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明营心中一乐,没想到苏轼还真的信了,尽量装作云淡风轻一般的继续作画,一边故作玄虚的点着头。
苏轼看着钟明营的样子,问道:“元问兄这是何意?”
“确有此事,但是这事情也不能喧喧闹闹的搞得人尽皆知!”钟明营放下笔,“与茶祖心性相通不假!”
钟明营抬起头来,看着远处,学着苏夫子的说话风格:“画完了,一共八式,每日日出而起,习练一番,自有裨益!”那眼神充满了暗示。
苏轼满脸的不解,元问这句话和前面也不挨着啊?茶祖呢?
“若是再有疑问,可以到东京凌家茶坊找我?”钟明营说罢,那姿态明显是逐客令了,苏轼也只得拜谢而出,捧着东西返回房中。
钟明营让简恒告诉店家,说是凌家大郎留了书信,有事情要在管城停留,这人就不用找了,另一方面着人跟着苏家三父子,看看这苏洵到底有什么玄机,毕竟这夜游管城,实在是奇怪的很。
坐在车内,钟明营一个人觉得空荡荡的,为了凌家茶坊而来,现在凌淑云却甩下自己,自己去找所谓凌云的娘亲了,难道说凌璞还真有此事么?那为何凌淑云一直以来都要瞒着自己。
正寻思着,简恒拍马跟了上来,自从郭庆其提醒之后,简恒也又骑回了高头大马,在这小小的管城中,很是神气,不知道的都在互相问着,不知道这一队人马是哪家的衙内,互相议论着。
“这可不是哪家的衙内,听说是蜀中来的茶行大户凌家!”一人也是知道些消息的。
“凌家?那是钟家大郎钟元问!”旁边一人啧啧说到,满是不屑,手中抖落着一张纸,飘飘然送给了旁人手上,那人接了过来,仔细看去,四个大字——云社新语!
上面写的正是蒙山红茶之事,这钟家大郎制红茶的文字虽然写的远远没有蒲宗明出口成章的水准,但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这人也是毫不吝啬,保重一抄手,就是一沓云社新语,这钟明营的车队走一路,车马喧嚣处,云社新语传。
用不了多久功夫,这附近路上的客商富户对这一队人马都算是议论纷纷,有些见识的,看着这云社新语,还能说出来些门道,这东京云社可算得上这一段时间颇有些名气的去处。
“这东京云社雕版的工夫堪称一绝,而且那字体也是难得一见的俊秀,成为宋体!”那人看着云社新语说到,“诸位过来看一看,横细,竖粗,体方,横画右侧扛肩大,自成一体,堪称一绝啊!”
“这字是不错,不过这云社与钟家可有什么关系,我倒是听说这与东京云家颇有渊源!”旁边一人说着。
“云家?云家老爷听说早就已经离开东京了,就留下一个云家大郎在支应着,不知道还能撑多久,难道是要改了行去做雕版坊么?”那人笑着说道。“云家当年也算得上八部铺子中堪称第一的,如今变故之下,竟然也沦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