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宰相纷争何时休】(1)
蔚微蓝2021-08-12 14:372,166

  玉真公主:“……”

  你们兄弟开心就好。

  玉真公主觉得自己再待下去,恐怕要被气死,便起身告辞。

  “阿姐,你要去哪儿?”李业起身去送。

  “回曲江池收拾残局……”

  李业这才想起来:“今日是曲江宴!王摩诘在么?”

  “我不在,摩诘一定会留下主持大局的,怎么,你要与我同去,不等等萧将军了?”

  李业回头看了一眼李隆基,便知他看似不在意,实则盼着自己赶紧随玉真公主离开。他没有不满或生气,反而朗然一笑,道:“走吧。”

  等次日醒来之后,一切就像从没发生过一样。

  李隆基虽然四十几岁了,但是年年围猎,月月打马球,身体一向硬朗,一副药下去,又沉沉睡了一晚,便无大碍了。倒是萧江沅比他约莫小了十岁,虽也泡了热水澡,却仍是高热不止,还引发了咳嗽,膝盖也隐隐作痛起来。

  李隆基便只好留她在家,独自回了兴庆宫。他刚一在勤政务本楼坐下,便着人往萧宅送了一批好药材。

  负责送药材的小宦官刚走,武惠妃便到了:“三郎昨日不是去曲江了么,竟然夜不归宿,让月娘好生担心。”

  面对多年夫妻的武惠妃,“夜不归宿”四个字让李隆基感到了些许尴尬和心虚,他便干笑了两声:“无妨,临时兴起,去将军那住了一晚。”

  李隆基口中的“将军”,自是萧江沅无疑。

  武惠妃闻言四处看了看:“萧将军怎的没随三郎一同回来?”

  “她病了。”李隆基单手托腮,说着便担心起来,“也不知道刚刚那批药材够不够用……”

  “……三郎与萧将军当真是君臣情深,昔年姑祖母待萧将军,也不过如此了。”

  李隆基立即不服道:“我待她,可比祖母待她好多了,奈何她是个没有良心的……”说着发觉武惠妃语气不大对,迎上武惠妃的笑意与目光,“月娘……莫不是吃醋了?”

  武惠妃坦坦荡荡地承认:“是啊,所以月娘前来想求三郎一个恩典,这恩典三郎若是给了,月娘就不吃醋了。”

  李隆基忍俊不禁道:“你且说来听听,只要不是故意为难我,我都可以答应你。”

  “月娘想亲自为咸宜择婿,为寿王选妃。”

  “我若未给太子选妃,你也不会来找我提及此事——咸宜和十八郎才多大?”

  不久之前,李隆基刚刚下令要为太子李鸿择太子妃。其实从立太子那年开始,李隆基就一直在物色太子妃,只是一直都没有太合适的人选。

  近来李隆基有了相中的人选,才正式下令。

  他相中的那小娘子出身于薛氏。薛氏曾多次尚主,与李唐皇室是历代的姻亲,昔年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薛绍,也是这薛氏的儿郎,后来被弟弟谋反连累丧命,薛氏一族自那以后也离朝堂更远了——这正是李隆基选中薛氏的原因。

  这一点武惠妃是知道的,正因如此,她才斗胆前来。她对儿女都是有期望的,可不希望女儿嫁得平凡,儿子的王妃更平凡。她鲜少向李隆基提要求,上一次还是自荐为后的时候,那也是李隆基先答应了,为着朝臣反对才没能如愿,这一次事情简单了许多,李隆基也不会拒绝才是。

  她劝道:“十几岁了,也不小了。更何况一个公主,一个亲王,婚事提前一年准备都恐有遗漏,不如再早一些,物色人选也需要时间,如此算来,至少也得三四年呢,月娘现在来求都晚了。”

  李隆基想来也觉得有理,太子择妃不也是如此?若非他心里已经定下人选,加上三书六礼至少也得个三四年,太子年纪反正也大了,再多蹉跎一两年也没什么,咸宜和寿王是他自小便偏疼的儿女,还是要早作准备为好。

  此事便这样定了下来。

  众官员不由得有些受宠若惊,唯独站在一处的张九龄和李林甫面不改色,恭谨行礼。

  武惠妃定定地看了李林甫一眼,才转身离去。

  这一幕落在其他人眼中,便是连后宫之主都为张九龄风仪而倾倒之美谈了。

  相比之下,因武惠妃之故擢升为吏部侍郎的李林甫,就没那么显眼了。

  他们今日要商讨的,还是选官的名单。李隆基本就避之不及,心里又担心萧江沅的情况,便有些心不在焉。还是李林甫最先看出了端倪:“圣人可是身子不适?”

  李隆基立即顺着道:“正是。我昨日去了曲江,便受了些风寒,此刻头疼欲裂,众爱卿的话自是有理,我却听不大清。不如这样,先把那些既有才学又有资历的选拔出来,确定名单,委以重用,其余的且看哪些官职尚有空缺,其官职是侧重于才能还是经验,你们商讨清楚了,再来与我说吧。今番选官我便不再插手,尽托付于两位相公了。”

  说完,李隆基便起身离开了勤政务本楼,不给众官员任何拒绝的机会。

  这……算怎么回事?两位相公的矛盾始终没有解决,仍僵持在这里啊。

  其实李隆基已经给出解决办法了。除了之前的十使铨选,选官历来都是宰相与吏部一同来办的,宰相之间若有矛盾,无妨,还有吏部的意思可做参考。只有吏部听话,宰相才做得了选官的主,所以哪位宰相能在这次选官中获胜,其实就是看吏部更支持谁。

  李隆基若仍插手,萧嵩便还有靠山,李隆基既已退出,萧嵩便毫无赢的希望——裴光庭是吏部尚书。

  选官一事事关重大,自然不能仅凭裴光庭一家之言,裴光庭本人也为了公平起见,让身为吏部侍郎的李林甫代表吏部,来参与到这次选官当中。他自是希望,李林甫是因为同意自己的政见,才追随和支持自己,但可惜的是,李林甫并非如此。

  因为此时的李林甫,根本就不同意裴光庭的“循资历”选官法。他自认才能出众,不逊于人,渴望凭这点一飞冲天都来不及,怎么甘心论资排辈?至于那些资历颇深却久无升职的平平之辈,那与他有什么关系?与其可怜他们,不如多可怜可怜自己。

  等萧江沅回到兴庆宫的时候,选官的结果已经出来了。

  李隆基刚神清气爽,便见萧江沅脸色苍白地跟他行礼,立时脸就拉了下来:“病还没好,就老老实实躺在家里休息,你这么急着回来,难道是怕我会借机找别人顶了你的位子?”

继续阅读:【第11章·宰相纷争何时休】(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盛唐绝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