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三年,神都洛阳,中元节,宜普渡,忌动土。
此日恰有放河灯的习俗,一盏盏河灯滑入水中,有的是对逝去先人的纪念,有的则承载这美好祈愿,飘向远方。
整夜,洛水两岸热闹非凡。
游人如织,贩侣如龙,人流、物流、灯流、歌流、将这座都城掀得沸腾起来。
几乎半城的百姓都围在河边,河面上灯火点点,从高处看去,灿若星河。
苏荷携丫鬟向暖正随着人群看热闹,素白的一张脸如远山青黛般勾勒出娇美的容颜,更让一旁卖河灯的摊主看直了眼。
正在兴头上,却不知被人从身后推搡了一把,苏荷一个踉跄,猛不丁扶住向暖,险些跌倒。
回头,正准备看清状况,却听到不远处一声刺耳的尖叫。
“啊——杀人啦——!”
死者是一名年轻女性,皮肤白皙,看着年龄不过十六七岁,嘴角上扬,脸上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异的笑意。她平躺在一片花丛中,身上的黄色衣衫早已撕裂,露出白花花的肌肤,混合着温热四溅的血液,有种诡异又惊人的美。
“咦,这不是前街李老六家的闺女蕊儿吗?如花似玉的黄花大闺女,怎么就这么死了,真可惜啊!”
“啧啧,到底是谁这么狠辣,下这样的狠手!”
“费什么话,还不赶紧报官!”
周围一群看热闹的百姓,指指点点,却无一人肯上前,为逝者盖一件衣衫抑或一块破布,留一丝尊严。
苏荷摇摇头,解开披风,俯下身正准备将披风罩于女子身上,却发现她的肚子不知被什么东西掏开一个大洞,此时已是血肉模糊,充斥着巨大的血腥味,仿佛是在清醒状态下,被活生生挖去了一块骨肉。
站在一旁的向暖捂住嘴,险些要吐出来。
“灯。”苏荷伸出手,言简意赅道。
向暖忙不迭地将手中的灯笼递去,又捂住口鼻向后退了几步,生怕沾了什么污秽。
虽然自小跟着小姐在自家的庆余堂看病治人,可那都是小病小灾的活人。这可是死人!肚子上被人掏了个大洞的死人!
黄黄的光晕照在伤口的周围,清晰可见,是动物的啃噬咬痕。苏荷抬了抬胳膊,灯笼又向里偏移些许,她突然发现,腹腔里竟然少了一个器官,夜太深,看不清楚究竟少的是什么,但是根据多年来的行医经验,她猜测,应是肝脏或者脾脏。
杀了人,取走脏器?这到底是谁这么残忍呢,要对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下如此狠手!
又或是什么野兽吃掉了她的脏器?要知道,大多数的食肉动物更喜欢吃内脏,譬如狼这种腐食性动物。
可洛阳城内也不可能有狼出没啊!
“照我说,这老六家的闺女是被咬死的,刚才我可看见一条半人高的大黄狗从这边溜了,似乎嘴上还带着血,天色太暗,没太看清是不是嘴里叼着什么东西。”一个胖胖的大婶撇着嘴,倍感惋惜地叹着气。
身边立刻有人接茬,“半人高的大黄狗?那不是老驼子家的大黄嘛!”
既是有人附和,胖婶便更加来劲,说得煞有其事“我就说嘛,老驼子平时就阴沉可怕,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他那条大黄狗也凶残暴烈,听说它可是吃过人肉的……”
不对,不对,苏荷连连摇头。
如果是动物噬咬,那伤口肯定是呈不规则撕裂状,再看这伤口,虽然大部分都是呈现吞噬、撕裂状,可伤口的两端,却平滑规整,应该是一把利刃刺入,然后划开的伤口。且这尸体发现于闹市,想必是有人抛尸才对。这动物噬咬的形状,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这姑娘不是被咬死的,而是被人杀害的。”
曾经,苏荷并不知道异口同声所谓何意,可就在刚刚,她开口的下一秒,便有人说出了她的所思所想。
身后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回头,便看到一张略微清冷的,面如冠玉的脸。
那男子一身藏青色衣袍,长眉星目,高鼻绵口,俊朗清隽,气质昭然。
“用动物噬咬的痕迹,一来是他杀人的痕迹,二来,更是掩饰他杀人取脏器的痕迹。”那人说话的时候,侧身看着苏荷,表情似笑非笑,却并无调戏之意。
“那么,为什么要取内脏呢?”她似学生,诚恳相问。
“那就要看杀人者的动机了。我想,再过一会儿,大理寺的人就会过来,将尸首抬走。刚刚姑娘面色从容,处变不惊,且肯为死者留一份尊严,鄙人颇为欣赏,不知是否能有机会与姑娘探讨一二?”
“我家小姐悬壶济世,每天忙得要命,哪有时间跟你探讨?”向暖嘟囔了一声。
“向暖,不得无礼!”苏荷起身理了理衣着,轻声道,“看公子衣着不俗,腰间配有青玉,想必出身大家。再说刚刚距离尸首已过两尺,公子却能看出要害所在,必能黑暗视物,如同白昼。小女是否可以大胆猜测,公子与神探狄仁杰狄大人有着非同小可的关系?”
青衫男子笑而不语。倒是一旁的仆童接了话狄鸣,“那当然,我家公子的夜眼,全洛阳城都知道!”
听闻神探狄仁杰的侄孙狄瑾修有一双非同寻常的夜眼,且继承了叔爷爷断案查诡的喜好,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
向暖见区区一个小厮都如此傲慢,瞬间不快,立即毫不示弱地回应:“哦,夜眼呐,本姑娘倒是知道马腿上有夜眼,可以入药治疗龋齿痛,这位大公子,莫非有牙痛病?我家小姐正好可以给你治治!”
“向暖——”苏荷无奈地叹口气,这小丫头真是被她惯坏了,怼天怼地,看来回去真要好好教育一通了。
她双手相压,微微俯身,向狄瑾修作了一个揖,“庆余堂苏荷见过狄公子。”
哦,原来是铜驼坊苏护之女。
狄瑾修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素面朝天的少女,双瞳剪水,仿佛能将天地月光吸纳进去。他家祖传的庆余堂风雨百年,穷苦百姓看病从来不要钱,邻里街坊都唤她一声“苏菩萨”。想来,也算洛阳城救苦救难的功德主之一。
他倾身抱拳拱手,了然一笑,“在下狄瑾修,久仰姑娘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