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以后,顾明宣再没有在萧府出现过。
而萧映雪也进入了筹备婚礼的紧张时刻。
萧家给了极丰厚的嫁妆,宁王府也在成亲之前三番五次地送东西过来。
不得不说的是,如果忽略宁世子的身体问题,那这门婚事真的是玄都城里数一数二的好亲事。
外面对于萧映雪的留言,随着婚期将至而逐渐被压制,萧府的势力还没有这么大,那么很明显,这绝对是宁王府的手笔。
“看样子,宁世子是在意映儿的,不然也不会如此看重这门婚事。”
“说的是呢,当初只想着宁世子久病不治,不是良人,可如今既然事情已定,那便是接受了,如此一想,万一宁世子娶了映儿之后身子会慢慢好起来也说不定呢。”
柳氏和袁氏在帮着萧映雪准备嫁妆,极丰厚的嫁妆,都是按照萧凝雪的份例准备的。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萧映雪就坐上了花轿。
婚礼当天,萧映雪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只不过这次不是她的名声问题,而是婚礼当天,不管是迎亲还是拜堂,新郎官宁世子都没有出现。
“到底是病重到了什么地步?竟然连拜堂都拜不了?”
“说的是呢,原以为只是身体不好,如今这么一看,怕不是病入膏肓了吧?”
“那这萧家姑娘可够苦的,这才嫁过来,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得守寡了。”
“唉……”
宾客们的窃窃私语并不算小声,然而周围宁王府的人却是像没有听见一般。
蒙着红盖头的萧映雪蹙了蹙眉头,不管怎么说沈昭都是他们的主子,如今这主子这么公然被议论,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
“这?这没有新郎官,这拜堂可怎么拜啊?”
听起来应该是礼官在跟人商量。
萧映雪静静站着等,她不急,反正今日不管怎么样这婚她都结定了,多等一刻又如何?
“说的是啊,王妃娘娘您看,这没有新郎官,总不能让新娘子自己拜堂吧?再说了,这也太委屈了人家姑娘。”
许久,萧映雪感应到似是上首的位置传来一道女声:“昭儿身子不适,不能拜堂,要不……”
“我自己拜堂。”
上首的那个人是谁萧映雪当然知道。
宁王府的主母,宁王妃,沈昭的后母,亦是姨母。
沈昭三岁没了母亲,宁王就把宁王妃的胞妹娶进了门,离着沈昭母亲过世不足一年。
外人皆传这位宁王妃容貌美丽,心地善良。
可萧映雪却是知道,沈昭如今这半死不活的样子,皆是拜她所赐。
萧映雪做足了被她刁难的准备,果然,还没礼成就开始下马威了。
不让她拜堂,笑话。
萧映雪的话让在座的人皆是一愣。
“萧家姑娘,您刚刚说什么?”
礼官似是没听清楚,又问了一遍。
“我说,世子身子不适,我可以自己拜堂。”
礼官为难:“姑娘,这素来没有新娘子一人拜堂的道理,但凡可以,都得让新郎官出来陪着您站着,如若不然,将来的日子可是……”
“将来的日子是我和世子两个人过,我们过得好不好自是我们自己说的算,所以不必多说。”
萧映雪说着,转身面对着高堂位置:“我再说一遍,我自己可以拜堂,礼官,请吧。”
声音坚决不容置喙。
礼官也是无法,看了一眼宁王妃,便只能硬着头皮唱和:“新郎新娘,一鞠躬……”
“慢着!”
礼官一顿,紧接着就看从不远处走来一人,那人身上穿着大红喜服,一左一右被人搀扶着,脚步踉跄缓慢,用了许久方才走到萧映雪身侧。
“本世子成婚,怎能让新娘子一个人拜堂?”
说着,萧映雪就感觉到自己手里被塞进一截红绸子。
萧映雪唇角微弯。
既是新郎官来了,那这婚礼便要正常举行。
礼官脸上带着笑,开始高喊。
可只喊了一句,等到第二句准备二拜高堂的时候,萧映雪突然感到手上一松。
“世子爷……”
萧映雪盖头里看到那人倒下了,视线受阻,她看不真切。
只看到一片大红色,紧接着“噗”地一声。
“不好了,世子吐血了,快,快请医师。”
“医师昨日告假回乡探亲去了。”
婚礼一瞬间陷入混乱。
萧映雪不禁冷笑,这是什么意思?
世子爷本就重病,医师竟然在婚礼前一天告假回乡?
当真是可笑至极。
“昭儿,都说了让你不要动,你偏是不听,如今医师不在,这可怎么办才好?”
又是那个女声,萧映雪现在几乎可以确定了这人就是那个宁王妃。
“王妃娘娘,这可如何是好,婚礼上见了红,这可是……”
“可是什么?”
萧映雪出口制止了礼官。
“萧姑娘,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老辈流传下来的规矩,这婚礼上若是见了血,可是不吉利。”
萧映雪生气了,伸手一把扯了盖头:“世子爷重病在此,你们不想着让世子爷回去休息,然而在这讨论吉利不吉利?”
萧映雪说着,转回身看向沈昭身边的两个小厮:“你们是伺候世子的?”
小厮不知道怎么称呼萧映雪,只能如实回到:“是。”
“听我的,把世子扶起来送回到院子里。”
“是。”
这个是,比上一个是回答的有气势。
许是萧映雪天生带着一种气质,小厮竟是觉得这是跟自家世子爷一条心的人。
两个小厮把昏迷的沈昭架了起来。
“唉,昭儿体弱,医师说过不可如此。”
说这话的是宁王妃。
然而萧映雪并没有搭理她,而是看向小厮:“小心一点,把世子扶回去,等我这边礼成之后自会回去照顾世子。”
“属下等世子妃回去。”
呵!
好一个世子妃。
这改口可是改的够快的。
萧映雪脸上带着笑:“一会派两个人过来,把我的嫁妆直接都搬到世子的院子里去。”
“是。”
萧映雪吩咐完,转身看向礼官,大大方方地将盖头放在一边:“来吧,我们的礼还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