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敢置信的问道:“真有这种情况存在吗?”
张潇肯定的点头道:“还是那句话,生产力就是一切,要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就要实现工业化,而知识就是生产力。”
“额……”郭嘉问道:“张兄刚才不是说知识就是力量吗?”
“都一样,知识就是一切。”
曹操抓住了其中的关键词,工业化,他连什么是工业都不知道,何况工业化。
于是问道:“张兄,你所说的工业化是什么东西呢?
“这个太遥远了,我们先解决眼下的事情吧。”
夏国没有统一,现在别说工业化,连发展普普通通的工业都做不到。
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夏国的统一,先在许县兴办学校,为夏国未来积累人才,为工业化做准备。
可惜张潇知识有限,对历史他可以说是如说家珍,但是理数化也是一知半解。
好在商城里有全套教程出售,他只要买了教材自己攻克就行,对他来说已经注解的一清二楚的知识也不难。
说的再多也是空谈,待告别张潇后曹操和郭嘉回到府上。
“丞相,张潇所说的工业化,生产力真有可能实现吗?”
曹操深思片刻,道:“我也不知道,不过张潇不会无的放矢,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
在两人正交谈之时,突然有人跑进来禀报道:“丞相,袁绍送来书信。”
来人呈上书信,曹操还没拆开就问道:“郭嘉,你猜信里是什么内容。”
郭嘉笑了笑道:“我才是为了袁术的事情。”
两人相视一笑,袁术称帝掀起巨大风波,袁绍作为袁术哥哥两人却水火不容,想必是来找曹操派兵联合围剿袁术。
毕竟袁术实力也是不可小觑,袁绍虽然是最大的军阀,但和袁术硬碰硬也是两败俱伤。
曹操代表汉室,袁术如此大逆不道,不管曹操愿不愿意,为了道义他都得出兵征讨袁术。
这也是为什么袁绍会修书给曹操的原因,不仅如此,他还给吕布修书让他也出兵寿春城。
可惜刘备现在正在做一个闲散王爷,不然袁绍也准备拉他入伙。
果然,打开书信一看,袁绍的大概意思是,作为大汉臣子,他没有管教好弟弟,所以愿意大义灭亲。
曹操问道:“郭嘉,你认为我们应不应该出兵?”
郭嘉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丞相作为大汉的丞相,自然不能容忍有人在天子的土地上称帝,所以我们自然得出兵。”
“嗯,你说的很对。”曹操点头道:“现在我们兵强马壮,尤其是前些日子用武器在巴蜀和江南换了无数粮食,可是我们宣布保持中立,要是这次出兵会不会给人留下话柄?”
“丞相多虑了,袁术称帝乃是不忠,天下始终是大汉的天下,他袁术何德何能称得上天子,能够奉承天运,所以我们这次出兵师出有名。”
要是以前的曹操肯定会毫不犹豫出兵,但是他现在尝到了经济发展的甜头,似乎有些厌倦了战争。
不过这次他是必须出兵了,不然天下人还怎么看他,还怎么看汉室?
“行,不过得做好完全的准备,我们现在的成果来之不易,我不想因为一场征讨削弱了实力。”
曹操就怕出兵寿春城会两败俱伤,到时候其他人又大举来犯,那前面做的经济发展就得毁之一旦了。
这时,荀彧从外面进来,道:“丞相,根据大汉皇家银行和夏国银行的报告,有一大笔资金从寿春城流入。”
曹操跟张潇混久了,学会几个新词搞得他们这干人新词也是一套一套的往外蹦。
荀彧继续说道:“开户的人叫做袁涣。”
“袁涣?”
郭嘉一听就想起了那个人,他就是袁术手下的谋士,当初被刘备推举为秀才,后来流亡到江淮一代被袁术重用。
这个人的确是个人才,而且品行很不错。
曹操也知道这个人,他问道:“这个袁涣存了多少钱?”
“回丞相,根据银行报告,总共一亿六千万!”
曹操和郭嘉两人被吓了一跳,袁涣哪儿来的这么多钱,为什么要存入他曹操治下的银行?
不过想想之后也就明白了,这些钱多半是袁术的,说不定就是袁术的全部家当了。
曹操哈哈大笑道:“这袁术自作聪明,以为把钱存入我们银行就没人知道,殊不知这么大笔钱流入吾都是一清二楚的。”
为什么会把钱存入大汉皇家银行和夏国银行曹操也早已猜到他的意思,这么多钱携带肯定不会方便,如果存入银行他以后攻打到曹操的领地拿钱也方便一些。
郭嘉笑道:“看来这个袁术已经有了觊觎天子之位的野心了,能把这么多钱存入我们银行,不知道是他蠢还是狂妄自大。”
根据张潇说的,银行有冻结别人资金的权利,所谓冻结就是把别人账户里的钱扣住。
曹操说道:“袁术这是送钱来了,立马通知银行把袁术的钱全部冻结,这下看他没钱怎么打仗。”
荀彧领命去通知银行冻结袁术的存款,而这件事也被张潇知道了。
张潇作为大股东,冻结这么大笔资金的事情他当然有权利知道。
虽然知道这笔钱是袁术的,可是他还是制止了银行冻结这笔钱。
荀彧也是第一次和张潇见面,他见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就是丞相推崇备至的张潇,也没见他有三头六臂。
荀彧为了不暴露曹操的身份,也取了一个化名叫做陈玉。
“张公子,我是大司农的陈玉,陛下口谕冻结袁术账户所有资金。”
汉朝经济管理就是大司农的职责之一,这点张潇也是知道的。
没想到张潇一点不给面子道:“不行,作为一个中立的银行,除了触及银行利益和国家利益,我们不允许冻结任何用户的资金。”
荀彧眉头一皱,呵斥道:“难道你想抗旨?”
“随便你怎么想,我也可以解释给你一个不冻结的理由。”
“你能有什么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