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调查真相
无鱼2020-07-24 09:413,246

  上官晔收到上官荨的来信后,当即就在书房写了张为太子辩解的奏折,等待第二天上早朝。

  萧老将军接到信封后,沉思片刻,召来自己的儿子商议。二人商议到了夜半,连夜将奏折写出。

  虽然此时上书为太子辩解不是上计,但是事到如今也只好这样做,不然太子的罪名就洗不清了。

  第二日上官晔与萧老将军的奏折呈在皇上的面前,皇上一目十行见二人奏折看完,将两份奏折饱含怒火的甩到下方。

  皇上身体毕竟才痊愈没有多长时间,接连发怒,引的胸口不断祈福,“你们好大的胆子!朕还在这呢!”

  上官晔连忙下跪,群臣也纷纷跪下,战战兢兢高呼,“皇上息怒!”

  苏公公在旁为皇上抚了抚胸口,皇上气息稳定后,震怒道:“一个太子就让你们这般姿态,值得全朝的人为他求情?”

  群臣跪了一地,没人敢抬头看正在发怒的皇上,害怕触及霉头。毕竟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没有人想拿自己的命去赌。

  李承奉站了出来,捂着受伤的部位,虚弱道:“父皇,儿臣以为既然有那么多人为太子皇兄求情,太子皇兄应该是冤枉的。”

  李承奉这一句话看似在为李承基求情,但是也将他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真正的皇帝还未倒台,他的群臣就想另起锅灶。这让本就生性多疑的皇上只会更加厌恶和加罪于李承基。

  看着这个在自己危亡时挺身而出的儿子,皇上还是将怒火收了收,“太子参与科举考试举办,却疏忽安危,导致朕险些遇刺,若不是承奉,你们今天根本就见不到朕了!你们是巴不得朕遇刺!”

  这句话就严重,因为太子的疏忽而导致皇上遇刺,如果他们在为太子求情,恐怕皇帝心中只会更加膈应。

  “皇上恕罪,臣等不敢!”

  李承奉也一同跪下,“父皇,虽然太子皇兄手握重兵,但是从未做过任何对不起您,对不起国家的事。儿臣求父皇赦免太子皇兄,给太子皇兄一个机会!”

  不提兵权还好,提到兵权只会使皇帝更加的愤怒。他还在世,没到退位的地步,但是兵权却被自己的儿子牢牢抓住。

  上官晔一听李承奉这般为李承基求情,就知道事情要不好。没有哪个老子愿意看到被自己儿子骑在头上。

  皇上猛拍龙椅,站立起来,眉心褶出几道深刻的皱纹,“朕看你们一个个都要反了,是想造反不成!朕看你们这些人的官也做到了头,嫌做够的,朕今天就成全你们!”

  所有人趴在地上不敢动弹一下,上官晔冷静直起身子,“皇上恕罪,臣还记得臣刚入朝之时您说过的话,您说为君就是要永远为自己的臣民考虑。臣追随陛下多年,多得陛下所看中不胜感激。臣一直都以陛下之意为宗旨,从未有一刻的变动!”

  “臣等的心也永远追随着皇上,永不会变!为陛下身体着想,还请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上官晔说的泪涕横流,这般的剖白真心,果然让皇上的怒火稍微收了收。想到以往的峥嵘岁月,皇上只道:“都平身吧。”

  李承奉握紧了拳头,他准备了这么久,好不容易要将这些人一网打尽。上官晔这个老匹夫看着木讷,没想到也是个伶牙俐齿的。三句两句就让皇上收了怒火,免了他们的罪!

  再多的怨怼,此时李承奉也只得收下。面上挤出一抹笑,跟着附和。既然此时父皇已经熄了火,那他再说只会惹得厌烦。还不如好人做到底,为他们求求情。

  李承奉攥着掌心,任由指甲将手掌刺破,内心警告自己要冷静,还有下一次的机会,总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上官荨离开牢笼之后也未曾闲着,第二日就直接去了大理寺。

  大理寺中收录着往年现界考生的信息,而且大理寺论查询的功夫,在整个上京都是一流。

  到了大理寺,大理寺的官职人员都在外面等候着上官荨的到来。

  上官荨直接向为首的杜大人说明自己的来意,“徐大人,本宫到此只想查明殿试刺杀皇上未果的那名刺客的信息。”

  徐大人小心将上官荨引进去,只道:“太子妃娘娘,请您稍等,容下官些时间,下官这就去查。”

  上官荨被引至正厅,徐大人立即让下人端来一杯上好的茶叶,自己留在正厅陪同着上官荨。

  “太子妃娘娘,您喝茶,喝茶。只要这名考生考过试,臣一定能将他查个底朝天。”

  上官荨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虽然她面上看着淡然,实则急的不行。她多耽误一刻钟,李承基就要多受一刻钟的罪。

  吏官从外面匆匆跑进来,手中裹着一卷厚厚的羊皮纸,“大人,找到了!”

