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骑将军府是云祥的外祖家,老将军膝下有三子,二嫡一庶。先王妃云氏是长房的嫡长女,继妃小云氏是二房的嫡长女。小姑奶奶范云氏是长房的嫡次女,与先王妃是亲姐妹,嫁入淮南范家,也就是当今皇后娘娘的外家。
对于这位姨母,云祥早先听秋娘提及过,不过所说都是先王妃从前的闺中之事,对于范云氏后来订亲嫁人的事,秋娘已离开京城,并不知晓内情。
当云祥拿着贴子来秋娘住处问询的时候,秋娘也给不了他什么提点。只好私下里与李菜花商量:“你先备好礼盒,明日晌午前拿着贴子前去拜会。我晌午下衙后会直接过去。总不好才过了清明的休假,又要向衙门递请假的条子。”
云祥想利用晌午休息的时间,去外祖家见亲戚,李菜花却犯了难。
先王妃只有姐姐范云氏是一奶同胞,支撑长房的是过继到云老太太名下的庶长子,云祥考上进士后,只去见过一次外祖母,与长房的大舅关系并不亲厚。
二房堂外祖也是嫡出,外任多年,上个月刚调入京中,云祥至今未去拜见。二房是继妃的娘家,护军营参将云孝礼是小云氏的亲哥哥。
李菜花在安排见面礼上,除了给云老夫人准备了几匹官缎和四喜礼盒之外,对其他人一率只有礼盒没有别的,打算应付过去也就行了。
为了讨老太太喜欢,李菜花决定把云童也带过去,事先教了他好些话,直到小家伙蹙眉抱怨道:“娘、娘,好多亲戚啊!”
云祥瞧着也直皱眉,一时忍不住开口替儿子求情:“童儿还小,你不能苛求于他。”
“童儿只要记住,对坐在中央的外祖奶奶微笑就够了。”李菜花无法,只好交待了最简单的一条,让奶娘把孩子抱了下去。
次日早膳后,送走了云祥,李菜花把周嫂叫过来,急着询问铺子里的事,知道已经收拾妥当了,只等进食材和开业了。
李菜花拿出二百两银子交给周嫂,让她一会儿去买食材。
派人把刘全找来,当着他俩的面说道:“以后天气越来越暖和,饭馆的早点要拿到门口摆桌子去卖,以面点为主。平日的特色菜以烤肉类为主。进食材的事,由周嫂负责,管家要调集人手,全力配合。明日就开业吧,优惠菜单先贴出去,头三日来饭馆吃饭的,一率八折。”
有了在省城开铺子的经历,李菜花相信,在京城开饭馆也没有多难。本来想亲自坐镇的,只是近期的聚会一个接着一个,实在抽不出空闲,又不打算推迟开铺子的时间,所以才决定让周嫂与刘全全权负责,先把小饭馆开起来。
去见亲戚,她带了秋娘与奶娘圆嫂,还有春杏。宅子里的两辆马车都被占用了,只好雇了一辆宽敞些的马车,让护院罗大郎赶着驶向车骑将军府。
凭着拜贴,李菜花顺利地进了云府,由婆子引路先到了长房。云老太太与范云氏听说外孙媳妇到了,特意让房里的丫头代自己亲迎。
李菜花被迎入长房的偏堂,见到端坐在主位两鬓灰白的慈祥老妇,立刻俯身叩拜,开口寒暄道:“外孙媳菜花带着孩子先一步拜见老太太,夫君随后就到。”
“你就是祥儿的媳妇?起来吧,走近点儿,让我瞧瞧!”云老太太柔声地向她摆手。
李菜花站起身,又对范云氏福了福,才向她们走近一步,微垂着头,迎着两个人审视的目光,等着她们开口问询。
圆嫂抱着云童,与秋娘并派站在她的身后。
“英儿,给孙少奶奶搬把椅子过来。”
房里杵在一旁的丫头英儿,麻利地搬来椅子,在云老太太的示意下,李菜花谢座后欠身坐了下来。
“把孩子抱过来,让咱们瞧瞧!”云老太太这时才瞅见立在地中央的奶娘与孩子。
圆嫂小心翼翼地把云童交给丫头英儿,又由英儿把孩子放到云老太太的膝上。
“外祖奶奶!”云童奶声奶气地扬头唤道。
“你怎么知道我是你的外祖奶奶?”云老太太眼中含笑,低头逗弄孩子。
“坐在正中央的,就是外祖奶奶!”云童抿着嘴,一本正经地答道。
“没想到祥儿都有孩子了,光阴不等人呢!”姑奶奶范云氏感慨地说道。
“是啊,要是你大姐还健在,也入不惑之年了。”云老太太也跟着唏嘘不已。
“老太太,奴婢秋娘给您叩头了!”听到云老太太提起先王妃,秋娘再次跪倒在地,眼圈已然泛红了。
“你是秋娘?”端坐在云老太太下垂手的范云氏,一时掩嘴惊呼起来。
“正是奴婢,奴婢也给姑奶奶磕个头。”此时的秋娘有些哽咽了。
“秋娘,你真的是秋娘?”云老太太认真打量了一回,激动得让秋娘起来说话。
秋娘站起身,对云老太太有问必答,说了先王妃下堂后离开京城,产子身亡的事。
“娘,我一直不相信那日长姐来娘家是为了私会什么人,但江姨娘已死,江大贵也跟着大堂弟在疆场阵亡,那个该死的春娘也被杖毙了,给长姐正名的机会也没有了。几年没见堂叔,他也变了许多。”范云氏幽幽地说道。
“陈年往事,还提它作甚?”云老太太低头瞧见云童抓着她腰间的玉佩不放,索性亲自解了下来,塞到孩子的手里。
云童这下高兴了,扬起小手,冲李菜花叫道:“娘、娘,外祖奶奶的玉佩!”
