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烟草味传来。里正开始抽干烟了。见沈忘柒正看着他,便点了点头说道:“你三叔婆说得对。你再也不必回去为他们做牛做马了,就在这里住下来吧。”
沈忘柒可以看出他们很诚恳,是发自内心想帮自己,但她并不像就此依赖别人为生。她不是一个保守的古代女子,她来自现代,懂得女孩子只有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活得精彩。
她索性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说了出来。
里正和沈大娘听了都很诧异。但里正很快恢复了常态,也赞同道:“你说的对,你擅长医术,自然可以治病行医,积德行善,不然岂非浪费?可丫头那你要知道乡间宅子虽然不算贵可差不多也要十多两银子,你才刚还了阿莲五两银子,一时之间又到哪里去寻这么多钱?”
沈忘柒想到鞋子里藏的银票,在乡下有这些银子足够大半辈子的开销了。但她又怎么会满足于这种一眼看到尽头的生活呢?既然她已经穿越到这里,不做出一番事业岂非对不起自己原道穿越而来的身份。
她想了一会儿,问道:“三叔公,现在村里有多少户人家愿意卖房子?”
“卖房的有五六户,家里的人都搬进了县城。只不过卖的都是土坯房,家徒四壁,却但价格不低,最差的也要15两银子。”里正说道,怕沈忘柒没听明白又解释道:“这15两银子的,也不过是个小院子,加上两间房。你一个人住倒也足够了,不过要是再加五两银子,就又能多出一个房间。”
沈忘柒思虑了一下价钱,看来这十五两银子的宅子想是也不如沈家院子。她是打算日后悬壶济世开门问诊的,还要布置药柜病床,有些不易挪动的病人怕是还要留宿,一间小院子又怎么够用呢。
“还有更好写的吗?”沈忘柒问。
里正虽然知道刘夫人一定给沈忘柒付了很多钱,但他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略有诧异道:“有是有,不过只有一间。虽然也是一个土房,但是以石料打底的,有前后两个院子,房后连着一片田地。只是丫头你一个人用的得着住如此大的房子么?”
沈忘柒听到这里才算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三叔公,别看是我一个人住我。但如果以后开门问诊,总不能让病人住到我的屋子里去,对吧?虽然我还觉得不够大,但我毕竟是个女孩。恐怕别人会说闲话。此外,还应为药材的存储留出一些空间。这房子再合适不过了。”
听了沈忘柒的解释,里正点头说,如果沈忘柒愿意,可以去一趟县城,帮她把房子的事情办好。还可以直接帮沈忘柒把房契和地契都上好。
沈忘柒万般感激,不然她一个穿越过来的人,连西头村都不熟悉。又怎么可能知道如何与官府打交道办地契呢,有里正的帮忙可以帮她省去不少麻烦。
更何况三十两的价格买一栋房子真的不算贵。这几天她一直在看西头村的房子,西头村的房子大多是完整的四合院。院子的三面都有厢房,只有两间房的院子却很少。不过她最喜欢的是房子后面的一大片空地,原来是用来种菜的。她接手后,可以试试种草药。
到时候不但可以自给自足,多余的药材还可以卖给县里的药堂,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沈忘柒在里正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又好好休息了一夜,她和沈大娘挤在一张床上睡了个好觉。第二天早上,她醒来吃过早饭后,里正就带着沈忘柒去县城寻那户打算卖房子的人家。
沈忘柒来到县城先跑到银庄兑换了银票。然后又去县衙门,给了主人30两银子。衙门当场就把沈忘柒的名字写在地契和地契上,现在沈忘柒就在达州有了第一个住所。
等着这些事全都做完以后,已经到了午时。
沈忘柒请里在饭庄吃了顿饭。想了想问道:“三叔公,我们村里可有靠谱的木匠。搬进去之前,我还想做些柜子,打个匾额。
里正想了想道:“村里的老谭家是个不错的木匠,你可以去找他。”
他这次带着沈忘柒跑了一趟下来,心里不由地感慨。虽然这个小女孩只有十二三岁。可她遇到麻烦时简直就像个成年人。而且,她的医术很好。在村里的人看来,她是个很有前途的姑娘。毕竟在村里人的眼中,孩子们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还都在追鸡狗玩泥巴不是吗?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要扔啊。
里正正想着,突然,看到沈忘柒将一块银子放到他面前,他用手称了一下,至少有二两。里正一时诧异,脸色变得更加复杂。
这刘夫人到底给了沈忘柒多少钱?
对面的沈忘柒笑着说道:“这是辛苦三叔公今日陪我走这一遭了,耽误了三叔公一天的活计,怎能叫三叔公摆拍一天呢?况且日后,要麻烦三叔公的地方还不少呢。”
里正有点不好意思地接过钱,咳了两声说道:“老谭倒是个不错的木匠,但他也只是擅长村里乡间的那些粗活。讲究的东西做不来的?既然你想刻一块匾额,三叔公带你在县城里找一个熟人。吃完饭我们就去找他。”
饭后他们订了医官的牌匾,又搭上赵琪的车回了西头村。
赵琪今天的生意很好,送到县城的蔬菜都卖光了。他坐在车头赶牛,里正和沈忘柒坐在后边。
“心丫头是要开医馆吗?”赵琦听到这件事,很惊讶,但也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这下好了,以后村里人有了大病小情也不用再往城里折腾了。”
那天,他带着沈忘柒去县城,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没成想沈忘柒竟然真的治好了刘县令的工资。还在县里名声大噪。
沈忘柒笑着说道:“大病当然不能保证,小病倒是可以药到病除。”
事实上,她是主动提起的。虽然她以前一向低调,但在古代开医馆可不像开酒馆。她得趁着刘小公子的事余温未散之际把开医馆的事传出去,不然谁会来找她看病。
到了西头村,在里正家的门前牛车停下。
天色还早,沈忘柒像里正家告辞后办了自己的东西去新家。去李铮家,拿起东西去新家。沈大娘不放心她一个人,和她一道往新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