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麦子确实不算多,一辆推车足够。
李春妮因着心情不好,倒是没上去和刘清白搭把手,任由刘清白自己在丈母娘面前讨好,反正是他自己乐意的。
剩下的麦子虽然确实不多,但天色黑压压一点都没有变好,几人的动作自是不敢磨蹭,很快就到了李家。
大多数粮食在他们来之前,就已经收回了李家,刘清白推车推着的,是最后留在另一处麦场里的粮食。
到了奶家,李春山和潘大朵正在收麦子,一个撑着袋子,一个拿着木排往里边倒,虽没有什么交流,但其中愣是让人觉出一股淡淡的温馨。
“春妮,你们怎么过来了?”看到二人出现在这里,李春山的脸上出现了明显的惊讶。
不过仔细想了想,便也没有再问,挠着脑袋就知道憨笑。
“大哥,这是奶奶家麦场里最后一点麦子,我们收回来了,你看放在哪里?”刘清白说着,便开始把推车上的麦子往下卸,李春山赶忙接住。
几人又是一阵忙活,才总算把这些麦子都收拾好。
就在这时,脚程比他们慢的李老太太他们也到了这场里。
“这里的收拾完了吗?收拾完了把家里地上散着的也收一下吧”李老太太没有了刚才的尴尬,就像李春妮不知道埋在哪里的记忆中一样,爽朗直率。
“我这就带他们把院子里的收了。”李春山笑着点头,没了以前看到李老太眼神里的冰冷。
这一幕让李春妮啧啧称奇。
李老太太到底做了什么,让对她曾经那么排斥的李春山,都愿意和她这么和善的说话。
自然,这个时候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虽然不知道这一天之内发生了什么,但听着身后李忠和李厚他们说说笑笑的声音,李春妮的脸上止不住的露出笑容。
到底人多力量大,虽然大房在院子里晒的麦子并不少,但在众人的努力下,没多久就收到了柴房。
“呼,今天可累死我了!”李春树一屁股坐在地上,用手扇着风,语气里都是放松。
“哈哈哈哈……”
他这副人小鬼大的样子,让在场众人忍不住笑出了声,就算从来不喜欢他的唐丫娥,面上也带上了一丝笑意。
这麦子收完了,大家也都忙了一天,就留下来吃顿饭吧。”李老太太说着,眼神止不住往李春妮的脸上瞥去,似乎在介意她这一句话,是否引起李春妮的反应。
“好啊娘。我们很久没有一起吃饭了,今天趁着机会吃顿饭也好。”
李厚显然不准备给这几个小辈发表意见的机会,直接就答应了李老太太。
既然李厚已经出声答应,那他们小辈心里再怎么想,也肯定不可能拆李厚的台,便无声应下了。
“既然都留着吃饭了,老二媳妇,你和我去厨房收拾吃的吧。”李老太太顺口吩咐林氏毕竟在一起生活过那么多年,今儿孩子他爹又高兴,孩子们也没有意见,林氏自是没的说,二话不说就跟李老太太一起去了厨房。
这天气看着应该是快要下雨,但屋子里实在太闷热,其他人并没有回屋子,都在院子里找地方休息,顺便等着厨房里的李老太太和林氏做饭。
“林氏,你剥一下蒜……。”
“林氏,你快点,锅要开了……”
“林氏……”
厨房里李老太太的大嗓门不时传来,全是让林氏干这干那的要求,就像是一年以前关系并没有这么僵过一样。
李春妮忽然间就有一种,自己之前经历过的一切都是梦境的感觉。
眼前的李老太太好像也一直就是那个有点小毛病,但从来不无理取闹的老太太,林氏也不是那个被李老太太逼到哭都不会的媳妇。
两人毕竟是搭档多年的老手,这顿饭很快就被端上了桌。
雨到现在还没有下,大家都在李忠家的院子里,支了个桌子准备吃饭。
看着一道道端上来的菜,小春树瞬间就张大了嘴:“好丰盛。”
李春妮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年底时,他们来给李老太太拜年,大过年的都不曾在这里吃这么好的饭菜,看来李老太倒是真的要变了。
李春妮心里琢磨,看来李娇的事情对她的影响很大,不过,就希望她以后永远都这样才好。
“大家坐下吃,春山媳妇别拘谨,想吃啥就自己夹。”李老太太热络的说道,面上看不出一点不自在,似乎之前那个咄咄逼人的她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好一个慈祥的好奶奶。
“哎,谢谢奶。”潘大朵也是知道李老太的为人,此时愣是不能接受李老太的变化,整个人慎言慎语,唯恐哪里做错了,坏了此时的气氛。
