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觉得大家都可能对我有所误会了,林姑娘当初也可能没听明白我话的意思,我只是单纯的希望林姑娘能起一个带头的作用让商户们自愿捐粮而已,并没有强制林姑娘去做什么,可能是我最近因为云城旱灾的事情情绪有些急躁,说话也略微着急了一些,可能是吓到林姑娘了!”
蒋县令说到这里觉得嗓子有一些口渴,他接过衙役递过来的水壶喝了几口水,擦了擦嘴唇又继续说道:“所以我这次来就是了跟大家和林姑娘解释一下,都是误会,林姑娘这次善举应该得到嘉奖,我决定把林姑娘的事例写到县志里,让云城百姓和子孙后代都记得林姑娘粥棚济民的事情!”
“大人,虽然能被县志记载是一件无比荣光的事情,但是能不能进入县志我并不在意。我只知道大人轻飘飘的一句话落到我们百姓身上就是有千金之重,为了你我都解除这个误会就请大人写一道手令,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写上去盖上官印,这样我们大家就都放心了,大人可以安心会府,百姓们可以安心归家,我们也可以安心的会庄子里去了,一举三得您看好不好?”
林念凉岂会不知蒋县令打的是什么主意?无非是要把百姓诓走,然后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百姓们帮自己收庄子若是和衙役们发生冲突那是占着理的,若是人已经被押入大牢了百姓们去围攻大牢那可就有造反之嫌了。
其实百姓们也根本不会去围攻大牢的,在他们心里民不与官斗这个理念已经深深进入到骨髓里了,如果林念凉被抓了他们顶多也就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然后就做鸟兽散了,对于他们来说吃饱肚子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这——”蒋县令听了立刻就迟疑了,这个丫头还真是狡猾,要是自己按照她说的话写了手令,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正在他迟疑之时一个贼眉鼠眼、长脸尖颌的衙役走到了蒋县令跟前附在他的耳朵上嘀咕了一阵,蒋县令听着不住的点头抹了又对这个衙役投去了赞赏的一瞥好像再说“小伙子好好干吧,绝对有前途!”
但是让他们耳语的时候,林念凉开启了“千里耳”功能,把衙役对蒋县令说的话听了一清清楚楚。
“好,我现在就给你写一份手令,但是我现在的手里只有官印没有纸笔,可否借林姑娘的笔墨纸砚一用?”
“追风,去庄子里拿笔墨纸砚过来!”林念凉看了一眼追风说道。
追风很快就把笔墨纸砚拿了过来,因为开去匆忙竟然忘了拿一张书桌出来,好在蒋县令因繁就简,他让一个衙役曲下后背做书桌,将纸铺在了他的后背上,又过来两个衙役一左一右按住纸张,蒋县令思索了一会拿起沾好的毛笔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写罢了内容之后又写了自己的名字,又将自己的大印拿了过来认认真真的将大印扣在自己的姓名上。
待毛笔字干了之后,衙役就将这张纸递给了林念凉,林念凉拿起纸来仔细的看了三遍点了点头,随后又将这张纸递给了瘦弱书生,让书生们把这张纸上的内容读了一遍。
书生读毕就把这张纸还给了林念凉,林念凉将这张纸小心的折叠好之后就放在了自己的袖袋里。
“这回父老乡亲和林姑娘可以放心了吧?”蒋县令看着林念凉仍旧保持着一张“慈祥无比”的笑脸。
“不着急!”林念凉看着蒋县令嘴角扬起一抹狡黠,“说了这么半天的话又快到晚上了,我们庄子里所有的米都拉出来还够再煮一顿粥的,不如就请大家吃罢了晚上这顿粥在回家吧,我们山庄人微力薄,至多也就帮父老乡亲们至此了!”
“林姑娘千万不要这么说,你能供我们这些穷苦百姓一天的粥喝,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拄着拐仗的老汉看着林念凉热泪盈眶的说道。
“那就请大家在等一会吧,熬粥也是一个需要时间的活,是不能着急的,我刚才就和姐妹们淘好了大米,现在就把柴架起来点火!”
就这样袅袅的炊烟就这样升了起来,透过炊烟望去蒋县令的连一会红一会绿一会紫的,脸上的笑容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诡异。
“没关系,本官就在忍一忍,等所有的百姓散去之后,看本官会怎么收拾你!”蒋县令一边想一边紧紧的攥住了自己的拳头。
“林姑娘,你人手不够的话,本官和这几个衙役也可以一起帮忙的!”蒋县令一边说一边作势挽起了袖子。
“不必了大人,我们这些人够用了,等一会还会有很多妇女和孩子们过来吃粥,人会比现在还多的,还是请县令大人回去吧,等百姓们都吃完了粥自然就回家了!”林念凉看着蒋县令依然笑容可掬,把蒋县令想留下来监督或者捣乱的念头给堵了回去。
“那本官就不打扰你了就先行回府了!”蒋县令说罢就扭头上了马车。
“我等恭送县令大人!”在百姓和林念凉的注视下蒋县令的马车缓缓的离开了。
“你个不知好歹的小丫头,等一会百姓散了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会段相的手令可是实实在在的捏在我手里了,任凭你背后的靠山是二品武官又如何,还不是比段相低了一级吗?哼!”
随着马车离粥棚越来越远,蒋县令终于“卸”掉了他已经扭曲的笑容,满脸尽是狰狞之色。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蒋县令的愿,在他回到县衙不久,马大人就带着云城商户的“请愿书”和几个随从来到了云城。
马大人见了蒋县令一句废话没有,直接把“请愿书”摔到了蒋县令面前的地上,脸色更是沉的能滴出水来。
当蒋县令看了“请愿书”上的内容也是大惊失色,一个县城的经济如何和商人富户们有很大的关系,若是逼的所有的商户都离开云城去往别处,那么云城的经济一下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到那时即使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但还是会有很多人没饭吃,因为富人们开办的大小作坊吸纳了云城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的。
直到这个时候蒋县令好像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跪在地上一边诉说自己的苦衷一边连连讨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