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有关于这件事情背后藏着多少东西。
而话题中心的秦国皇帝,因为顾言之最近正在躲着自己,而看情况,顾言之可能一时半会儿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完成,于是箫尘就先带着萧婉回到了秦国。
箫尘离开秦国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所有人都觉得,箫尘在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儿子,也就是箫尘亲自立下的储君,一定会趁着这个时候,将箫尘的权利全都架空,无论箫尘能不能回来,这个位置都已经属于了他。
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箫尘在回去以后,属于他的权利不仅在一夜之间就回归到了箫尘的手中,而且储君也乖乖的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不得不说,箫尘在统治自己的国家的时候,用出来的手段可以说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敬佩。
而在这其中最大的功劳,可能就要归功于箫尘自小培养的摄政王,冯文德了。
箫尘曾问冯文德:“文德,你对朕撒过谎么?”
冯文德惊了一瞬,还以为是箫尘终于发觉,自己不是真心忠他,所以故意提及,好叫自己先自乱阵脚。
可冯文德随即又明白,箫尘早就该知晓了,却依旧放任自己留下,只因为自己还有价值,现在弃了着实可惜——箫尘并非愚者,他比绝大多数人要聪明。
在过往的相处里,冯文德与箫尘不乏互相试探。
箫尘看似风流浪荡,说话的时候人凑的极近,把暧昧柔情揉成一汪春水就要浇灌过来,可箫尘总不记得,他的那双眼眸里怎么都淬不进深情,有的反而是帝王的威严。
于是冯文德也一直清醒的知道,箫尘这些看似暧昧的话语,这些全是在步步紧逼。
所以冯文德以退为进,每每一句“皇上”或“老师”彰显自己的后辈身份,箫尘就不能再继续难为,只好笑笑,捏朵花来碾碎了泄心头的不满,再叫自己一声“好孩子”,夸冯文德手段不错。
事情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还是因为冯文德知道有关于箫尘的许多秘密,也懂得进退有度,总会在他容忍的边缘停留,去碰他默认的界限,然后抽身后退,留出几步的距离,以证明自己不会逾越,更不会变成个无法掌控的存在。
位高权重者总会有些掌控欲,箫尘不是例外,只是他的掌控欲藏在花花公子的外表下,让人觉得他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对谁都没有留恋,但冯文德一直知道,箫尘在对目标采撷的时候,节奏一直被他掌控,他是绝对的掌控者。
这样的人极其危险,但又能带来足够的好处。
箫尘总是会在冯文德着实难过时突然送来些无关紧要的好处,比如说去灾区赈灾,又或者对外贸易……诸如此类轻松又好领赏的任务,叫冯文德确实无法在意识到危险后脱身,反倒是与萧婉联系的越发频繁。
事已至此,自己已经做了秦国的摄政王,就算是想要做出来什么改变也已经吃了。
思绪回拢,冯文德将箫尘二字在心中念过几遍,每一遍都有诸多考量,思考自己要怎么答,才能叫箫尘满意?
只不过这个答案还未想明白,一声笑打断思绪,箫尘强制着让冯文德去瞧他的眼。
在那一瞬间,冯文德明白了。
对……箫尘也是了解自己的,没有立即答上的的问题,永远是自己即将按箫尘所想回答。
箫尘很显然,对于这样的回答并不是很满意。“文德,你知道的,朕要你说实话。”
可是这个时候说不说实话,又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实话自然是,冯文德说过,甚至不仅一次。
冯文德也不是没有问过箫尘,既然心知肚明,何必强求答案,皇上难道对臣就不曾有过谎言?
根本没有打算得到回答发冯文德此话一出口,他知道自己有些冒失,这样明显的破绽,被抓住了只怕又是一轮费心的拉锯战。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箫尘也是沉默以对。
等再开口时,箫尘随便扯了句其他话题,问冯文德,今天的御花园里的花丛是不是比往日里还要好看些。
冯文德只能答:“是。”是,我们都撒过谎,何必言明?
看似在回答箫尘问花好不好看,实际上冯文德回答的却是箫尘问自己有没有撒谎,冯文德知道自己这辈子,大概都会被身边的这个男人牢牢的掌握在他的手中。
箫尘又随便摘了一朵花,捏在手心里玩,他不是属于怜香惜玉的类型,所以一朵花在他的手中也算是遭了殃。
“朕之前去楚国,遇见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就是楚国那个鼎鼎有名的大将军,顾言之,文德,你知道他吗?”箫尘转换话题的时候,节奏都是非常快的,如果不是和他相处了很长时间的人的话,一时半会儿真的是十分的适应箫尘这种颠三倒四的说话习惯。
不过好在冯文德早就已经习惯了,而且最让人想不通的是,有关于楚国大将军顾言之,但凡是在高位上坐着的人,对于其他国家的事情也有一点了解的话,那么必定会知道有关于顾言之的事情,箫尘为什么特地问自己?
回答总是没有错的,冯文德道:“那位楚国的顾将军声名远扬,臣虽然未曾见过,但也略知一二。”
之前箫尘在亲自带兵出征的时候,就是被顾言之给抓了,冯文德原本想要找顾言之交涉,一个国家的皇帝被另一个国家的将军给抓了起来,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于丢人,冯文德一想到箫尘又是个养尊处优的主,只怕是要闹了。
但是箫尘没有,难反倒用了一些手段,让楚国和顾言之不得不将他送回来,然后箫尘再过去的时候,带着萧婉公主,变成了他们楚国的座上宾。
冯文德一直搞不清楚箫尘不仅是用了什么手段才可以做到这些的,但他也不想知道。
知道的太多,容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