,主人家就是不喜欢,面上情也是要做的,可孟家的表现却实在让人费解了!这和当面儿给路明珠难堪没有什么两样。

  路明珠面上却神情不变,不过她也觉得这情形让她有些无奈,总不能一直这样僵着吧。就在这千钩一发之际,

  突然一阵笑声打外面传来,一个穿红挂绿的姑娘被人从外面拥着进来,两看到屋中情形不由愣了一下。

  “这是怎么了?”那姑娘一进来就觉得古怪,遂问道。

  “哦,没有什么,是我给孟老夫人送的寿礼,大概大家都没有见过,是以大家都惊呆了,”路明珠趁机笑着说了几句儿。她这样也是为了给其他人时间,快别僵着了!然而话刚落,那姑娘却突然哈哈哈笑了几声,突然对着路明珠一撇唇:

  “怪不得老夫人不肯接你的寿礼呢,谁家会用药当礼物,这不是咒人得病吗?哼,连这些道理都不懂,我也算是见识了!”

继续阅读:133 若兰的身份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田园记之药娘当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