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转折只在一念间
鹿离2020-06-10 15:446,905

  送走了曹老太太,李菜花陪着说了一会儿话,起身告辞之际,对众亲戚作了邀请:“后日云祥沐休,弟弟带着两位亲家舅爷过去坐坐,认认门。娘不是一直挂记着两个孩子吗?正好一起过去看看童儿与念儿,他们长大了许多。”

  李大婶听到女儿提起两个外孙,立刻来了兴致,有心当日跟过去瞧瞧,又怕儿子媳妇有想法,只好目送女儿离去,转头对儿子说道:“你媳妇有了身孕,可不能累着了,快带着她回屋歇着吧。我也乏了,让春雁送我回屋吧。”

  刘妍儿一听,立刻表示不累,结果是大家先把李大婶送回客房,才各自散去。

  娘家弟弟与堂哥初到时,已经跟刘妍儿说明了此次的行程。狗蛋也知道刘荣来省城是为了刘倩儿的婚事,刘宏来省城贺喜因为发妻有孕的消息传到了娘家。

  听说小舅子要住到过年才回镇上,狗蛋有些不解地问缘故。刘妍儿也不知道娘家的意思,跟着揣度道:“夫君明年参加秋闱,我弟也想试试。大概是我爹让他提前过来适应,将来中了举,少不得也像夫君一样,要到书院教书的。”

  狗蛋觉得让妻弟在省城待上四个月,无所事事会荒废学业的。次日去书院见到云祥,私下里恳求他跟山长大人说一声,让刘宏来书院勤工俭学。

  云祥听说刘宏也打算明年考举人,有心帮衬,就跟鲁山长说了。鲁山长很给他面子,当即答应下来,让云祥带刘宏过来见一面,先考考他的学问。

  下午回来的时候,狗蛋先与刘妍儿透了话,刘妍儿把弟弟唤到房里,狗蛋把安排他到书院读书的事说了出来。

  “我姐夫明日沐休,会请山长与夫人过府小酌,我带你与大舅爷一起过去,刚好请山长试试你的功课,如果还成,你就可以入学了。”

  刘宏张口结舌,一时诧异得说不出话来。自己来省城是奉了父母之命,过来坐镇给姐姐撑腰的,怕二房贵妾借着姐姐怀孕的机会,夺取掌家之权,欺负姐姐。

  没想到姐夫有心把他弄到书院里读书,还向他引见山长大人。自己比姐夫晚一年考上秀才,明年虽然能赶上参加秋闱的机会,但自己的水平怕是差远了。爹娘也没打算让自己明年下场,但能认识省城书院的山长,也是机会难得。

  瞧着刘宏犹豫不定的眼神,刘妍儿有些急了,一旁出言劝道:“这是多好的机会?要不是看在我婆家二姑爷的面子,山长哪会轻易见你?”

  刘宏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狗蛋察觉出小舅子有顾虑,一时安慰道:“你要是没有把握,不打算明年参加秋闱也没关系。我只是担心你在省城逗留久了荒废学业。如果你能进得书院就先读读看,实在不喜欢,年后不过来便是。”

  刘妍儿瞪了弟弟一眼,觉得他不知好歹。

  刘宏从姐姐房里出来,回客房找到堂哥刘荣,说了明日要见书院山长的事。刘荣一听,羡慕得不得了,想到自己虽有秀才的功名,却不能来省城书院读书,一时感慨道:“趁着年少,正是发奋读书的好时机。我只要提一下,你堂嫂就得跟过来。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成了家以后,可不是说走就能走得了的。”

  刘宏知道大伯家的情形,家里不宽裕,堂哥又是长子,不只要照看弟妹,还要照看自己的小家和孩子。虽然考上秀才好几年了,但省城的秋闱却一次也未下场。不只是对自己的学问没信心,更是没那么多银子来省城读书考试。

  一想到明日要见省城书院的山长大人,刘宏心里就紧张,把自己的功课翻出来,临时抱佛脚,挑灯夜读,直到后半夜方才睡下,第二日早晨起来就有些迟了。

  李大婶这两日的觉补足了,又恢复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特别是想着很快就能看到小外孙了,早晨起来梳洗过后就去了花厅。

