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在床上躺了三天,终于起来理事了。云宅内院走了秋娘,秋菊让周嫂顶上。又从牙行领回来两个小丫头伴春、伴夏,亲自调教后放到女儿云初与外甥女果儿的房里,让她俩跟着奶娘与粗使婆子一同照看小主子。
表面上是添置人手,实际上是互相监督,生怕再有人把孩子抱跑了。
食铺里又添了一对夫妻吴老二与吴嫂,秋菊让吴老二先跟着刘大板学着去饭庄送货,平日里就与吴嫂一起在铺子里打杂,同时把刘妈调回宅子里。
天冷了,肉食与烧烤的生意又好转起来,庄子上开始批量宰杀鸡鸭与猪羊,做好了放到铺子里,一部分被送入饭庄,一部分直接散卖。
饭馆的生意在冬季有些清淡,秋菊开始让弟妹接手。在一个月利润平分的前提下,刘可妍也赚了七十多两银子,高兴之下说与铁柱听,铁柱却叮嘱道:“有空多劝劝二姐,让她早些去京城与姑爷和孩子团聚才是正经。”
刘可妍不是没劝过,其实不只她一个人劝过,连自己的婆婆带着一帮亲戚都劝过。开始秋菊还沉默不语,直到有一次李大婶唠叨得狠了,秋菊咬着牙说道:“娘要是再劝,我就离了省城,搬到外地去,也好让您眼不见,心不烦!”
李大婶当场就被唬住了,陪着小心说了好一会儿希望女儿留在身边的软和话,这才让她顺了气。从此以后,亲戚们都心照不宣地闭了嘴。
下第一场雪的时候,秋菊收了京城里来的家书,是由一位不认识的小校骑快马送过来的。见到秋菊,单膝跪倒,抱拳禀道:“护卫唐小虎奉王爷之命,把大爷的信捎与***奶,并传王爷口谕,命***奶即刻进京,不得有误。”
信上的笔迹确实是云轩的,上面寥寥数问,却饱有嗔怪之意,说秋菊不该任性不听严妈妈的话,使孩子离了亲娘老是哭闹,让她速速进京与之团聚。
提到孩子,秋菊鼻子发酸,但见云轩也埋怨她,又让她气往上撞,一时把信收好,对唐小虎说道:“信我看过了,你回去传个话,孩子被严妈妈等人私下里抱走,致使我大病一场。这件事不处置胆大妄为之人,我是不会答应的。”
唐小虎微微一怔,斟酌着从怀里取出另一封信,绷着脸拱手说道:“卑职临来之前,王爷私下里叮嘱,如若***奶多有违拗,请接下直郡王府的休书。”
此言一出,房里服侍的人皆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夫人,毋要倔强!”周嫂紧张得第一个跪了下去,接着便是春杏、柳月、刘妈和管事刘全。
秋菊强忍着接过休书,打开来细看,上面写着:“云轩之妻李氏,生于乡野,不懂规矩,任性妄为,不敬长辈,不配学士之妻、王府之媳。即日起休之!”
字迹刚劲有力,略微潦草,不似云轩的清新飘逸,行云流水。
“这是王爷的亲笔?”
“正是。”
秋菊强压下胸中的急火,把休书重新装入信封还给唐小虎,冷着脸说道:“请替我传话时多带一句,王爷代我夫君写的休书,我已看过。”
“***奶可随卑职进京?”唐小虎见秋菊并未要那休书,试探着问道。
“夫君高中,我娘家想与他省城团聚。”秋菊淡淡地撂下话,转身疾步出了前厅,房里的丫头婆子们也都一路小跑地跟了过去。
留下唐小虎杵在原地,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刘全并没有走,目送秋菊一行出去后,连忙解下腰间的荷包,陪着笑塞入对方手里,拱手客套道:“请唐护卫回京城后,在王爷面前替我家夫人美言几句。夫人也日日念着大爷与小少爷,只是被严妈妈私下抱走孩子之事气不过……”
送走唐小虎,刘全急匆匆地跑到上房禀报,秋菊揉着太阳穴听他说完,想了想说道:“你去外面打听一下,给咱们宅子也雇两名护院。”
刘全也不多问,点头应下就去着手找人了。
几日后,罗家兄弟被请到了云宅,刘全向秋菊介绍道:“罗大郎的骑射甚是了得,罗二郎的拳脚威猛异常。”
听说罗家兄弟的曾祖父曾做过前朝的总兵,后来家道中落,自幼习武的兄弟俩开始四海为家,被大户人家雇去看家护院。
他们初到本地,刚好被托人打听武师傅的刘全在钱家饭庄里碰上。机缘巧合下,两个人就跟着刘全来云宅了。
秋菊听了刘全的话,当即以每人二十两银子的工钱雇了两个人。给罗大郎的第一个差使,就是让他去一趟京城,找到云轩,替自己捎带一封家书。
临行前,秋菊特意交待道:“不要去直郡王府找人,去翰林院打听。”
