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阙眼中露出悲怆之色,开口尽是历尽风霜后的沧桑:
“我原是并州一寒门书生,十年寒窗苦读后,却屡屡落榜,靠给艺妓写词尚能挣些银两度日。
由于词写得还算为多数人喜爱,所以被城中有名的宫商玦聘为先生,专为琵琶女写词,或是以曲填词。如此倒还一时有些名声。
后来花船上来了一位琵琶女,那是个清冷如梅的女子,我听她所弹所唱,实在比其他琵琶女更能将我所作之词中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便只为她一人写词,而她也只唱我一人所写之词。我欣赏她曲中清冷,隐隐的伤感和直弹得听者落泪的情,她也欣赏我词中绵长的剪不断理还乱之意。
我与她便互视对方为知己,时常一道讨论音律之事,日久生情,她让我赎她出去,娶她为妻。彼时她已是宫商玦的头牌,无数达官显贵慕名而来,一掷万金求佳人一笑,妈妈又如何肯将这个钱罐子舍了?
后来,妈妈找到我,嘲笑我能有多少钱赎她,『你一个穷酸书生,除了写词身无长处,离了宫商玦,连自己都养不活,凭什么给青黛幸福?就凭口中那一个爱字?她在宫商玦那是众星捧月,自有贵胄公子为博红颜一笑将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摆在她面前,你赎了她出去又能如何?让她跟着你受穷?』
此时我才明白,我能给她的只是一句不知何时会模糊的誓言和所谓我的一颗真心。但给不了她一辈子幸福,于是我辞别了宫商玦,瞒着她去了京城……
辗转多年,原是想在京城能有一番作为,衣锦还乡后,风风光光地娶她入门。可回乡时,只一身伤痛,单衣空囊。
听闻她因失了声,又伤了指上筋骨,早已不是宫商玦的头牌,早已被京城一位贵人赎了身,已不在并州。
多年前与我还算有几分熟识的姑娘,现也成了半老徐娘,她将青黛在我走后曾写与我的信交给我。『你走后,她将这些年所有的积蓄包括那些贵人给的珠宝首饰都给了芈娘,只求她放她去寻你。芈娘将她关在房中,她便以绝食相威胁。直到芈娘拿出你与她签的合约,她才算是死了心。她自毁了嗓子,又断了手上筋脉,再不曾拿过琵琶。芈娘念她曾为她赚了不少钱,也没赶她离开,还让她住原来的院子。』
『言阙亲启:
曾几何时与君灯下山盟海誓,梦幻百年,终究是空花罹灭,君一朝诀别竟不曾留下只字词组,与芈娘之交易实让妾寒心!原当时执手,只是妾一厢情愿,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却无心恋落花。悲耶?伤耶?决然耶!思耶?念耶?君不知耶!余生寥寥,垂杨紫陌知谁与共?天涯路远,遥祝,一愿君功成名遂夙愿得偿,二愿君姻缘美满子孙满堂,三愿君故人聊念旧日莫忘。』
『青黛视你为知己,你却不懂她的心思,与所爱之人共度,纵使箪食瓢饮,短葛裹身,偏居陋巷亦甘之如饴。』
我又来了京城,四处打听也未曾得知她的去处,又或是曾遇见,但岁月蹉跎我与她都早已不复当年模样,纵使相见应已不识了……”
“先生若知她,当知她非珠宝名利所能动;她若知先生,当不会决绝至此……难怪先生所写的词,尽是错过的凄凉之感。”墨锦寒叹道,云溪看向心柳,不知心柳姑娘是否明白我的心意?
翌日,龙逸衍便差人去了苏府,递上了帖子,苏莲清原是不愿接,但又碍于家母与贤妃关系甚好,若是不去,恐拂了贤妃面子他日让家母为难,便接了帖子。
夏历八月十二日,墨锦寒如往常般托云溪帮忙送了太师饼去,从守门的卫士口中得知苏莲清一早便去太子府赴宴了。
“这宴会通常都是夜里进行,哪里有白日里办宴会的?”云溪边上马边嘀咕,墨锦寒听闻便问道:“什么宴会,你要去赴宴?”
“是苏莲清去赴宴了,说是贤妃宴请的,一早就去了。诶,锦寒,你说这贤妃娘娘办宴会难道是中午办?诶!锦寒!……墨锦寒!”
“不好!”墨锦寒似乎明白贤妃的用意了,今日已是八月十二了,自己之前告诉龙逸衍行动之日是中秋,看来是他等不及想知道行动的具体计划了。
“云溪,你与我一同去一趟襄王府!”
“好!”云溪见墨锦寒如此着急,定是有事,应该是和苏莲清有关吧。所以不多问,上马掉头便向南大街去。
苏莲清自早上来太子府才知只有自己一人如此早便来了,贤妃只道是想和她聊聊天。苏莲清想贤妃倒不至于对自己做什么,而且自己并未显露什么,外人看来,就是一个病秧子,召自己来无非是提醒墨锦寒不要耍花样。
“原来是这样,莲清想着这几日你娘便要从白云庵回来了吧!”午膳后,贤妃握了苏莲清的手,一副慈祥长辈与晚辈话家常的情形。
苏莲清还未作答,贤妃便惊叫一声:“诶呀,你的手怎生如此冰凉,也不说一声。这孩子,到本宫这里,便如到家一般,莫要拘束。你娘亲与本宫如同姐妹,本宫便是你的姨母,这里便是你的家。”
“来人,置炉火放在苏小姐旁边!”贤妃吩咐后,不多时便有宫人抬了炉火放于苏莲清身边。苏莲清忍不住把手放于火上,身子也往炉火旁靠了靠,原本苍白的脸终于有了几分血气。
“回姨母,莲清前些日子去白云庵探望家母时,家母告知会赶在中秋前回京,想来就是这两日了。”苏莲清心想这贤妃有意套近乎,不管是否真心,想来这其中都有几分因着墨锦寒和他们的大计。
她贤妃能装慈爱,她苏莲清也能装乖巧,只是当贤妃问及一些有关墨锦寒的问题时,苏莲清便一味装傻充愣,墨锦寒表面是何身份,表面是何性格情趣,她便如何回答。或者直接以自己身子不好,几不出门,不知府外之事掩过,果然,贤妃见苏莲清确“不知”也就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