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翻手为云
笑九丘2020-04-15 19:132,794

  户部的尚书大人,这几日心情有些不太好,动辄便拧了眉头训斥手下,有次甚至连右待郎长孙大人也碰了个钉子,被尚书大人批了个计数不祥,驳回重计。

  长孙大人平素也是前拥后喝的人物,此次得了个没脸,老脸当时就涨得通红,次日便告假不来了。

  唐尚书自己也觉失态,有心缓和关系,又放不下面子,遂托了左待郎夏大人代为探望。

  左待郎夏末大人,年轻有为,乃是昭庆元年状元郎,当今金口玉言:“文采第一”,一时风头无双,成为长安城中无数闺中少女的怀春对象。

  夏末大人年方双十,面容英俊风流潇洒,至今尚未娶妻。

  却为何无人提亲?这其中便大有缘敌:据说当今圣上的御妹兰心公主,有意招夏末大人为驸马。此说甚至得到了圣上长姊大长公主的默认,传遍了贵妇圈,令长安贵女心碎一片。

  左待郎夏末大人受了上司托付,便于休沐这天提了福兴楼新出的上等糕点,来到了右侍郎长孙大人府上探望。

  长孙垢大人正在后院与老妻下棋解闷,听得小厮禀报,当即哼了一声。夫人刘氏乃是前朝越国公的孙女,出身高贵。她察颜观色道:“你这可是老背晦了。唐庭之做事过份,人家小夏侍郎又没得罪你,这却是做甚?”

  长孙垢忿忿道:”想老夫自主事做起,四十年勤勤恳恳方做到如今地位。这油头小子,不过一篇文章入了圣上青眼,又长得好些,便就做了左侍郎,岂非不公之极?”

  夫人劝道:“这个是各人缘法,也是他夏末的福份,羡慕不来的。论起老爷你,如今做到户部右侍郎,多少员外郎眼红。圣上不也赞过老爷‘勤勉有加’么?人要惜福才是。”

  长孙垢听了夫人一番解劝,总算胸中顺下气来,捋须交待小厮道:“请他进来前厅,说老爷就过来罢。”

  长孙大人来到前厅,早见厅上坐着一人,青衣便帽,年轻俊秀,面如好女,正是风度翩翩的左侍郎夏末大人。

  见他进来,夏末放下茶杯起身笑道:“长孙大人府上的茶,总觉比别人家的多些醇厚滋味。若非怕您嫌烦,下官必定要常来讨茶吃。”

  他的官职本在长孙垢之上,此刻偏自称下官,言语谦逊有礼,令人如沐春风,舒服之极。

  长孙垢心中熨贴,捋须笑道:“夏大人客气,舍下的盐笋胡桃松子泡茶,乃是近来小儿新寻的个儿茶师傅,试了都说好,便留下了。更大人既吃着还行,尽管常来吃茶不妨。”

  夏末顺势大赞一通令郎好孝心,说得长孙垢心中得意不已,脸上也现了红光。

  夏末见状,转而提起长孙垢素日的功绩,将其大大吹捧了一番,又叹息近日因长孙大人不在,自家办事时如何不便云云。长孙垢听了,脸色傲然中隐含愠色,闭口不言。

  夏末又笑道:“尚书大人已批了下官几次办事不力矣,总说若是长孙大人在便如何如何。我的长孙大人哎,下官此次是专程来请您回去的,还请看在同僚份上,给下官点薄面如何?”

  他更不提起唐尚书所托分毫。

  长孙垢听了沉吟片刻,说道:“左侍郎大人如此诚恳相邀,长孙垢只得从命。只有一件:这是看在夏大人面上,却与其他人无干。”

  夏末心满意足,打着哈哈起身告辞。出得府中,更末的贴身长随叫做长风的,问自家大人道:“老爷,您何必贴这个面子,直接说出尚书大人托付的不就得了?”

  夏末笑道:“你懂个甚么。我要的就是长孙承我的情,至于他跟唐庭之如何,又与我何干?”

  长风恍然大悟:“老爷这是一石二鸟,又得好,又得巧,叫他两个自去争斗,您就是那后面的渔翁!小人说的对不?”

