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无区别
时光机2020-07-29 14:352,138

  姜漓被她看了一眼,心里有些慌乱,不过很快他就平静了下来,脸上露出了得体的笑容: “公主爱,姜漓慌。只是我有这个东西,跟邰五想给你的东西是一样的。恐怕是一套。先看哪一个,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哦?”公主文佳看了一眼邰五。

  邰五显然有点懵了。他一直看到姜漓手里的盒子,很好奇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一路上,姜漓也说这是秘密,没有告诉他。

  此刻,姜漓竟然说和手上那枚精美的骨环一样?

  他为什么不知道怡宝阁还卖什么骨戒?

  看着两人脸上都带着疑惑,姜漓的心情非常好。他刚才居然灵光一闪想出了这样一个借口:

  他要送给长公主的是一件明古器,青铜双耳三足豆。打开豆角的盖子,里面是一片“玄武”。玄武形态是盘绕在上的蛇。

  邰五手上的精美骨环正是蛇骨。

  姜漓笑着打开盒子,在文佳公主询问之前,解释了“明器”与公主所知明器的区别。公主一惊,邰五拿出骨环稳稳地挂在蛇身上。

  如果光线一亮一暗,打开豆盖,里面栩栩如生出现的就是白色的骨环。

  蛇信微微吐露其太巧不工,青铜器上的线条络脉让人浮想联翩,

  公主第一次看着一件宝贝,而邰五则完全被一种温水包裹着。他悄悄地在桌子底下握住姜漓的手。

  姜漓继续说: “公主,我今天也敢来看你。我经历了很多事情…… 王子,之后我会经历更多。也许总有一天我会做些让你难堪的事,但此时此刻,我要得到你这个王子最重要的家庭的批准。“

  他的话让文佳公主回过神来,但公主修长的眉眼不再冰冷冷漠。看了很久的姜漓后,她站起来握住了姜漓的另一只手。她低声说:

  “其实绿宫哗变的时候,宫里高看了你的姜漓。”

  “现在,”文佳公主突然笑了,浅浅的酒窝让她看起来非常美丽动人: “如果你有勇气陪老五走进公主的宫殿,我一定会向你点头。”

  姜漓被吓呆了,邰五却紧紧握住了另一只手。

  “这正是姜漓和老五未来要做的事情。这宫姐已经猜到了。如果你选择了他,前面的路就不会好走了。“

  文佳公主握着姜漓的手很冰冷,但在她的眼里,却是小心翼翼的。

  “公主放心,”姜漓笑道。“姜漓其实是一个死脑经人。只要认准了一个人,一条路,一条路就会走向黑暗,永不回头。“

  “嗯,”文佳长公主握着姜漓的手,慢慢拉住他,放到邰五的手里: “很好,老五,姐姐要恭喜你找到了这样的人。”

  邰五很感激,但嘴里说: “还是不如姐姐,能遇到姐夫这样的绅士。”

  文佳公主气愤地说:“你是贫嘴!”

  不过说到孟宏义,她的脸上还是忍不住笑。三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事实上,姜漓和邰五在吃东西。文佳公主还在等孟宏义。

  在和长公主分手后,邰五和姜漓潜出城北,回到舟城身边。

  在他们的途中,阎庄准备迎接来自蜀地的岩罗郡主为新皇后,而蜀地钦差大臣兼刑部尚书阎庄为册封使,负责迎接新皇后入宫。

  就在新皇后出发的同时,哭溪决堤,尘湖泛滥成灾,江南四镇良田被淹,流民蔓延,土匪遍地:

  民怨带着危机休眠的说法。大楼倒塌了,只是在不久的将来。

  从帝都向北走大约两三天就可以到达任省。

  在庆朝控制的版图内,有青山踏雪,尘湖踏冰,任省桃花林三大繁华景象。

  眼下正值开春时节,城外的桃花才刚刚开放。远远望去,昔日的桃林绿意盎然,只有一两片红点缀其间,更多的是花骨朵含苞待放。

  任省与原州相邻,河流穿过城外桃花林,将主林分为南北两部分。任省市的人们在河的两岸种了很多柳树。初春时节,绿条丝丝入扣,颇有一番。

  姜漓正骑在踏雪上。良驹很久没见过主人,终于见到主人,非常激动。他们身后不远处是邰五和千机阁的一帮大将。

  追风比踏雪更稳定,但两匹马都比较灵。看到姜漓,仿佛看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尖叫声很大,引得路人侧目称赞“好马,好马!”

  他们两人这次离开,故意隐藏行踪。姜漓甚至乔装打扮,摆出一张“脸”。对外只说他们两人是兄弟,在外地做生意后准备回老家探亲。

  即使是千机阁的人,也或多或少改变了自己的面貌。

  虽然踏雪和追风比较抢眼,但也有很多富商喜欢名驹千里,所以走得很顺利,没有掀起什么大浪。

  任省城外的桃花林据说是庆朝的创始人皇帝和 的始祖尚氏宁杭相识相知的地方。虽然时值早春,寒意未消,但已经有人在桃林摆起了文化宴。

  文言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为“文言”。这个宴席真的不是大家坐着吃饭的宴席,而是赋诗赋文的宴席。是朋友的宴请,是文墨的“宴请”。

  看着那些穿着薄衬衫却能在寒风中面红耳赤的小公子,姜漓看了一眼旁边的邰五,嘴角提醒,意思是不知道怎么说:“你一定是故意的。”

  邰五不置可否,只眯着眼睛看了看那边的几个人: “是的,他在位十年,任省城的仁人志士没有消亡。”

  姜漓淡淡地笑了笑,拍马向前。

  昔历末诸侯并存,天下分国。梁大将军的儿子凌炎在任省的官道上,桃花林旁遇到了宋国祥府七子尚氏宁航。

  两人相识,相见,相知,从两个对立的国家走到了一起。联合作,一国,建立了今天的庆朝。

  任省们喜欢过去,把安王和皇帝之间有些的感情编成了各种坊间传说。很多人说,安王曾经跪在钉板上为弹琴三天三夜,只为耽误绿王的机。

  很多人说皇帝为安王打造了一个丰富豪华的长乐殿,甚至说“终有一天庆朝发生,尚氏将万世称王”。

继续阅读:第一百八十九章 征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成活不过三章的炮灰路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