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基身体僵硬的不像是自己的,在皇上的盛怒之下,也只好听命,“是。”
回到东宫之后,上官荨有些自责,“承基,若不是我的提议,你也不会被皇上迁怒。”
李承基拍了拍了上官荨的手,安慰道:“无事,这不过是早晚的事,父皇早已对我心存不满。”
皇上只不过是趁着这次的机会,将前几次的怒火全部在李承基的身上发泄,顺便告诉朝臣们老实一点,不要乱搞动作,给他们一个威慑。
上官荨还是道:“承基,都怪我。”虽然他不说,但是她知道,这次还是因为她的提议,如果不是她,皇上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举动。
李承基温柔的抚摸着上官荨的腹部,“正好,这样我还有充足的时间陪着你和孩子。”
“承基,你说我们该给孩子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上官荨看似被他带了过去,但是心中却一直没有放下。
李承基不说,不代表上官荨不知道。面前的这个男人从来不会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应该是翱翔的雄鹰,现在却被禁锢在一方囚笼之中。
几日之后,朝臣们纷纷向皇上觐见,要求恢复太子参政的机会,不要被外人所迷惑,疏离了两人。
皇上不听,也不管,每次都用身体不适这样的借口来打太极,无外乎都是说,“太子妃有喜,朕给太子放个闲,让他多陪陪太子妃。”
有大臣硬着头皮急觐,“皇上,您现在身体不适,太医都说您需要您静养。现在太子不能参政,那这些政务该如何?”
皇上重病,连上早朝的力气都没有。每次都是让重要的大臣到乾清宫商议要事,而且每次商议都不能完成当天的事。
皇上咳了一声,有些理所当然道:“让太傅与丞相分担。”
劝阻无奈,大臣们只好悻悻而归。个个愁眉苦脸,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只要掌权人还是皇上一日,他们就不能违反皇上的意愿。
夜晚之时,皇上急促的咳嗽,整个胸腔都在震动,气都有些喘不匀,“苏公公…来人啊…”
苏公公就在一旁不远处守夜,听到皇上那有动静,立马跑了过去,“皇上,奴才在。”
皇上艰难的喘气,“苏…公公,快将那剩下的…丹丸拿过来…拿来…给朕服下。”
苏公公浑身一颤,“皇上,那丹药可是…”可是极为伤身体的,吃下去病情会再次的加重。
“快…快拿来给朕!”皇上伸直着手臂,指向那装着丹丸的地方。
皇上的命令,苏公公不敢不从,只好从格子中将丹药拿出来,小心翼翼到一颗给皇上,喂水慢慢服下。
这些丹丸是之前李承奉找来的那个术士所炼制,虽然那个术士被砍了头。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炼制丹药还是被皇上留下来了。
皇上吃下这个丹丸,很快就胸腔就平复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还是丹丸起来药效,皇上感觉自己好了许多。
苏公公拍了拍皇上的胸口,又递过来一杯水,小心翼翼的喂他,“皇上,这丹丸可是硝石制成您吃了,不是……”
剩下的话被皇上接过,粗着嗓子,“不是什么?哼!不过是一死,这朕的身体也坚持不了多久,还不如让自己疼快。”
苏公公咽下剩下的话,索性闭嘴。皇上的决定,不是他一个公公应该能管的着的,他只要做好服侍就好。
吃了丹丸没几日过后,皇上的身体以肉眼可见好了许多,当即下令要大修土木,在城外修建一个大型的温泉行宫。
下面的大臣得到皇上直接下的命令,也只好让往下面传递。按照皇上的要求,很快就修建好温泉行宫。
温泉行宫刚建好后,皇上又开始广泛纳妃。皇后知道这件事,心里不管怎么气,还是要扬起笑脸为皇上办好选秀。
后宫又新进了一批青春靓丽的如花姑娘,皇上为她们封了妃号之后,第二日就带着这些人前去温泉行宫玩乐。
上官荨前去翊坤宫给皇后请安之时,如意在一旁悄悄的告知皇上在行宫究竟做了什么,皇后没绷着脸,“皇上做事也太糊涂了一些!”
上官荨眼观鼻鼻观心,也没接她的话,只当自己什么都没听到。皇上这次前往温泉行宫,宫中老一批的妃子他谁都没带,就连皇后也被下了面子。
“皇后娘娘,您瞧,这是儿臣给您寻来的双面猫绣,您可还喜欢?”