  因为有婆婆在,刘妍儿不好意思睡懒觉,这两日起得都比平日早。狗蛋想着今日早膳后要去姐夫家,也早早地起来了。

  刘荣在家里有许多事等着他做,也不是个爱睡懒觉的。等自己收拾妥当了,去找刘宏,发现他还在酣睡。悄悄问了守在房门口的小墨子,才知道昨夜温习功课的事。等了一会儿,只好自己先去了花厅。

  刘妍儿见单单少了她弟弟,觉得脸上挂不住,派巧月去房里催。

  李大婶听说刘宏是因为晚上读书的缘故,一旁阻止道:“让二舅爷再多睡一会儿,给他的那份早膳留出来。实在赶不上,到了你二姐家吃也是一样的。”

  结果众人吃罢了早膳,刘宏才起来梳洗,饿着肚子也不敢要吃的。

  坐上马车,刘荣塞给他一个油纸包,说道:“这是你二姐夫让我捎给的,说是等到了云家,再让亲家二姑奶奶给你弄点吃的垫肚子。”

  刘宏吃了油纸包着的三个肉包子,肚子才不饿得咕咕叫了。

  等他们到云宅的时候,管家刘全把男客让到前厅,女客由秋娘陪着去了后堂。

  虽然是云祥沐休,但食街三个铺面的生意还要照常营业。周嫂、山草等铺子里作事的人,早膳一过就匆匆坐上马车上工去了。

  李大婶一过来, 就吵着要见孩子。李菜花命人去把奶娘叫过来。

  圆嫂抱着云童,杨氏抱着石念儿,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一下子就被围住了。

  云童再有两个月就抓周了,小男孩长得文文静静的,秀气得很。

  石念儿比云童小三个多月,刚生下那会儿身子骨有些弱,整日啼哭不止,着实让李菜花担心得不得了。带回省城住了一阵子后,小丫头终于适应了。随着一天天长大,小身板胖得像个球似的,变成了一个多动爱胡闹的淘气包。

  只要把两个孩子放到一处,云童可以安安静静地坐着或躺着,石念儿就会蹭到小哥哥身旁,扯扯他的袖子,拍拍他的脑袋,见对方不理她,会整个人扑上去,给云童的脸上印上一个大大的口水印。

  每一次,云童都会紧着鼻子,用他的小帕子把脸上的口水蹭掉,然后别过脸去,不理人。石念儿则是虎视眈眈地盯他一会儿,再独自玩手指。

  李大婶看到两个孩子,鼻子一酸,先抱起了石念儿。

  李菜花与刘妍儿都明白,老太太想起孩子的亲娘了。刘妍儿连忙把云童抱在怀里,故意凑趣儿道:“娘,我多抱抱童儿,将来准能给您生个大胖孙子。”

  李大婶这才恍然醒来似地,转头瞧向瞪着墨玉眸子的小外孙。怀里的石念儿适时的伸出小胖手,向云童抓去。好在距离远,小丫头只能干着急。

  “娘,我怀疑他俩投错胎了。童儿文静得像个女孩,念儿活泼得像个男孩。还好目前只有他们两个,要是再有一个,还不知怎么闹腾呢!”李菜花笑眯眯地瞧着。

  “孩子多了也热闹,我就盼着能多生几个。”刘妍儿一脸的羡慕。

  李大婶也深有同感:“咱家子嗣少了些,就你们姐弟三个,如今还少了一个。”

  提起大女儿枣花,李大婶深深地叹了口气,李菜花连忙劝道:“娘,有大姐保佑着,念儿健健康康的。你要是觉得孤单,就和爹搬到省城来住吧。弟媳怀了身子,也需要长辈坐镇指点着。我在省城又买了一个庄子,有八十亩良田。您要是闷了,可以去庄子上散散心,与在村里是一样的。”

  李菜花希望爹娘搬到省城来住,李大婶一时拿不定主意。乡里乡亲的,离开肯定舍不得。搬到省城来住,也要适应一段时间。

  娘几个正说着,前院的小山子跑过来禀报:“山长大人与夫人到了。老爷请夫人与亲家去花厅小叙,酒宴过两刻钟就可以上了。”

