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收归麾下
偶来尘世2020-06-14 23:062,147

  都这个时候了,能退敌就是硬道理,管你是什么出身,能在战场上存活下来,就是本事。

  穆衍趁机将赵五介绍给他们,日后肯定要继续合作的,象山的危机暂时解除了,翁山那边也不安全,倭寇会随时登陆,顺安军随时做好迎战的准备。

  众人正相互切磋退敌经验,有斥候来报,倭寇已经退回到海上去了,有船将他们全部接走了。

  指挥使胡大人眉头紧皱:“这么容易就退回老巢,必有诈,怕是回去搬救兵了,倭寇就像恶狼一样,盯着两浙很久了,怎会轻易放弃。

  下一个目标不知道是哪里,翁山和象山都极有可能会再遭重创。当务之急,要尽快修葺城门和城墙,防御工事,否则再来一次围攻,象山城不堪一击。”

  “只能发动民众捐款捐物了,就算跟朝廷请旨修葺城墙,朝廷答应了,银两也不知何时才能拨下来。”象山知县叹气道,“我们等不起啊。”

  说高太后是败家娘们儿一点都没错,自她听政以来,天顺的国库就一直空虚,拿国库的钱贴补她娘家就痛快着呢,地方上要用就费劲。搞得整个朝堂歪风邪气疯涨,官员贪墨成风,典型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修葺城墙城门是公家的事儿,没有官员会自掏腰包的,到头来,又算到百姓身上,压榨百姓毫不含糊。

  修城墙可是个大工程,穆衍本身就是个不会理财的,银钱的事情他也没有办法。

  “百姓能捐几个钱啊,倭寇一有动静,象山的大户有出路的该跑的早就跑了,剩下的都是没办法,没有退路,跑不了的穷苦百姓。大人号召他们出力可能还行,出钱吗,就有点为难了,这些天为了迎敌,城内能烧的都烧了,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啊。”有人提出异议,总会有人将百姓的疾苦看在眼里。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筹集银两。”张恩源摇着扇子,跟个军师一样,扇子是苏兆刚送他的,苏家的扇子现在很出名,他拿在手里是为了充门面,让自己看上去更象个读书人。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即使那些富户将值钱的东西都带走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反正富户们宅子都不要了,何不收归公有,就说是帮他们保管,等他们回来后,再拿银子来赎,不回来就彻底充公。”

  “这……这不合适吧。”知县跟那些富户都有来往,还要给他们面子呢,首先反对。

  “怎么不合适,不偏不倚,凡主人不在的,宅子全部充公,又不是只针对一家,先让军队驻扎进去,名号就是帮他们看宅子。”胡大人认为可行。

  顺安军誓死守护着城池,贫民百姓尚且出了不少力,那些富户想一毛不拔,哪有这样的好事儿。谁不怕死啊,他们过的可是刀尖上添血的日子,让富户们出点银钱怎么了。

  张恩源见有人支持他,更加来劲了,毫不隐讳地道:“据我所知,两浙路的富户,可都是大有来头的,比如董家,这种从三品的参政,囤积万顷良田,底子相当厚实。

  至于高官家族,那更富到瞠目结舌,杭州的华家,每年仅地租收入就有四十八万两白银。苏州钱家地跨三州,地租九十七万两白银。嘉兴的尚家商铺遍布天顺,积财百万两白银……家家富可敌国。

  明州和台州若是不保,他们还想高枕无忧?别忘了,淮南路的叛军可是从京城又撤回淮南路了,万一叛军不打京城了,改南下,两浙路到时候就是腹背受敌。

  所以,两浙路的军费,只能找他们借了,日后朝廷拨款下来,再还他们便是。不过,这要看严大人的意思了,我也就随口一说。”

  人家的家底张恩源都打听的如此清楚,不愧是张财神,算账的高手。

  此招有点损,不过也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穆衍这才想起来,记得攻打广东路的时候,荆湖路的富户可都是出了不少力的,包括张恩源的本家,郴州张家。

  广州路拿下后,通商的道路就打通了,甚至通到海外去,荆湖路的富户们也有好处,利益都是相互的。

  两浙路也一样,若军费充足,将倭寇赶走了,海外的贸易就安全的多,不怕船被抢劫了。

  “我这就上报严大人。”胡大人雷厉风行,当晚便指挥军队破门而入,凡是主人不在家的大户,全部驻扎了军队,例行公事的搜查了一番,果真收获不小,修葺城墙前期的费用差不多凑够了。

  两浙路转运使,严大人本来在台州,收到象山的战报,二话不说就往这边赶。顺安军最近损失惨重,跟倭寇周旋很是吃力,听闻有了对付倭寇的新阵法,严大人非要亲自瞧上一瞧,两日后便到了象山。

  “晚辈理应先去台州拜访严大人,只是战事吃紧一时没有抽出身,还请大人见谅。”见面后穆衍寒暄道。

  “听闻你的阵法可以退敌,快先带我去瞧瞧,到底是什么厉害的阵法。”严大人直奔主题。

  “阵法不是我的,是一名叫赵五的指挥提供的。”穆衍如实道。

  又把赵五的身份来历描述了一番,严大人当然愿意将此人收归麾下,缺银子可以去弄,人才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管他以前是干什么的,就是死囚,他现在也会启用,能打仗才是硬道理。

  城内的顺安军和郴州军正在操练新阵法,严大人观摩了半晌,回府衙后,又召集众人重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基本跟上次大家分析的差不多。

  就是倭寇下一步的动向,大家还都摸不准,都倾向于倭寇可能暂时不来象山,在象山他们没有占到便宜,极有可能会突袭翁山。严大人的意思,他要亲自去镇守翁山,绝不能让倭寇破了城。

  穆衍既然是来支援严大人的,便决定跟严大人一起去翁山。

  第二日刚要启程,秦知忍便带着弟弟秦宣也赶过来了,他们已经相认了。

  穆衍当即吃了一惊,带着几分欢喜问:“你怎么来了?”

   

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 彼此懂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为王爷的白月光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