皇后也知道自己失了仪态,很快顺着皇后的话来,惊喜道:“这幅刺绣确实不错,难得你有心了。”
两人又聊些许,上官荨向皇后拜别。
回到了东宫,上官荨窝在李承基的怀中,“承基,父皇最近做的事情也太过了一点。”
李承基虽然不在朝中,但是消息也从未断过。也知道皇上最近做的事,确实是太过了一点。
无论皇上做的事究竟有多么荒唐,李承基是做儿子的,那他也是不能说什么的。所谓,子不言父之过。
待皇上在温泉行宫玩的尽兴之后,终于罕见的上了早朝。
“在朕离京之日,杨国利一直兢兢战战,朕为表嘉赏,今日就封他为二品宰相。”
“皇上,这样做,是否有些草率了?”有大臣表示不满。
“是啊,是啊,这样也太不符合规矩了。”群臣在下面窃窃私语起来。
杨国利不过是刚入职的不到五年的五品小官员,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这样升也太快了一些,根本不配得到这么高的官职。
皇上现在最是见不到有人反驳他,越是反驳他就越一意孤行,“行了,朕意已决,不必再说,退朝!”
上官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有些目瞪口呆,“父皇这么草率就封了杨国利为二品的宰相?”
李承基也是无奈的点头,“非但如此,父皇还将朝中重要政务全部交给了他。”
上官荨忽然想到自己前些日子遇到了那名女子,“我前些日子瞧见了杨贵人,她该不会和这个杨国利有什么渊源吧?”
说道这,李承基更是无奈,“没错,这个被封的杨国利就是杨贵人的哥哥。”
上官荨想到宫中近日的流言,试探性问道:“近日宫中屡有传闻,说杨国利能被封,是因为杨贵人在父皇面前哭诉兄弟职位低,总是不受待见。”
李承基揉揉额角道:“宫中的传闻有两分是对的,父皇就是看在杨贵人的面子上才准备晋封杨国利,只不过没想到会封那么高。”
上官荨思及此处也只能盼道:“希望这个杨国利是个为民的好官吧。”
李承基摇摇头,“难说,我的暗卫来报,这个杨国利可不是什么好官。之前还是五品的时候,就不停的收受贿赂。”
上官荨捂紧了嘴,“那,这些皇上是不是不知道,被蒙蔽了?这样的官上了位,那些百姓不就遭了殃?”
李承基拍拍她的手,笑道:“荨儿,不要在想了,我们出去走走如何?”
上官荨也觉得有些扯远了,这些事即使是发生了,现在李承基也被禁止插手朝廷事物,他们也是无能无力。
“皇上,滨州急件!”
皇上松开怀里的美人,一副被扫了兴致的模样,“若无要紧事,坏了朕的兴致,朕不会放过你们。”
将手中的信件拆开,粗略一览,“蝗虫?闹了蝗灾,这确实是件急事,需得赶紧赈灾才好。”
皇上皱紧了眉,似是喃喃自语道:“这件事,该让谁去赈灾比较稳妥。”
被皇上推开的美人,又重新靠近皇上,像是个菟丝花一样缠着他,撒娇道:“皇上,您都不理臣妾了。”
皇上对这个宠妃还是很宽容,哄道:“朕这不是在忙正事,怎么会冷落你呢。”
杨贵人软骨头一般,靠在皇上的肩上,“皇上,这就交给哥哥来办不就好了?”
皇上不过迟疑片刻,就被杨贵人微微推了一下,“皇上,您这是不信臣妾还是不信哥哥,之前您可不是这么说的。”
皇上又重新揽过杨贵人,“乖,朕这就下旨,让杨爱卿办这件事。”
杨国利接过旨后,转头就有不少大臣来找他,像他献上重礼,就为了能够从他手中将这件事接过手。
赈灾这件事,可大可小。其中有不少漏洞可钻,只要接下这份差事,就相当于一半的赈灾粮进了手里。
杨国利望着这一箱的金银珠宝,一一将它们收进库房。不错,又有一箱东西进了库,小金库又满些了。
想到朝中向皇上参自己一本的大臣,杨国利摸了摸胡须,冷哼道:“不过是一群将死之人,早晚本大人就要收拾他们,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蝗灾之后,又有地方官员上书,请求皇上重新赈灾。这份奏折被杨国利等拦截住,得到消息的其他大臣,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想要向皇上参杨国利一本,也是无处可参。
走投无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大臣,只好去找李承基,“太子殿下,情况就是这样,这些个赈灾银子全部进了杨国利的腰包,请殿下为民着想,让皇上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