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就按你说的来,是你的公司你自己说了算,我就不管了。”
李奶奶点点头:“说实话,你处理的很不错,给你点个赞。”
洛溪甜甜一笑:“谢谢奶奶!”
晚上要吃饺子,大家在下午的时候,就准备好材料,要包饺子了。
“我陪你们一起包呗!”
张子航走过来坐在苏沫旁边,顺手拿起一张饺子皮,想要帮忙包饺子,却被苏沫一把拍掉在了案板上。
“你可拉到吧,你的厨艺真的是不敢恭维呀,我就怕你包的饺子全部都漏了陷儿,到时候我们吃的就不是煮饺子,而是菜汤了。”
张子航:“……”
“这么夸张吗?包饺子我还是会的。不就是把馅儿放在皮里面,然后捏住口吗?”
苏沫见张子航不服输,就扔了一张饺子皮给他:“行,你要是不服就自己试试。”
“试就试。”
捣鼓了半天,专属于张子航的第一个饺子出炉了。
“你这……是在包饺子还是捏汤圆啊?谁家饺子是球体啊?”
张子航:“……”
“反正把口儿捏好了不要漏了就好了嘛,你要求怎么还这么多呢!”
刘妈看着两人笑笑,替张子航解围:“没事儿,漏不了就好,我们今年吃个汤圆儿版的饺子尝尝鲜,表示着新的一年圆圆满满。”
张子航一脸的得意,果然,哄好了家里的大人就是不一样。
苏沫无奈:“姥姥,我才是你外孙女儿,你怎么老帮着他说话呀!”
“我这……也算是帮理不帮亲吧。”
苏沫讪笑:“姥姥,你偏心,我不管,你就是偏心!”
张子航放下手里的“汤圆儿”,又拿起一张饺子皮。
“沫沫呀,你要是嫌我包的不好看,你可以教我嘛,我都没学过,怎么可能包的好看呢。”
“教你?”
“对啊。”
张子航一脸认真,苏沫有些想要笑。
“说实话,你处理处理公司的事情,还行,挺有天赋的。但是吧,在有关厨房这方面,我劝你还是不要涉足了,伤人伤己。”
张子航:“……”
“沫沫呀,你这样严重打击我的自信心啊。”
“打击呗,忠言逆耳。”
不知道为什么,张子航在听到“忠言逆耳”这四个字之后,笑的前仰后合。
“你笑什么?”
“我突然想到了小学时候的一件事情,好家伙,那是真好笑。”
“什么事情啊?”
张子航的笑声,把洛溪和慕逸辰吸引过来了。
“我跟你们说啊,就是我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我忘了她叫什么名字了,反正是个女孩子。有一天语文老师点写我们语文书上面的名言,就是合上书,她念前半句,我们填后面。”
“有一题是良药苦口什么什么,忠言逆耳什么什么。”
“那丫头是我同桌,她写的是:良药苦口难下咽,忠言逆耳不可行!啊哈哈哈,正确答案不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嘛。那小丫头可真的是给我笑死了。”
张子航越说越兴奋,完全没有注意到脸越来越黑的苏沫。
“我跟你们说,真的,老好笑了。主要是老师让同桌之间相互用红笔判一下,我看到他写的之后,立马站起来帮她朗诵了她的答案。”
“好家伙,你真损。”
苏沫的脸越来越黑,在大家都笑的合不拢嘴的时候,张子航发现了脸黑的苏沫。
“沫沫,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不好看,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我这个故事不好笑吗?你怎么都不笑啊。”
“你说的那小丫头片子,就是我。”
张子航:“……”
张子航懵了:‘完了完了,完了完了,踩雷了,这可好,从小就把她得罪了。’
张子航很懊恼,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那个小姑娘被老师批评了,很伤心,过了两三天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洛溪和慕逸辰识趣的走开了,把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留给张子航。
“沫沫呀,那个……我说我当初不是故意的,你信吗?”
苏沫只是淡淡一笑:“我好像记得,你那次是专门的,直接扯着我的本子就站起来念,我貌似还央求你来着,可你都不理,边说还边笑。”
张子航:“……”
张子航都快要崩溃了,他没想到,苏沫居然这么记仇,那么久远的事情,她居然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沫沫呀,我那是年少轻狂,你别放在心上啊,我跟你道歉怎么样?我错了。”
“晚了!”
慕逸辰和洛溪在一旁看的带劲儿:“这就是所谓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沫沫,我错了错了,我小时候就是可皮了,但是我现在不皮了呀,我现在可靠谱了,沫沫呀!”
张子航欲哭无泪,真没想到,小时候的一个不小心,惹到了现在老婆。
“你别跟我说话,我现在不想说话。”
顿了一下:“是不想跟你说话。”
“沫沫,对不起嘛,我都道歉了,你就别生气了,而且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张子航,大年三十的,别逼我打你啊!”
张子航不敢说话了,求助的眼神盯向了洛溪和慕逸辰,两人同时耸耸肩表示:我也没有办法,你自己看着办吧,自己哄去。
张子航又转头看向刘妈,刘妈也有默契的转头不去看张子航的眼睛。
得,得罪了苏沫等于得罪了这一家,小时候的自己真作。
想说话,但是又不敢说,张子航只能继续低头默默地包自己的“汤圆”饺。
“好家伙,张子航和沫沫也真是冤孽呀,张子航肯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小时候会惹到自己未来喜欢的人。”
张子航忍不住在心里吐槽:“我真的是太难了。”
慕逸辰问洛溪:“你觉得苏沫今天还会理张子航吗?”
“会呀,那肯定会的。”
“可是女孩子不都是生起气来不理人嘛。”
“在你眼里,我们女生都是那种无理取闹的呀?”
“我也是听说的,还没有真正的见识过呢。”
“好家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