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都同时转移视线看向来人。
来人是个三十五六岁的贵妇人,穿着身暗红色的云锦,上面绣着花鸟,头戴一顶黄金珠冠,其上装饰着珍珠宝石。她长相美貌,穿戴甚是雍容华贵。
身边站着一位十几岁的少女,穿着浅粉色衫裙,手握团扇,头戴金钗,与那美妇长得有几分相似。
“唐夫人一向安好?”
“丞相夫人您好啊!”
袁绛云起身与来人见礼。
唐衣这才知道,原来这贵妇人便是当今丞相许海峰之妻燕氏。而旁边的少女,则是许海峰与燕氏所生,许丞相的嫡女许若兰。
燕氏乃是一品诰命夫人,袁夫人才是二品,是以堂上众人都要给她行礼。
“都不必多礼!坐吧!”
燕氏摆了摆手,就走到居中的的位置入座。
“刚刚说话的原来是唐家的姑娘?我还以为是元和郡主呢,这般个品貌,说话儿时候的气度,太像了。”
燕氏说着就用帕子掩嘴笑了。
这话说的,有点诛心了。
“小女只是一时口快,哪里能与金枝玉叶的元和郡主相提并论?丞相夫人太过誉了。”
袁绛云脸色有点难看。她本不善打言语机锋,但两个姑娘都是自己带出来的,她必须出头。
“是啊,月莹请丞相夫人莫怪!”
唐月莹看到那贵妇人脸色不好,立刻谦卑的开口赔罪,生怕牵连到自己身上。
“你是谁?”燕氏不客气的问道。
洛安然急忙接话:“回夫人话,这是小女月莹。”
燕氏却一针见血的点出:“是唐大人的庶小姐么?以你们的身份,恐怕还没有资格收到帖子,看来你是沾了你嫡姐的光。”
燕氏虽然年轻,可说起话来可真是毫不留情。
“丞相夫人言重了,唐家无论嫡庶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沾光呢。”
可姨娘鼻子里哼了一声,对这位高傲的丞相夫人没有任何好感。
燕氏扫了一眼可姨娘,已经看出来她的身份。以她的地位,还不屑于与一个下级官员侧室说话。
唐衣和洛安然心里却同时暗暗想道:可姨娘在作死。
“唐夫人说的也是,不过到底还是不太一样的。就像圣上赐婚,便必定不会为个庶女赐婚,您说呢。”
燕氏话里有话,在场的人都听出来了,包括唐衣。
长公主寿宴,齐王必定也会来。
比起沉默寡言的武王,风流倜傥的齐王极受女子们爱慕。就连圣眷也厚许多呢。
唐衣早就听过,丞相夫人的嫡女许若兰,想要嫁给齐王,看来传言不假。要不然怎么夹枪带棒地,说庶女别妄想得到皇上的赐婚呢?
须知,今儿各家的庶小姐们,可着实来了不少。
唐月莹看看唐衣,因为燕氏的话而脸上变得通红,咬了咬唇正欲要开口,却被袁夫人打断。
“皇上圣明,必定自有决断。我等后宅妇人岂可妄自菲薄?”
袁夫人自从嫁给唐庭之后,平素的说话收敛了许多,不会像之前那样犀利。
但是她不说并不代表她不会说,不代表可以任人明嘲暗讽而无所反击。再说还有洛安然和下人在场,要是当着她们的面被外人欺负了自家人去,她这尚书夫人的脸面何在,颜面何存。
“这一位就是唐府的嫡小姐,未来的刘府长媳吧?贵府可藏得够深的,我们竟然都没在宴席上见过唐大小姐。”
燕氏一听袁夫人的话,脸色变得难看了起来,转念一想,像是想到了什么,随即转换成一张笑脸,看向唐衣说道。
“丞相夫人有所不知,我自来只在府里进学,是祖母和父母怜爱我,才让我在府里安心进学不参加宴席。”
唐衣原本不想理会燕氏的冷嘲热讽。当然,这是在不涉及她的前提下,但如果这女人不知好歹,非要带上自己的话,那就怪不得她自己了。
“好一个唐大小姐!”
话音刚落,便有人接上这么一句。她走进厅堂,声音又脆又亮,如空谷黄莺一般。
“元和郡主!”
所有人都看清了来人,纷纷躬身向她行礼。
这来人便是长公主驸马的女儿,年方十七岁的元和郡主。
元和郡主容长脸儿,颇有几分姿色,只是那眉间的凌厉令人有些不喜。她头戴金色百花冠,身穿浅黄色的衫裙,上面是用金丝银线绣的百鸟,饰以晶莹的珠玉,在裙摆上栩栩如生。
“诸位免礼!”