  两个奶娘把孩子带回去,李菜花让人去厨房传了话,然后与刘妍儿一起陪着李大婶去了花厅。

  除了刘氏兄弟第一次来云宅,第一次见鲁山长与夫人外,大家都是相熟的。坐在一处寒暄也不拘谨。

  鲁山长见刘宏年纪与狗蛋相仿,听说中得是当年的秀才,就斟酌着问了几句,见对方口齿还算伶俐,回答得也有条理,只是略深一些的问题就有纰漏。知道他学识尚浅,就直言道:“亲家公子只怕要再学几年,才有把握下场。”

  一下说到刘宏的心坎上,一时恭敬地回话道:“学生正有此意,姐夫说省城的书院里人才济济,希望我的功课能有所提高,想让我年前进学试试看,如若实在跟不上,年后再回镇上读书。”

  “也可。”鲁山长点了头,就算同意收了他这个学生。

  刘宏推了一把身旁的刘荣,对鲁山长说道:“我堂哥学问很好,只是苦于家庭所累,不能到省城读书,也不敢参加秋闱。学生想请山长考考他,看他考举人有几分希望?”

  刘荣本是过来认门的,没想到刘宏会闹这一出,既已被推到人前,少不得一试。鲁山长也没多在意,随口说了一个治家的策论题,没想到刘荣侃侃而谈。

  熟悉他的刘宏知道,刘荣在这方面颇有心得,而且书读得又好,自然能答得头头是道。

  初时并不认真的鲁山长坐直了身子,接下来又考了他诗词文表,刘荣回答得也很好。

  一时兴起,鲁山长让刘荣即时即景写一篇评论。云祥吩咐人取来纸笔,刘荣略一思索,很快就落了笔。字迹端正恭谨,行文一气呵成。

  云祥陪着鲁山长凑过来细看,狗蛋在一旁不好抢先,面上却有几分好奇。

  “云贡生觉得如何?”鲁山长捋须问身旁的云祥。

  “听了山长大人的考阅,学生以为刘荣应参加明年的秋闱,虽不敢说他必中,但至少也有七八成的把握。”云祥说得极为肯定,鲁山长微微点头。

  刘荣吃惊之余,激动得一躬到地,“若非山长与云贡生如此看好,此生我都不打算一试。请山长收下我这个愚钝的学生,明年秋闱,必当奋力一搏!”

  第六十一章 阴谋阳谋一起用

  一场小型聚会,宾主相谈尽欢。送走了山长夫妇,刘妍儿也觉得有些乏了,刘氏兄弟也趁机起身告辞。李大婶舍不得孩子,李菜花也有心挽留。

  “娘来一次省城不容易,一直没机会与外孙外孙女亲近。我就留娘多住几日,也刚好陪陪她四处走走,买些东西捎带回去。”

  狗蛋没意见,刘妍儿想了一下,觉得自顾不暇,也陪不了老太太,也就点头同意了。

  李大婶欢欢喜喜地留下来,李菜花陪着老娘含饴弄孙,逛街买东西,去自家的铺子,田庄看收成,看自己买的别院,母女俩好不快乐。

  最后李大婶同意过年后搬到省城来住,但她表示想与老伴住在女儿的庄子上,帮着照看地里的收成,也有个事儿做,比闲在家里闷着强。

  李菜花自然是万分乐意的,一时找来弟弟商量。

  狗蛋觉得爹娘搬过来该跟儿子住,住到姐姐的庄子上有些不妥当。

  李菜花觉得老爹老娘在乡村里松散惯了,刚搬过来闷在宅门里会不开心。再说刘妍儿与曹春雁两个剑拔弩张的,日子久了让老太太瞧在眼里也会心烦。

  姐弟俩第一次意见不统一,李大婶一旁听着,坚持道:“如果不让我与你爹住在庄子上饲弄田地,我们就不搬家了,还是村里的日子舒坦。”

  狗蛋觉得很为难,李菜花知道他怕外人说闲话,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爹娘住在南城我买的别院里也行,距离田庄还近,坐马车小半个时辰就到了。”

