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
就在大理寺官员惊愕瞠目中,一个高大健硕的少年郎,虽然身着夏明朝的常服,但是那棱角分明的五官,坚毅执着的目光,不疾不徐的脚步,踩在积雪上,丝毫没有阻碍他向宋雪走近的步伐。
“好久不见,宋雪。”少年独有的青春依附着少年独有的低沉,犹如情人低喃,亦如故知相询。
转眼间,少年已经站定在了宋雪的面前,宋雪并不算矮,但是居然矮了一个多头,宋雪都得仰望他。
灿烂的笑容,青春的气息,双眸中那浓郁的情感,扑面而来,宋雪不由一怔。
这或许就是萧亚轩的快乐!
“你比我记忆中的还要美!”温热的手居然捏了捏宋雪白净的面庞,熟稔的姿态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纷纷揣测这人的身份?他和宋雪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宋大人,这位是?”孟大人看不下去了,特别是当那男子的手捏上宋雪的脸颊的时候,孟大人只觉得自己的心脏颤了几颤。
“库勒部落巴特尔,有幸见过孟大人……”就算之前巴特尔从未到过夏明朝,从未见过这些大人,但是宋雪之前给他派去的先生,不仅教他知识,教他治国之道,还会给他讲解各国国情,介绍各重要职位上的在任者,以及他们的性格优缺点。
所以,巴特尔对夏明朝并不陌生,甚至于比当朝的大部分人对夏明朝的官员还要更加的熟悉和了解。
“原来是苍狼之王,下官失礼,还请见谅。”孟大人心头一凛,躬身请罪。
原来这就是名震塞外,一度引起当今帝王关注的塞外新君——巴特尔。
他居然这么年轻!
库勒部落算是塞外很少能引起中原关注的部落之一,就算有一定的关注度,但是对于中原来说,他门一直都不算什么。
知道中原有给他派了老师,谁知道这小子,一边学习,一边带领部落,逐渐壮大,一边学习中原文化,治国之道,以及农耕文化。
有了农耕文化,库勒部落开始有部分族人定居开垦,多为年迈之人,年轻人依旧赶着羊群、牛群、马群到处去,但是因为有了定居点,库勒部落渐渐的就给人有老有所依的感觉,慢慢的一些散落游牧人民向他们聚集靠拢,主动归顺库勒部落。
别小看这些散落的游牧人民,塞外民族本就是靠部落族群大小来衡量实力,这一下子,本就是大部落的库勒部落一跃成为了最大的部落。
因为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巴赫达学习中原,用人来管理治理定居族群,让他们有序生活,但是又不至于出现战乱纷争。
游牧民族或许不算是性格平和的民族,但是也不意味着他们好战,只是多少年养成的热血以及强肉弱食的观念,就算定居的大多是年迈之人,但是依旧掩不住好斗的习性,所以治理也就势在必行。
根据中原先生的教导,仿效中原朝廷,也建立了朝廷,封了官,颁布律令,维持社会治安。
这一搞,居然给巴赫达搞得像模像样,随着和中原行商的贸易往来,库勒部落定居聚集的地方居然成了塞外最大最安全的贸易场所。
其他部落的人要来进行交易,必须交付一部分的治安维护费,别小看这笔钱,主要是一种意识,一种其他部落来了之后,就意识到到了库勒部落的地盘上的认知感。
潜移默化的作用何其巨大,渐渐的库勒部落聚集定居的地方以及周边延伸数十万公里范围内都成为了库勒部落的势力范围。
等塞外部落群反应过来的时候,库勒部落的霸权地位已经形成,他们想要反抗或者是竞争已经失去了先机。
之前,也有不少的部落仗着兵强马壮,男儿善战挑战过库勒部落,可结果就是落得个兵败人亡,全族归顺的下场。
巴赫达可以用中原的方式治理朝政,但是坚决的以草原的方式来面对挑衅。
巴赫达不止学习中原的治国之道,他也学习草原民族的英勇善战,他的武艺也是草原上数一数二的。
这么一个杰出的草原雄鹰,冉冉升起。
库勒部落的族长毅然决然的把组长的位置给了巴赫达,退居二线,像年迈民众一般,定居在康巴城,帮巴赫达镇守着后方。
巴赫达的成名之路离不开中原先生教导,巴赫达自己受益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教育,让定居的族众根据年龄,学习能学习的东西。
比如有些只需要学会书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
有些就学一些简单的中原文字,在贸易交流中,可以更好的让中原的商队融入康巴城。
孩子就必须定时入学,像中原弟子一般,入学堂,学文化,不止要学自己的母语,还得学中原文化。
当然,这一系列下来并不容易,特别是有些靠一身武力打下基础的人,就觉得学中原文化有什么用?
更何况,中原人在塞外人心目中就是那种文弱书生,一拳就到的形象,所以抵触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巴赫达居然不骄不躁,徐徐图之,不急,有一个教一个,有两个教一双,不强求,但是会在贸易或者是生活中设定一些不疼不痒的政令,让送孩子去学习的家庭受益。
这么一来,就算是抵触,但是慢慢的学堂里的孩子多了起来,随着孩子会说,会读,会写,在族中就有一定的用武之地,慢慢的就出人头地。
一个如此,两个也如此。
更多的人家,不为别的,就为养个有出息的,自觉的把孩子送入学堂,无形之中,这库勒部落的软实力就比其他部落强了许多。
直到巴赫达十六岁满,自封为苍狼之王,定都康巴城,封其父为太上皇,一些拥护他的人封官进爵,开始奠定了库勒部落邦国的基础。
不急于扩张势力,或者是去痛打总在康巴周边骚乱的部落,他稳稳的,学着怎么完善邦国的机构设建,怎么制定赋税制度,怎么进行人才选拔?
就算中原的先生教导的都是中原的一切,但是巴赫达根绝自己的情况,结合中原的一切,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