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易水寒和龙蔷薇要走的时候,城里已经变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对于出入城的人们的盘查也严谨了许多。易水寒和龙蔷薇也是找了个比较僻静的城头,直接逃下去才成功刚离开的。
易水寒和龙蔷薇一路疾行,终于比来时快了一天返回了伏虎山寨。此刻的伏虎山寨也是人心惶惶,毕竟虽然众人已经应付过多次围剿,可那时候总有退路。可这次是三方势力一起行动,想想就知道在这样的情势下活下来有多么艰难。
易水寒和龙蔷薇的归来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因为寨子中的人都知道两人是非常厉害的高手,这次围剿敌方的统帅也不过是三名地境的高手,所以两人的归来就像是给众人打了一支强心针,让众人眼中的这次围剿也有了几分胜算。
易水寒和龙蔷薇急匆匆的找到张见风和刘英,以及自己留在这里的陈星和十年为首的一帮弟子们。开始布置战术以及防御重点。伏虎山寨虽然不大,但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要死守这个地方难度似乎不是很大。
其实伏虎山寨并不是很大,人手也不是很充裕。仅仅五百多人要防守这些险要也有些捉襟见肘。更何况山上虽然有五百多人,老弱病妇就占了一半,实际上能派上用场的人只不过不到三百人的样子。
因为人少,所以从易水寒和龙蔷薇在路上构想的全面防御最终变成了重点防御,重点防御当然要有重点,重点就是伏虎山上最险要的三个节点:鹰愁涧,虎跳崖,以及一线天。说起一线天这个地方当然刚知道名字的龙蔷薇还笑着调侃过,似乎那里都有一个一线天。
山上的粮食还算充足,历年来的盈余以及今年的收入不错都让伏虎山寨的粮食足足可以供应全寨的人吃两年的时间。但是多多益善有备无患,所以易水寒和龙蔷薇还是派出了一队人马化装成商旅去大量的采购粮食。
随着这些安排一一就位,围剿的范围也越来越重的压上众人的心头,已经有敌军的前锋兵马开进山里,对着一些山头开始清扫。所以最近的伏虎山寨迎来了一个流民的高潮,短短十来天的时间就先后有两千多人投奔到了伏虎山寨的旗下。
伏虎山寨虽然不大,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山上有两个非常牛逼的高手,据说已经是踏入了地境的高手,跟敌方的统帅修为几乎不分高下。更何况伏虎山寨一向以地势险绝而闻名,又知道了伏虎山寨近期收购了大量的粮食。种种情况相加,伏虎山寨几乎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这些人的到来大大的解决了人手不足的窘迫,所以易水寒和龙蔷薇也很是欢迎。更何况这些人并非山民,而是多少都有一些底子的山贼强盗,稍加整合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战力,其中更有几个武师级的人物,本来是各山寨的头领。
经过甄别整合,伏虎山上也有了一群2000人的队伍,甚至还有了一个陈星率领的远程力量打击小组以及十年率领的刺客斥候队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不断的有人新加入伏虎山寨,直到伏虎山寨的供应能力达到饱和,再也无法供给更多的人。
这时的伏虎寨已经有了足足五千人马,而这时山下也终于出现了敌军的前锋斥候。老幼病弱早早的就被转移到了别处,留下的除了厮杀汉,只有一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男女,除了要去上场打仗的人,就只剩下了一千多人的后勤补给人员。
防线已经极度收缩,这就导致了一些险要位置人手充足。比如几乎只要有十来个人防守就很严密的一线天,足足放置了五百人的一支兵马。虽然后续人手增加,易水寒和龙蔷薇依然没改变一开始时的思路,还是重点防御,一些稍差点的地势就被放弃。
多出来的很多人被派出去开采石头,兵械不足的弱点也要靠地势来弥补。虎跳崖以及一线天这两个居高临下的防御重点就被放置了很多几十斤重的石头,借着这个地势,从高处滚落,这些石头的杀伤力也是不可小看。
很快敌方的大军就气势汹汹的出现了,因为在前边基本没遇上什么有力的抵抗,几乎各个占山为王的小势力基本上望风而逃。让这只大军士气高涨。几乎没什么像样的佂查,这支大军就一路杀向伏虎山寨的山顶。