  “说来说去,爹娘搬过来还是住在姐姐家。我这个做儿子的却什么也做不了……”狗蛋还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孩子,你的孝心娘明白。娘之所以愿意住在庄子上,是觉得咱农家出身,跟省城大户人家的老太太不一样,你让我天天与她们坐在一处,我还觉得不自在哩。再说我与你爹又不老,能在庄子上守着田地,干点活儿心里也敞亮。”

  狗蛋依然拿不定主意,李菜花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南城那处别院,本是我一时冲动买下的,如今也是空着,等你姐夫考上了进士,我打算只留如今住的这一处宅院,南城的那处宅子只花了四百两银子,打算送给咱爹咱娘住。”

  “二姐的意思是爹娘搬过来是住在自己的宅子里?”狗蛋听懂了李菜花的意思,想着这样对外也有了一个交往。

  “闺女是想送一座宅子给我和你爹住?”李大婶脸上乐开了花。

  “这样弟弟就不会为难,娘与爹住在自己的宅子也方便。”

  这次狗蛋终于不反对了,李大婶让他回去跟儿媳妇说一声,再住两日就坐女儿安排的马车回去了。

  狗蛋也知道家里地里事情多,下个月就该秋收了。

  刘妍儿帮着刘荣忙刘倩儿的婚事,刘宏已经去书院报到了。听说婆婆过两日就回去了,心里松了一口气。虽然婆婆只住了一日,但刘妍儿就觉得不自在了。

  这段日子,李大婶住在女儿家,刘妍儿也乐得轻松。

  狗蛋说了明年老爹老娘要搬到省城住的事,刘妍儿开始还有些紧张,当她听说婆婆坚持要住在女儿的田庄上,夫君不同意,二姑奶奶把南城的别院送给爹娘住,让他们帮忙照看田庄的事,帮着劝了几句,狗蛋见妻子也赞成,就放心了。

  爹娘来年搬家的事,李菜花也有意无意地对云祥做了备报。云祥对李菜花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只是有一条,小夫妻俩独处的时候,云祥不只一次地要求李菜花停了避子汤,每一次李菜花都是阴奉阳违,被云祥发现了好几次。

  趁着岳母来家里住的这段日子,云祥告了李菜花一状,结果日日被李大婶盯着,厨房的人不敢当面熬药,身边的丫头不敢送药。

  没喝避子汤的这段日子刚好是李菜花的危险期,云祥与岳母仿佛有了默契一般,一个外守,一个内攻。直到听说女儿的月事没来,李大婶才乐颠颠地离开省城。

  丈母娘与女婿千万不能一致对内,否则女主的日子会很不好过。

  李菜花在发现自己真地怀上了,心情郁闷到极点,一日冲着赖在房里笑眯眯的云祥吼出心声的时候,云祥握拳掩唇地赞道:“娘子高见!娘子高见!”

  “下次我娘再来,你睡书房!”李菜花瞪圆了眼睛炸了毛。

  你敢耍阴谋,我就敢耍阳谋,看看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还是西风赶跑了东风。

  “你这样欺负我,我会告状的。”云祥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靠枕无声的飞过来,却没准头地砸到了跑进来传话的春杏头上。

  “夫人,***奶听说您有了身孕,亲自过府看您来了。”春杏把靠枕放回去,扶李菜花坐起来,刘妍儿就急匆匆地赶到了。

  瞧见云祥也在,连忙福了福身子,打了声招呼。云祥冲春杏使了个眼色,自己转身出去了。

  春杏搬了把椅子,巧月扶着刘妍儿坐下,李菜花知道她准有事。

  果不其然,刘妍儿先道了喜,闲聊了几句就把话头儿转到生计的艰难上。

  “家里的日子还过得去,就是瞧着身边的亲戚下不得眼儿。”

  李菜花也不接话,刘妍儿一时说起了家里的事。

  秦家请来了媒人,双方互换了庚帖,刘荣亲自跑到秦家见到了未来的妹婿秦大郎,觉得除了年纪大了些,各方面都还说得过去,家里是生意人,条件还不错。有一双儿女由秦老太太带在身边,妹妹嫁过去也不用照管。