云轩收到家书的时候,是在翰林院封印的前一日。
罗大郎自报家门,云轩才知道眼前这位并不相识的人是秋菊雇的护院。
一时展开信笺,秋菊歪歪扭扭的字迹映入眼帘。
信中详细诉说了严妈妈来省城的情形,对她私下里抱走云磊的事大为不满,而且把直郡王府派唐小虎送来休书的事也做了询问。
云轩脸色变了又变,把信折好揣在身上,微微蹙眉问起家里的情况,听说罗大郎刚到云宅不久,就被秋菊派了过来,只好说道:“你先随我去直郡王府,待我禀明王爷,与你一同去省城接夫人回京。”
罗大郎跟着云轩的亲随张二宝,与云轩乘马车回了直郡王府。
云轩直接去上房找到赵郡王,开口便问休书之事。
赵郡王也不隐瞒,一脸正色地说道:“李氏行为乖张,不适合作正妻。正好她不肯进京,你亲自写一封休书,也好让她死心。我已与你母亲商量过了,年后就让你玥表妹进门。虽说从小寄养在你舅舅家,但也是大家闺秀,比李氏强多了。”
“父亲若执意如此,请恕孩儿不孝,我这就回房里收拾东西,搬出王府。”云轩根本不理会赵郡王吹胡子瞪眼,直接负气而去。
回到自己的东跨院,找来何嫂与秋娘,负气说道:“收拾收拾,带上云磊,咱们回省城过年。”
何嫂难掩面上的惊愕,却没有开口劝阻,而是把目光瞟向了秋娘。
秋娘怔了怔,福了福身子说道:“小少爷还在王妃房里玩耍,代奴婢先把他抱回来。”
云轩坐等了好一会儿,秋娘抱着孩子回来了,身后跟着奶娘圆嫂。
秋娘把孩子交给奶娘带下去,一时遣退了房里的人,取出银钱盒子,打开放到云轩面前,小心翼翼地解释道:“当初同意严妈妈的决定,私下里抱走孩子,也是为了让夫人早些进京。走得匆忙,并未带足银两,如今就只有这么多了。”
云轩瞧着盒子里不足百两的散碎银子,一时蹙眉问道:“过年的节礼你是怎样安排的?”
“王府的节礼,统一由王妃安排。各院相熟的人,王妃说自行安排。奴婢还有些首饰,凑出路费钱倒也够了。大爷还真得赶快接夫人入京,也好主持家中之事。只是天寒地冻的,抱着小少爷前去,万一生病怕是不好办!”
一时听了严妈妈的蛊惑,秋娘私下里把云磊抱走,入了郡王府才发觉多有不妥。特别是云轩的月俸要交公,每月府里只给他二十两银子的月钱,一切用度由府里统一安排。手里没银子,云轩自己连平日的迎来送往也低调了许多。
秋娘看在眼里,心下也盼着秋菊能早些入京,助云轩一臂之力,打理好内宅之事。云轩提出亲自去接,自然没有意见,但却不同意他与郡王府闹僵。
继妃小云氏听了严妈妈回来时的禀报,知道秋菊是个不依理行事的人,怕把她接回府中也不受管束,所以才撺掇赵郡王替云轩休妻,打算让云轩娶自己中意的娘家堂侄女云小玥为妻。
不想云轩坚决不同意,还扬言要搬出去住,一时生了气的小云氏,私下里苦劝赵郡王:“祥儿并未在府中长大,从小也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子,不给他些苦头吃,怕也不会驯服。倘若要搬出王府,就遂了他的心意吧!”
所以对于云轩要搬出去住的事,赵郡王与小云氏都未出面劝阻。
骑虎难下之下,云轩让张二宝去雇马车,带着秋娘给他凑的一百多两银子的路费,匆匆离了京城。一路上风餐露宿,等见到秋菊时,省城已过了正月初六。
“大爷回来了!大爷回来了!”老孙头一开门,欣喜得大叫起来。
小山子一溜烟儿地跑去内院禀报。正在房里陪着爹娘说话的秋菊,得了消息,激动得顾不上披羊皮斗篷,穿着夹袄就冲出了屋子。
一时反应过来的李大叔与李大婶也跟着追了出去,周嫂、春杏、柳月、刘妈等人紧紧尾随在后面,就连抱着孩子的庄氏与杨氏,也跟了出去。
风尘仆仆的云轩,见到扑过来的秋菊,身子一栽歪,险些跌倒。
秋菊发现了异样,一时抓住他的袖子打量道:“夫君清瘦了许多,一路可还顺利?”
“还好!就是为了赶路,三餐变成了一餐,只晚上宿在客栈。”云轩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强撑着疲惫的身子,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屋子。
一顿饱食之下,却引发了周身的不是,夜间竟然上吐下泄地发起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