  夏末一笑,忽然沉下脸来道:“你说的太多了!回去后向管家自去领罚罢!”说着一甩袖子上了轿。长风苦着脸答应着,随轿离去。

  唐尚书自从那日跟夫人回了趟娘家,被大舅哥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通,什么市井下流之语都骂出来。

  亏得他袁广还是小公爷身份,直如此荤素不忌,骂得尚书大人脸红脖子粗,还得陪了笑听着,那个憋屈劲儿就别提了。

  幸亏袁绛云早随了嫂嫂们出去,不然他更下不来台矣。

  好容易等袁广骂完,唐尚书再三赔罪自责,又小心地提起言官上奏之事来。袁广牛眼一瞪:“上奏?那很好啊!人家就是上奏了,你又当如何?”

  唐尚书满面是笑:“外气了不是。我与绛云如何,都是自家内务家事,如今若是被人借机生事,今上责罚于我,岂不连带的绛云面上也不好看了?”

  袁广鼻中哼出一声:“面子,值得几两银钱?若要本公爷出面摆平,你也须拿出诚意来,不要那等小家子气,知道么?”

  唐尚书心领神会:“是、是。只不知得多少诚意是?”袁广便伸出两个指头来。唐尚书唬了一跳,试探问道:“是两百?是两千?”

  袁广说道:”老子走的是圣上身边大总管的门路,才把那道奏折压了下来。你也知道咱们皇上,年被那野路子女人逼得好不为难,平时常把为官须人品端正挂在嘴边。你旁边又有夏末那狼崽子虎视耽耽,这当口,若是闹出个立身不正,那可不是两千两银子的问题了!”

  唐尚书听得冷汗直冒,连连点头称是。袁广又循循善诱道:“早些处理了内宅之事,莫要让女人影响了仕途啊。”

  唐尚书头点如啄米,心中深以为然。谁说人袁公爷狂放不靠谱的?人家这话说得多明白,没毛病!

  两千两纹银交到袁广手中,转眼便又到了袁绛云的私库里。

  她本来是拒收的,李嬷嬷一说给衣衣留下当添妆,她便收下了。女儿已是十岁,又般贴心懂事,该是给她准备嫁妆了。

  一般大户人家,都是提前三五年便已经准备好了的,因为银钱易凑,许多稀罕物儿却得慢慢搜集。

  似自家二品官员府的嫡女,本该一出生就开始准备的,都是自己心中一直郁结难平,耽误了女儿的事情。

  这般一想,袁绛云更加愧疚,命奶娘开了私库,拿出银子广搜珍宝,以充备嫁妆。李嬷嬷闻听,又是欣慰又是激动,当下指使着小头子们团团转,自家也忙了个脚不沾地。

  而这时大家都忽视了一个人:那就是莺娘。

  当小厮顺儿偷偷跟自家老爷回禀了莺娘的话后,当即被尚书大人训了一顿,差点挨了板子。

  顺儿本是受了人家一根金头银簪子的,拿了好处,便仗着胆子多说了一句:“小的本是不敢来说的,实在是看二夫人哭得可怜,老爷饶恕小人则个。”

  唐尚书听了,便想起莺娘那张芙蓉面来,皮肤嫩得能掐出水,身材前凸后翘得好不引人遐想。尚书大人心中痒痒,又顾及自家威严,咳嗽一声:“既是这般,待老爷改日去看看也罢。”

  当晚就便衣小帽出现在了莺娘门前。

  一番温存后,唐尚书向莺娘道出自己的苦衷,说了近日没来的缘由。莺娘听了眼睛一转:“老爷,其实这倒是个好事呢!”

  唐尚书郁闷道:“虽是事情了结了,却总被人盯着不放,有甚么好来?”

  莺娘笑着手一拍:“您干脆跟夫人挑明,纳了我进府不就得了?当今圣上还三宫六院呢,也没禁止官员纳二房呐。既是外室身份不方便,您把这外室变成内室了,谁还能说甚么来?”

  唐尚书仍在犹豫:“只是夫人的兄长……能同意么?”

  莺娘听了几乎气笑:纳妾须得大舅哥同意,您可真有脸说。

  她笑了笑道:“这个您且放心罢。奴家既敢提出来,必有法子让那袁公爷无话可说!”

继续阅读:第六章 覆手为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贵女翻身指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