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和坏事都有!
无论什么样的政策和规划,作为制定者,都要尽可能考虑方方面面。在讨论朝鲜问题时,不仅要讨论好的一面,还要对坏的一面做好准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叶凡的习惯是,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往往同时考虑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所谓两权相害,取其轻。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多机会让你改正。错失良机,就是错失良机。叶凡已经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努力做到理性,客观。
在座的各位都满腹经纶。听了叶凡产能过剩的说法,稍加思考就明白了。明王说: “叶郡公对产能过剩的描述相当微妙。”
叶凡很感谢把这份工作交给明王。叶凡说: “真的不用担心所谓的产能过剩。不知道您有没有关注我国的经济运行模式?“
“经济模式?你什么意思?“
这是顾源的要求。叶凡默默地感到痛苦,想了想,说:“是我经济运行的总体特点。”
顾源点点头说:“叶卿继续。”
“给你。”
叶凡说: “我正在奔向经济。可以说,从古至今,有几个总体特征没有改变,可以归结为运作模式。“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显然,没有人关注这个问题。叶凡接着说,“我所奔向的经济,一般说来,可以称之为小农经济,有三个最大的特点。第一,权力下放; 二是封闭; 第三,自给自足。“
人群仍然显得迷茫。是的,古代专门研究经济的人很少,自然也很少有人懂。李钢说: “自给自足是可以理解的。分散和封闭从何而来?我不知道其中的含义,请巧宁解惑。“
叶凡说,“所谓分散和封闭,其实可以放在一起说。可以说,自古以来,我府的生产和农耕都是以家庭为主,男耕女织,自耕自食,自给自足,分散封闭,商品流通很少。“
王子困惑地问:“叶郡公,有这么糟吗?男耕女织,各司其职,才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王子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作为统治者,他自然希望人民有事做。 有事就有产出,有产出就有填胃。如果大家都很忙,就没有闲暇捣乱的时间,社会就会稳定。对于执政者来说,稳定自然是最重要的。
叶凡说: “太子,不管是好是坏。这只是我经济的特点。所谓存在即合理。这些特点能够广泛存在,说明为社会,时代,百姓所认可和接受,是恰当的。所谓天下大势,恰逢其时。既然为时代所接受,为人民所接受,那就是潮流。朝廷顺势而为,则国泰民安。如果逆势而为,就不给人活路。这是件大事!“
叶凡表示很容易理解,王子也不完全是草包。他一听就明白了。他还委婉地说:“景瑜是教出来的,感谢叶郡公。”
叶凡连忙回礼: “王子是有礼貌的。”
顾源摆摆手说:“叶卿,请你继续解惑。”
“给你。”
叶凡接着说,“纵观历朝历代,人民的日常所需,衣食住行,几乎都是自给自足。除了食盐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自己无法生产,所以在全国各地流通外,就连金银丝帛在一些农村也几乎很少流通,而是以物物物物的方式进行交易。“
众人一听,又想了想,对比了一下。真的是这样。实际上,中国的白银和铜并不多。其实,历代之所以没有出现银铜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间交易。除银,铜外,多以丝绸,绸缎取而代之。丝绸和布料也可用作白银。
叶凡看大家已经想明白了,接着说: “按照这种经济运行模式,实际上不用担心产能过剩问题。第一,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限制了产量。其次,封闭的特征导致没有流通渠道,不需要流通。既然不需要,就不会有过剩的产出。满足自己的需求肯定是必要的,不会有太多的剩余。最后,因为分散,即使家家户户有一点剩余,问题也不大,因为没有规模。只要没有规模,就没有洪水,就没有产能过剩的危险。所以,你可以放下心事,不必操心。“
叶凡讲完话,平静地看着大家。
“好!”
顾源率先点赞,众大臣…… 包括王子在内,纷纷击掌表示对叶凡精彩话语的赞赏。作为学弟学妹,叶凡只能弯腰鞠躬来表达自己的感激和支持。
一直默默聆听,静静地思考的明王这时说: “今天听了叶郡公的话,景辰对‘士农工商’这几个字有什么理解。如果按照叶郡公的语言,我们不需要紧张,不需要过分关注商人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不仅叶凡暗自叫好,就连几位老官员,明王,也忍不住多看明王几眼。明王的理解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真的是与生俱来的。别人不能羡慕他们,也不能羡慕他们。
李景瑜也不是草包,但是相比明王的智慧,资质太一般了。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叶凡忍不住想同情他。然而,显然不行,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叹,可怜的太子。
叶凡说: “所谓士,农,工,商,其实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如果只讲分工,不管别的,农民,工人,商人其实都可以看作生产者,学者是管理者。其中,农业是最基本的生产者,生产基本物资,然后加工成商品,最后促进商品流通。俗话说,有需要才有存在,有存在才合理。士人,农民,工商业都是社会运行的一个环节。没有必要对商人的存在感到紧张。还是那句话,人要生存,衣食住行都是根本。商人的存在需要过剩的产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还怎么做商人呢?但政府作为管理者,仍有很多人不能保证温饱,政策向务农倾斜。劝农政策是立国之本。“
明王听了,感谢叶凡说:“谢谢叶郡公的建议。景辰已经教过了。“
顾源也若有所思地听着,摸着胡须说:“今天叶卿讲的一些道理,过去有知识的人也讨论过,但没有一个像今天叶卿这么简单易懂。叶卿是雄才大略,平阳是有功之士!“
这个评价相当高,叶凡谦虚地表示: “圣人被高估了。既然明王问了商人的问题,我其实有几句话要说。“
顾源饶有兴趣地看着他说:“叶卿家族,我们来谈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