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娘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回忆道:“我小时候倒是有几回雨下得很大,也好几次都淹上来了。”,沈大娘越说越害怕。
“倒是以前我们没有住在小溪边,没怎么注意。阿弥陀佛,只求老天开眼,不要在下雨了。”
沈忘心听沈大娘这样一说心里也明白,这天要下雨谁能阻止得了,瞧这样子一时半刻也停不下来,若是水真的淹上来,淹了药田倒也不怕什么,可若是进了院子就不好说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沈大娘央求了它一早上不要再下雨了。结果刚吃了无妨,这雨就越下越大,天阴的可怕,还没过午时,竟像是酉时那般。
一个念头在沈忘心的脑海里也闪而过。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只怕搬家之事要早做打算了。
沈忘心想了想定神问沈宣道:“宣子叔,有没有说三淮堂要卖多少钱?”
沈忘心虽然只去过三槐堂一次,但也知道三槐堂是西头村最大的房子,光是院门就有三个,宅子地势又高,风水也好,比现在这里大上两倍有余。
只是这样的宅子,真不知要花上多少银两。
说到这里,沈宣的脸色一变,他也狐疑地看了沈忘心一眼说:“这怪就怪在这,王家的下人并不愁银子,他们主人家也不着急,只说如果你想买,大可先搬进去。没有足够的银子,可以一点一点地还。他信任你的品行,如果你决定买,他现在就到那边去等你。”
世界上有这样的好事吗?连沈忘心也觉得奇怪。
她焦急地问沈大娘:“三奶奶,你见识的多,你知道王家人的品性可靠吗?”
沈大娘自然见过三怀堂王家的人,从前王家在余庆县西头村很有名。三槐堂前总是车马络绎不绝,很多外地来的学生特地向王家的求教。
“王家的品性是绝不会差的,我看王家的下人说的也是实话,王家必然不会对这些银两急在一时。再说,以我们五味药斋的名声,我们又岂会少了他们的银子呢。”沈大娘道
雨越下越大已经由不得沈忘心继续犹豫了,便立刻敲定道:“好!不管怎样,医堂迟早会换地方的,今天就搬,就去三槐堂。”
沈宣见沈忘心应允,笑着说:“我想你也要买的,就已经嘱咐一些族里年轻力壮的来帮忙搬东西,你现在赶快收拾行李,咱们这就往三槐堂去,事不宜迟,不然河水真的涨上来,易管理的东西就全废了。”
沈忘心自然有很多东西要搬,除了日常的资金周转外,还有很多药材和药品,还有前段时间宴会上客人送的礼物,包括后来袁家送来的那些谢礼。
如果她一个人搬这些东西,就是三天三夜也搬不完。
既然有人来帮忙,就可一省去了不少力气。
不一会儿,沈家的青壮年都来了。王家的下人从县城赶过来,特地租了一辆马车帮沈忘心搬家,几次下来,前院和后院稍微值钱的东西都搬到三槐堂里去了,堆放在院子的角落里。
陈先父子和张翠花也一起搬到了这里,暂时住在三淮堂。
两家人一上车,就看到水已经淹进了房子。水流湍急,已经把不少上游的树叶和树枝都冲了下来。
张翠花拿了一包行李往马车上上,不知怎的,手一抖。包裹从马车上掉下来,瞬间就被水冲走了。
“我的行李!”她尖叫着,想追过去,却被老陈头一把抓住。
“你干什么?水那么急你不要命了!”老陈头气急败坏地把她拉上马车。
张翠花看着包裹被洪水淹没,颤抖地落下泪来道:“那是我攒了整整一年的钱。现在都没了!”
这次,真是损失惨重!
沈忘心无助地看着张翠花。她一脸愁容,没有时间关心别人。
老陈头也生气了,拍了拍大腿:“咱们阿先整天那么忙,这么辛苦,你还把他每月的钱都拿出来存私房钱!其他人都是对儿子好。你这人怎么当娘的?”
张翠花感到即委屈又愤怒。
陈先被吵得头疼忙叹了口气道:“好了爹,人没事就好了,就不要再责怪娘了。”
车厢里一时没有声音,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使得车夫赶车赶得很慢。
等两家人终于到了三淮堂,进了院子,一颗心才终于安定下来。刚才的情况太危险了。若不是沈忘心当机立断,还不知道两家人要损失多少财物,说不定性命都堪忧。
老陈和张翠花一想到这儿就连连感谢沈忘心。
沈忘心让陈先带着他的爹娘找了间房间安顿下来,休息了好一会她才跟沈大娘一起检查搬过来的东西。幸运的是,东西差不多全都运过来了,只是有些草药淋了雨,需要用火烘干。
沈忘心把药材和药品等放在第一个院子里。今后,第一进院子用作医堂。第二进院子,让两个小团子和陈先家暂时住。她和沈大娘住在最后一套院子里,房间挨着她们也好照应。
沈忘心清点完所有东西,便忙着跟沈宣去见王家的下人。
王家的老下人是位和颜悦色的老人。看到沈忘心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三串钥匙说:“沈小大夫,院子的钥匙都在这儿。每个院子里房间的门钥匙,以及房间里的箱子和柜子,都用不同的铁环串在一起,你自己会发现的。”
他停了一会儿,又说道:“既然三槐堂已经是沈小大夫得了,我就不用三天两头往这边跑了,这雨下得太大。我得赶紧回家了,便不跟沈小大夫多言了。”他说完只字不提银两的事,转身就要走。
沈忘心赶紧拦住他道:“老爷子,还没说这三槐堂您要卖多少钱?不只我手上现有的银两够不够,若是够用,我这就拿给你。”
老仆从摇了摇头道:“沈小大夫,我不担心银子。我过段时间会再回来的,不着急。”
话都说在这份儿上了,沈忘心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只好送老人家离开,又把医馆里的一瓶防风寒感冒的药酒送给了他。
一直目送着马车离开,才回到院子里跟沈大娘一起把衣服被褥搬到房间里去。
看着外面的雨,沈大娘好久没回过神来,心痛地说:“医馆里面的家具都是刚做的,崭新的,连几个月都没用上,就被水泡了!”
沈忘心十分理解沈大娘,年纪大了,固然觉得老家最好。如果她不是被迫搬到这里的话,她也可能会一直住在那。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三槐堂没什么不好。不仅比之前的小院子大得多,而且每一块砖木都非常精美。可是想到要买下三槐堂的钱,确实让她肉疼。
她手里的银子应该不足以买下这里,很可能要分期还钱。
真是没想到,沈忘心苦涩的摇了摇头,自己穿越回了古代,却还是难逃成为房奴的事实。好在古代宅子没有现代房价贵,否则这座大山,可能会压得她翻不过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