  男方下了聘礼,女方的嫁妆都是现成的,选了个吉日办了婚礼。那时李菜花刚被查出有了一个月的身孕,需要卧床静养,也就没去参加喜宴。

  新婚三日回门后,刘荣就回去了。

  刘宏进了书院,每日与姐夫一起上学下学,李宅的日子又清静下来。

  可是刘沁儿有一天却来向妹子借钱,说是手头没钱了。下个月婆婆还要过来住,夏秀才向大伯求救,也只借到了十两银子。

  刘妍儿无法,又借出去一百两银子。打发走了亲姐姐没几日,刘倩儿也跑了回来,一见到刘妍儿就哭得稀里哗啦,说是秦家二房只是个空壳子。

  秦大郎每日窝在家里,经常乱发脾气,不只摔自己屋里的东西,一旦发起疯来,还会跑去别人的房里摔东西,秦家人私下里都叫他秦疯子。

  从前摔东西,没人敢找他赔,刘倩儿嫁过来后,隔三岔五地被人缠着要补偿。她带过来的嫁妆又不多,房里的东西都快搬空了。

  瞧着她哭得可怜,刘妍儿一个没忍住,又借了她五十两银子。

  把刘倩儿打发走了,刘宏有一日下学回来,说手里没银子,连书院同学的邀约都不敢参加。刘妍儿私下里答应每月给他五两银子的零花钱。

  自己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狗蛋经常歇在偏院,昨日曹春雁觉得身子不舒服,请大夫过去诊脉时,发现自己又怀上了。

  惊喜之余,怕孩子又立不住,向大房备报后,要求保胎。不仅日日喝保胎的药汤,还时常向刘妍儿要补品,每日的饭菜也要求有荤腥。

  狗蛋听说曹春雁又有了孩子后,十分偏疼二房,要刘妍儿满足孕妇的要求。

  佩儿一样是个心大的,看到府里两个孕妇,借机聊扯主子,一夜之间从一个普通的丫头变成了狗蛋的通房,狗蛋把她调到书房,夜夜红袖添香。

  弟弟家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亲戚家的糗事,李菜花懒得理会,但狗蛋年纪不大就对男女之事上心,李菜花还是十分恼火与担心的。

  让刘妍儿传话给他,如若再不用心读书,不仅没有每月五两银子的零花钱,连田庄每年一百五十两银子的工钱也没有,以后不会再给他经济支持了。

  刘妍儿听后愣了一下,哭丧着脸说道:“夫君还未考取举人,单凭我微薄的嫁妆也支撑不了多久。若是二姑奶奶不管我们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如今日子好过了,他却不知珍惜了。让他过几天苦日子,就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了!从前是爹娘替他担着,如今是我替他担着,将来他要自己担着才行。”

  李菜花当着刘妍儿的面,对春杏交待道:“你坐府里的马车,亲自去一趟田庄,告诉你爹,以后庄子上的事由他管着,不用劳烦舅爷了,让他专心读书吧。”

  “我看他手里没钱,还有没有心情红袖添香?如果他依然不用心读书,我连你们住的房子也会收回去,让他回村里种地去吧!”

  李菜花的情绪有些激动,刘妍儿后悔不迭,本想让二姑奶奶帮帮忙的,没想到对方生了大气,也不敢再多嘴,脸色灰白地起身告辞。

  回到家里,向房里的华妈妈诉苦。

  华妈妈认真听罢,埋怨道:“女人有了身孕,都会多思多想,脾气不稳。你不该这时候去蹙眉头。况且你婆家这一脉就大爷一个男丁,二姑奶奶必是对大爷寄予厚望的,听说大爷不用心读书,想必急了。”

  对于李菜花断了弟弟经济来源的事,华妈妈倒也不太担心:“断了大爷的财源,让他过过苦日子也好,总不会饿到***奶肚子里的孩子。我觉得二姑奶奶就是要激一激大爷,让他知道日子的艰辛,也好收心读书……”

继续阅读:第三十四章 姐弟第一次闹别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小俏媳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