“林氏,你去里面把剩下的菜端出来给他们吃。”李老太太说着在主位坐下,林氏去厨房把菜端出来也上了桌。
虽然整个屋子忙里忙外被指使的都是她,大嫂唐丫娥稳坐如山,可林氏却没觉得不甘愿,毕竟这些饭菜都是大房的东西,她做些活计,也显得没有白吃。
媳妇孝敬婆婆天经地义,只要李老太不要和之前一样故意针对她,她多做些事情也是应该的。
李春妮自然也看出来了,她奶虽说使唤林氏还是那么得心应手,但少了那份尖锐的针对,两人之间的关系,看起来倒是和普通婆媳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看着林氏和李老太太相处融洽,唐丫娥心中自然是不大开心,但李老太这次的决心她也看到,她明智的没有多说一句话。
“太阳出来咯……喜洋洋咯嘿……”
从李老太太家出来之后,一向木讷少言的李厚居然哼起了小调,足以让李春妮感受到他的开心。
“爹,你很高兴?”小小的李春树不懂什么为难,听到李厚的哼歌声,当即就问了出来。
“对,爹很开心!”李厚笑容满面。
这样从心底深处都散发出来愉悦的李厚,是李春妮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想到今天发生的这一切事情,李春妮不由的感叹,还是老话说得对。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看李厚的样子,明显是对李老太软化的态度十分高兴。
毕竟亲娘和亲兄弟,李厚心中是一直想要亲近的吧。
罢罢罢,既然李厚愿意亲近,只要李老太太不要再和之前一样做妖,她自然是不会刻意疏远大房。
从大家在收麦子时,天就开始变了,看着有雨色,所以家家户户都是日夜不眠地赶着把麦子都收在家里。
然而,老天爷就像是真的在和众人开玩笑。
距离李春妮他们抢收麦子已经过去三天了,这三天却是一点雨都没有落下。
三天阴云密布,可惜,直到最后,也没有落下来哪怕是一滴雨。
看着又重新出现在天空中的大太阳,别人都欢呼天终于晴了,刘青白和李春妮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早之前就听说南方大旱严重,眼看他们这里的天气越来越干燥了,他们俩的心中早就止不住的担忧。
前几天天气大变,阴云密布,虽然急着收麦子,但他们心中却稍稍放下了点心。
毕竟只要有雨,大旱说不得对于他们这个地区,不会很严重。
然而谁能想到,眼看着雨都要掉下来了,这样的天却又能变得这么好。
这样的情况,两人心中清楚,恐怕真的是要大旱了。
而南方的旱情肯定更加严重,所以影响到了北方。
之前有老人也说过,可能遇到了大旱,但前两天阴云密布又让众人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在大家一贯的思维中,大旱来临之前就是连着暴晒,前两天的天气,怎么看怎么不像,大家也就放下了之前的担忧。
无论别人心里怎么想,李春妮和刘青白都知道,旱情已经不远了。
“青白,我们之前想的屯粮,是不是要开始了?”
二人在之前有这旱情苗头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要屯粮,现在经由天气耍人,李春妮又想起了这件事情。
“当然要屯粮。”
刘青白的脸色并不好看,“这次也不知道到底会干旱到什么样,就算不为发财,为了救人,咱们也得多屯粮,不然这些粮食落到商人手里,除了哄抬物价,绝不会发挥出一丝好来。”
而今年,先是虫灾,后又要大旱,简直是不给这些农户活路,想要上进的刘清白此时隐隐的对乡民们,升起一种保护的冲动。
天放晴,麦子也都收了上来,要缴税的事情自然是该提上日程。
之前虫灾,官府免了一成税,这次,只需交两成就是。
对于和往常一样,收了那么多粮食的富裕村和白村来说,少交一成税简直太棒了,没有其他村的抠搜,几乎没有等村长挨家挨户大喊收税,众人就很自觉地该缴税的粮食担到了村长家。
村民都这么配合,村长心中十分高兴,当下干劲十足的组织,准备把这些粮食送到官府,“都手脚麻利点,我们今年一定是第一个缴税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