李菜花笑吟吟地起身道谢,范云氏瞟了一眼身旁的林嫂,林嫂从身上取出一个绣着兰草的荷包,上前一步福了福,恭敬地说道:“这是我家夫人给少夫人与小少爷准备的见面礼。”
说罢,双手递了过去,李菜花依然笑着接过来,又向范云氏致谢。
范云氏目光炯炯地盯着李菜花的一举一动,问起云祥的事:“听闻外甥中了进士后,已然认祖归宗,为何不住在郡王府,而是搬出来独居?”
问得李菜花有几分尴尬,一时垂下眼帘边想边说道:“王爷不喜我乡野出身,想让夫君休妻另娶,夫君不肯,我们才搬出来的。后来王妃从中斡旋,王爷才消了气。昨日清明,已带夫君拜过祠堂,连童儿也上了家谱。”
范云氏听罢,点了点头,转而又问起云祥的衣食起居,李菜花斟酌着一一回话。三个人不急不徐地聊着家常事,在正午时分,云祥赶到了。
见面又是一番寒暄,云老太太命人花厅设宴,款待云祥夫妇。
李菜花又见了长房的大舅一家,二房的堂外祖一家。
云家长房无嫡子,云老太太的小叔子就继承了车骑将军的勋爵,在外戍边多年,上个月才举家搬回京城,住进了车骑将军府。
众人会聚花厅,显得分外热闹。
由范云氏引见,云祥与李菜花又拜了一圈亲戚,收了不必礼物,也送出去不少东西。
虽然先有准备,但没想到会凑得这么齐,还是有些照顾不到的地方,好在辈分小,在座的长辈都比他们见识多,又有心交好,也就不与苛求。
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地吃了一顿丰盛的午宴,说说笑笑地各自散去。
二老太太郑氏留了下来,与堂侄女范云氏一同陪着云老太太,与云祥夫妻说了一会儿话。见云祥起身告辞,转了转眼珠说道:“外孙急着去衙门,咱们也不好强留,让你媳妇留下再陪我们说说话吧。”
云祥瞅了一眼陪着笑脸的发妻,先一步离开了云府。
李菜花只好留下来,郑氏目送云祥的背影,绷起脸来对心不在焉的人说道:“小玥嫁要给祥儿的事,听说是你一直从中作梗?”
“堂外祖说笑了,是二弟看上了玥表妹,非卿不娶,说是连玥表妹的脚也看过了,夫君怕传出兄争弟妻的丑闻,才不肯让玥表妹进门。昨日公公已当众答应下来,让婆婆张罗婚事呢,婆婆也不敢违拗。”
听了李菜花的一番话,郑氏当即变了脸色,范云氏也蹙起了眉头。
云老太太叹了口气,脸上并无不快,打着咳声说道:“冲儿那孩子,也忒胡闹了些。好在两家门当户对,亲上加亲也使得。弟妹毋须多虑,回去问问琳儿姐,婚期订在哪一日,到时候咱们都过去讨杯喜酒喝便是了。”
琳儿是赵郡王继妃小云氏在闺中的名字,郑氏是小云氏的母亲。先王妃没下堂的时候,车骑将军府的长房与直郡王府是儿女亲家。先王妃下堂后,云家又从二房选中了郑氏的长女云琳儿,嫁入郡王府作了继室。
云老太太是云祥的亲外祖,因为继妃的关系,如今二房也成云祥的外祖家。郑氏对李菜花自然不用客气。
听了云老太太的话,郑氏一时脸上有些挂不住,也不好出言顶撞大嫂,只好拿李菜花这个小辈出气,却也不敢大张旗鼓地编排,毕竟不是云家的媳妇。
最后李菜花回去的时候,身边多了一个云府的丫头,郑氏房里的二等丫头翠巧,从前负责给主子端茶倒水、整理床铺,如今被郑氏派过来服侍云祥。
带着翠巧回来后,李菜花问起她的年纪与家里情形。翠巧闪了闪眸子,低声答道:“奴婢十七了,家里还有一弟一妹,如今都在云府当差。”
“老太太想让你服侍大爷,也得大爷同意才行,等大爷回来再安排吧。”
李菜花让何嫂把人带下去安置,等云祥晚上回来说了此事,云祥让她自行处置。结果转天开业,饭馆人手不够用,翠巧被派过来帮工。
周嫂觉得她有眼色,不多话,人又勤快,觉得很满意,就跟李菜花请求,让翠巧跟着她,每日去铺子上工。李菜花把翠巧唤过来,询问她的意思。
翠巧一听以后要让她日日去铺子作工,立刻变了脸色,恳求道:“老夫人来时叮嘱,让奴婢伺候好大爷与***奶的日常起居,奴婢想留在夫人身边。”
“你可能还不知道,大爷不同于二爷,不好女色。如果你想攀高枝,我可以把你送到郡王府,让你服侍二爷如何?”
李菜花对翠巧这几日初建起来的好印象,顷刻间消失殆尽。
“奴婢遵从夫人安排!若有一日能成为二爷的房里人,下辈子愿意当牛做马,报答夫人的提携之恩。”翠巧信以为真,一时跪下来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