  徐大人从吏官手中接过羊皮纸,铺在桌子上展开念道:“李木,北宁府人,父母双亡,上无兄姐,下无弟妹。前年参加乡试,一考即中,深受知府所喜爱,举荐他入京参加会试。会试后……”

  上官荨忍着不去夺徐大人手中羊皮纸的冲动,放下茶碗问道:“后面呢,快讲。”

  徐大人瞥了上官荨一眼,咽了咽口水,吞吞吐吐道:“会试后参加殿试,殿试由吏部侍郎上官恒与侍郎王括所举荐。”徐大人一哽脖子,将下面的字全部念了出来。

  上官荨拿在手中的茶碗差点端不住,桃儿在一旁也是震惊不已。举荐那名刺客的怎么会是上官恒与王括?

  上官荨惊觉不可能,夺过徐大人手里的羊皮纸,自己一字不落的看完。羊皮纸上清晰的写着,举荐人,吏部侍郎上官恒与王括。

  上官恒是她的长兄,上官一族已与太子所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万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而王括上官荨在太子也见过他几面,是李承基所亲信的幕僚。上辈子就一直跟随着李承基从未有过叛变,他也没有理由做出这样的事情。

  “徐大人,这卷宗,有没有被改动的可能?”虽然知道不可能,上官荨还是问了出来。

  徐大人还是打破了上官荨心中的幻想,“太子妃娘娘,这…不大可能。卷宗都被秘密存储,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去改动。”

  上官荨还是不死心,“徐大人,大理寺可还收存了现届考生的举荐信?”

  徐大人当即道:“自然,只有太子妃娘娘需要,臣现在就为您找去。”

  上官荨沉着气道:“就劳烦徐大人,在帮本宫去找来了。”

  徐大人在一旁陪笑,“不劳烦,不劳烦,为太子妃娘娘办事是应该的。”

  不一会儿,举荐信就被找了出来。这次上官荨直接抢在徐大人的前面拿到举荐信,看到举荐信上那刺目的两个人名,上官荨呼吸都凝滞了几分。

  上官荨僵硬的将举荐信还给徐大人,保持着脸上的笑容,“桃儿,将带来的东西拿给徐大人。”

  徐大人当然推辞不收,原本以为是帮太子妃办了好事。但这现在看来,显而易见的,他办的事已经搞砸了。

  桃儿在后面将礼品推到徐大人的怀里,“大人也跟着忙活那么久,这些都是应该的。”

  徐大人推辞不过,只好将礼品收下。待四下无人之时,徐大人打开盒子,差点被里面的黄金闪瞎了眼。

  进了马车,桃儿也不好开口安慰。车夫在前面询问道:“太子妃娘娘,咱们现在去哪?”

  上官荨心中只觉得此事蹊跷,但事实却摆在了她的眼前。如果此事洗不干净,他们一家子就要完了。

  “去衙府寻本宫哥哥。”

  刚到衙府,上官恒就得了消息,在衙前等着上官荨。

  “妹妹,你怎么来了?”上官恒口中问着,还是上去将上官荨小心的扶下来。

  进了衙府,上官荨挥退众人,只余下他们兄妹二人时,上官荨终于撕开淡然的面具,“哥哥,你有没有举荐一个叫李木的考生参加殿试?”

  李木行刺后,皇上立马封锁了消息。现在外人还不知道那名考生姓甚名谁,只知道是名参加考试的儒生。

  上官恒被问的一愣,“李木?这个人我知道啊,是尚书举荐的。今年我只举荐了两人,没有一个姓李的。”

  “那王括呢?他有没有举荐?”上官荨并未将气松掉,反而又问。

  上官荨揪着帕子,那一定是有人改动了卷宗,面上一片死灰,“哥哥,咱们家要大祸临头了!”

  要说之前上官荨说的话还未曾点醒上官恒,那一句大祸临头,上官恒彻底的清醒,“你是说……”

  上官荨点头,“不错,如你所想,举荐信上是你与王括的名字。”

  上官恒也慌张起来,但是面上还要比上官荨镇定,“可这事跟我二人没有半点关系,举荐信怎么会有我二人名字,这可奇了。”

  上官荨瘫坐椅子上,忽然灵感一闪,想到了康万里。这人虽然也是太子幕僚,但满朝看去,只有他一人有本事将举荐人更改。

  越想越觉得可能,当即,上官荨就让人通知太傅,让太傅去查康万里是否叛变。

继续阅读:第192章 诛杀灭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和敌人一起重生後我投敌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