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她虽是听见了辰王似乎曾在她耳边说下这么一句话,可她却并未当真,更在醒来后,遗忘了所有。
于她而言,辰王不论如何改变,皆不能打破她心中薄情寡义的形象,她也不信在她重生后,便能改变某些事情。
之后等她再醒来时,柳夭夭发现,他们其实早已到了皇宫,辰王的马车也早已停下。
见此,她颇为不解的问:“王爷,既然早已到了宮内,为何不将妾身叫醒?今日妾身随王爷进宫是为了面见太后,若去的晚了,岂不是失了礼数?”
然辰王却眼带宠溺看着她,悠悠然道:“无妨,随后本王自会向太后解释,稍晚些也是不打紧的。最重要的是,夭夭你可睡得安好?”
看他的样子,似是极为关心她。
若寻常人能得辰王关怀,想必心中必是窃喜不已,可柳夭夭听了他这话,却越发觉得他古怪的很,她不仅没有生出窃喜与感激之情,反而还拉远了她与辰王之间的距离。
虽她并无心思面见太后,亦不想讨得太后欢心,只一心想远离皇家这复杂之地,但见已经到了皇宫之内,便只得平复了心思,对辰王道:“王爷,既然已经到了宫内,我们便去面见太后吧,若让太后等得久了,却是我们失了礼数。”
说着,柳夭夭便要起身自行布下马车。
于她来讲,她虽曾是千金之身,亦曾有王妃之名,但奈何她半生都在凄苦之中渡过,不仅受过欺凌,还遍尝人间漠然,所以她早已忘了被人服侍是何种感觉,如今更不想拿什么小姐、王妃的架子。
只是,她才刚微微起身,辰王便将她拉住,随后他起身道:“如何有王妃自己步下马车的道理?夭夭,你莫不是想让宫中众人责怪本王不懂体贴自己的王妃?”
待说完,辰王已经步下了马车,随后站在马车之下,朝柳夭夭伸出了手,想亲自将柳夭夭抚下马车。
这还是许久以来,辰王第一次对一个女子有这般待遇。
柳夭夭也深知,辰王从来自命不凡,且高傲异常,从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即便从前孟玲珑得他宠爱,他也不过是赏赐些珠宝绫罗,却也并不见他这般体贴温柔。
他如今能如此,倒的确是稀奇不已。
然柳夭夭却并不觉得他这番举动是因为他爱她,反而是觉得,他不过是怕他人说他辰王不懂体贴,对自己的王妃都如此冷淡罢了。
可她却忘了,辰王向来不惧他人所言,她此番猜测倒的确是误解了辰王的用意。
盯着辰王伸出的手瞧了一阵,柳夭夭虽是不想,却还是将手放在了他的手中,随后借由他的搀扶,步下了马车。
但待步下马车后,她跟随辰王前往太后宫中时,她却小声对辰王道:“王爷,您大不必因他人而言,对妾身如此。妾身下堂妃之名,早已众人皆知,何况就算宫人耻笑,耻笑的也是妾身,王爷又何必在意。”
听得她说出这番话,辰王微微侧首看了看她,却是一眼不发。
见他并不说话,柳夭夭便以为是说中了他的心思,因而也不再多言,只随辰王一路到了太后的宮门口。
太后早知他们二人今日要进宫面见,便早已让宫中宫女候在了门口,只等他们二人一到,便去禀报。
所以两人还未走进宫门,便听小宫女叽叽喳喳道:“快去禀报太后,王爷已至宫门。”
待吩咐完了身侧的小太监,小宫女则跑到了辰王面前,向辰王行了礼道:“奴婢见过王爷,太后娘娘已让奴婢恭候王爷多时,既王爷已到,便对奴婢去见太后娘娘吧。”
说完,她便一路引着辰王与柳夭夭去见太后。
而就当柳夭夭在心中告诫她自己一定不能在太后面前失了礼数时,辰王却忽然回首对她说:“本王说过,成亲之日是本王对你不起,本王的确是犯下了大错。可如今本王却从未将你视作下堂之妻,以后若你再这般轻贱自己,就莫怪本王责罚于你了。”
听他的口气,带有几分不悦,似是颇为介意这件事一般。
柳夭夭听了他这话,不免多看了他几眼,只觉他更为奇怪。
她不懂,明明她被众人视作是笑话与耻辱,她都不曾在意过,然他这位当初的罪魁祸首,如今倒是在意了起来,着实是可笑的很。
可不等柳夭夭与辰王争辩上几句,他们两人已经走进了太后的宫中。
就见内殿之中一方软塌之上,端端正正坐着一个打扮得雍容华贵的美妇人,那妇人的年岁看上去并不大,约莫三十左右,发髻乌黑、眉目妩媚,一身浑然贵气,令人看了便觉不怒自威。
而饶是柳夭夭进宫前,将太后想了数种可能,却也没有想到太后竟是这样一位年轻美妇。
因一时太过惊讶,她便愣在了原地,一双眼睛更是紧盯着太后,许久也不见移开。
倒是辰王,早已对此见怪不怪,坦然的走至太后面前,对太后道:“臣携王妃给太后请安,望太后千岁长宁。”
而听了辰王的请安,柳夭夭这才想起自己这次进宫的本意,忙也向太后请安道:“夭夭见过太后。”
太后见了辰王,自是欢喜的很,脸上也满是明艳娇媚的笑容,只是当她的目光落及柳夭夭身上时,眼中却多了几分冷意。
就见太后盯着柳夭夭上下仔细瞧了一阵,随后却向辰王道:“这便是辰王你的王妃?倒是天姿国色,竟与先前传言有所不同。”
而她所说之言虽听上去是在夸奖柳夭夭,但这些话进了柳夭夭的耳朵里,却只觉讽刺至极。
谁人不知她柳夭夭大婚之日被辰王拒之门外,若非是她厚着脸皮要休夫,怕是当初辰王并不肯开门将她迎入府内。
如今太后提及先前传言,难道不是在影射当初之事?
思及此,原不打算多言的柳夭夭却开口道:“太后谬赞了,夭夭只是一介寻常女子,怎担的起天姿国色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