按以往的惯例,这个时候山寨里的人就应该仓皇奔逃了,但是伏虎山寨依然静悄悄的,让敌军的统帅也感到了一丝肃杀之气。和虎跳崖一线天不同,鹰愁涧是一个急转直下的陡坡,而且下来就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几乎没有什么缓冲的地形。
在这里,在小路的两边,易水寒和龙蔷薇埋伏了一千多人,并且在河流和山路之间,挖了一个极大的陷阱,陷阱里面,插满了削尖的细竹。这就是易水寒和龙蔷薇要和敌方掰掰腕子的第一个地方,不求能够结束战争,只求能够尽量大的给予敌人杀伤。
这种地形明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敌人的兵马不断的下饺子一般的摔落陷阱,这个地形终于显示出了极大的杀伤力。山路两边埋伏的人马成了运送军械的运输队,很快掉进陷阱的敌军就把这个陷阱填满了,这也让这只运输队又变成了清洁工。
到最后,精疲力尽的运输队人员已经来不及清理出陷阱中的死伤,终于有摔进陷阱中的人毫发无伤,爬了起来就开始对着运输队的人员展开攻击。这也让这只从开战开始就无一死伤的运输队人员出现了伤亡。并且随着后续人马的加入,运输队慢慢的开始抵挡不住。
在伤亡了五百多人之后,在这道防线上指挥的张见风和刘英一声唿哨,开始了向着第二道防线的撤退。虽然伤亡了五百来人,但是和此战的战果比起来,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就在这三个时辰的时间里,敌方损失的兵马,最少有八千人。
敌方的尸体堆积让鹰愁涧下方的河流也断了流,河道里满是被运输队抛落的敌方尸体。缓慢殷开的血液让整条河流变成了红色,就连上流也被血红的颜色侵蚀。这么大的损失只换来一个下落的地势,让敌军统帅的眉头也紧紧的皱了起来。
所以夺取了鹰愁涧的大军并没有追击,已经吃到了苦头的敌方大军对着伏虎山寨的各个地形展开了细密的侦查。仅仅一个地形就让这只三万人的兵马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就算这一仗终究打赢了也会收到同僚们的嘲笑以及上司的责难。
知道了这种先觉的地形还有两处,而且比这里更加易守难攻。敌方统帅的脸上布满乌云,忧郁浓的就好像化不开。此时距离最终和另外两只兵马会和的地点还差了一千多里。没想到刚刚出动就碰上了一根这么难啃的硬骨头。
反复斟酌之后,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遣高手上场,这群山贼虽然顽劣,但是个人修为应该不高,完全可以凭借我方高手的硬实力将伤亡降到最低。其实统帅的算计也不能说错,如果是几个月以前,却是这一招会给伏虎山带来巨大的伤亡。
可是现在有了易水寒和龙蔷薇,易水寒和龙蔷薇不执行斩首计划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敌方统帅还要自投罗网,也只能让人呵呵了。因为易水寒的强项正是高手群战,无论是定身术或者暗器,几乎都是大规模杀伤性的手段。
更何况易水寒身边还有龙蔷薇补刀,所以这一仗还没开始打似乎就已经奠定了胜局。只是两方面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结束的这么快,以及这么富有戏剧性。
侦查清楚了地形。这次敌方主帅并没有让士兵冲击,而是带了三十多位军中好手,拿着各式兵器,施展出武技身法,杀上了虎跳崖。他们仗着身法灵活行动迅速只付出了两位高手被石头砸死的损失,就冲进了防守人群里。
这时候易水寒和龙蔷薇并没有料到敌人会兵行险招,主帅亲自上阵。所以此刻的两人并不在战场的第一线,而是在后方,统计着战绩和战损。但是很快的一只信鸽就飞了进来,带来了主帅亲自来袭这个大消息。
看到这个消息,易水寒知道机会来了。本来敌方统帅要是稳扎稳打,虽然牺牲巨大,但是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主帅身先士卒,就给了易水寒一个斩杀主帅的机会。这个机会把握的好,甚至可以一战定胜负。
所以易水寒和龙蔷薇急匆匆的向着虎跳崖跑来,生怕来的晚了,胜负已分,已经入网的大鱼跑了。
此刻的虎跳崖已经是伤亡累累。军中高手的攻击力还真不是吹的,每个人的出手都简单而致命,充满了战场搏杀的风格。所以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虎跳崖上的一千五百人已经被杀掉了八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