“元和郡主,您给评评理,唐大小姐这般说话,莫非嘲讽我等无知么。”
许若兰一直盯着唐衣看,似乎对她极为不满。此刻突然一看是元和郡主,内心一喜,便立刻向元和倾诉。
凭什么,这是炫耀自己是公孙大家的弟子,比我们不同么?许若兰十分不忿。
内心里还有一层原因:刘府的刘宁公子,乃是她本家的表哥,也是她心里倾慕的对象。若非母亲势利想高攀齐王府,表哥的妻子哪轮到她。
元和郡主瞧了瞧唐衣,心里琢磨着:就是这么个貌不惊人的女子,让夏侍郎他这般在意?
看着也没甚么出奇之处嘛!
无论如何,这女子既然定了亲,不日便要嫁与他人,元和觉得不妨看在心上人的面子上,帮她一句。
“若兰你这就不对了。人家唐姑娘只是说实话而已。你若是不忿,也可以去当公孙青的弟子呀。”
许若兰脸红了。公孙大家名满天下,自己若是想仗着身份去说,人家只怕连眼皮都不会撩自己一下。
“时辰也差不多了,唐夫人,丞相夫人和各位小姐,请都移步到宴席吧!”
见无人再说话,元和郡主笑盈盈说道。
元和郡主本来就是过来请她们去宴席的。于是众人欣然接受,一行人便往宴席方向走。
最左侧的院子,便是举办寿宴之地。
唐衣看了看这诺大的漂亮院子,就是前头几处院子的结合体。既有奇花异草,雅致景观,又有许多凉亭,可供宾客消遣品赏风景。
寿宴尚未正式开始,于是元和郡主带着她们到女眷宴席处。
女眷宴席处此时已经有不少宾客,三三两两的,或在凉亭拉扯家常,或在湖边投饵喂鱼,或在花圃欣赏鲜花。
可姨娘的眼滴溜溜乱转,只在那些女眷的衣服首饰上打量不停。洛安然与袁绛云各有几个相熟的夫人,很快被拉过去攀谈起来。
元和郡主好奇的打量着唐衣:“你便是公孙青的弟子啊?都说那位女大家很难说话的。她是不是非常严厉呢?”
唐衣微笑道:“那您可是冤枉先生了。她讲学时自是会要求严些儿,其它时候可是极和蔼可亲的呢。”
比如上次遇险劫匪,若非公孙先生日常的教导,自己哪里会当即想出反败为胜的招数?
唐月莹被晾在一边,看着郡主不理自己,只与嫡姐说话,心里实在气愤难平。她眼底掠过一丝狠意,瞧瞧无人注意,瞧瞧伸出裙子底下的脚,突然装作身形不稳,趁势一绊嫡姐。
不想唐衣看得明明白白,暗笑:真是没脑子的蠢货。这里头的人,哪个不是后宅的人精?这么老套的招数你也使出来。
她于是顺势倒在了地上,面露惊讶之色:“妹妹,你为何绊我?”
唐月莹哪里肯认:“我没有。姐姐自己摔倒了,怎的怪起来我。”
唐衣早知道她不会承认,做出伤心的神色说道:“罢了,罢了。姐姐知道,因为先生不收你为徒,妹妹一直对我心有不满。如果绊倒我能让你好受些,我也算是值了。”
周围顿时无数眼光扫了过来。
元和郡主冷笑一声,看着唐月莹说道:“小姑娘年龄不大,会的倒不少。只是我劝你:就你那一套啊,今儿还是且收了吧。”
打量谁是傻子么。
“你的衣裳脏了,这宴会就快开始了,得赶紧换一套才行,否则就失礼了!”元和郡主指着唐衣杏色的衫裙上蹭到的泥土印迹,说了一句。
“元和郡主可有换衣裳的地方,容小女子换一身衣裳吧。”唐衣问道。
“来人,带唐大小姐去换衣裳。”元和郡主一声令下,便有个大丫鬟上前。
“郡主,都怪我不好,请让我陪嫡姐去吧!”
出人意料,唐月莹这次挨了元和郡主的讽刺,竟然没有恼怒,反而突然自告奋勇起来。元和见她如此也怒气稍歇,因想她们毕竟是姐妹,互相照应倒没什么不妥,就让唐月莹也去了。
唐衣看着这庶妹如此殷勤,她表面上不说什么,只是沉默不语地和她跟着那小丫鬟走着,心里却想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唐月莹这次想必又准备做什么罢?
“哎呀,我忘了拿嫡姐的衣裳了。这位姑娘,你是否能去帮忙找我嫡姐的丫鬟绿柳,让她把嫡姐的衣裳带过来呢?”
走着走着,唐月莹似乎忽然想起来这事,急忙对公主府的丫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