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洪武釉里红
沐风2020-06-28 10:202,194

  李旭东在心里其实是很排斥这个人的,毕竟人的名,树的影,什么样的人在圈子里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名声。

  而这人在全世界的名声很差,还是不接触的好,但是他是开门做生意的,没有开门却拒绝客人的理由。

  “哟,好久不见,你这是什么东西?”李旭东依旧是打了个招呼说道。

  “好东西,掌柜的,这回你可得打紧了,看了,这东西绝对没有问题。”

  听着他自信昂扬的语气,李旭东不由得有些好奇,开了那个盒子。

  又见着一只瓷碗放在盒子正中。

  一打眼儿上去,李旭东就能确定,这应该是一件老东西。

  它的口径大概15厘米,碗敞口,深弧腹,圈足,碗心双圈内饰折枝牡丹,里外壁饰缠枝牡丹花,里外口沿及足墙均饰回纹。回纹两两一组,俗称对对回纹,时代特征鲜明。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一只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不过李旭东却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看着莫文华的大舅,问道:“这东西怎么个说法?”

  “这是康熙釉里红红缠枝牡丹纹碗。”他得意的说道:“这是我捡漏捡来的,价值至少这个数。”

  莫文华的大舅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指笔画了个10,“10个,至少10个。”

  从他的话语中,李旭东就能听出来,他是明显不懂,明清时期的瓷器。

  康熙年间盛行的是青花釉里红,说法都完全错误了。

  要说也该说是康熙时期的釉里红,不过康熙时期的釉里红,他的特点却十分鲜明。

  乾隆的釉里红瓷多以白釉为地,在上绘纹饰,也有以冬青釉为地的器物。

  那时釉里红的制作,虽然继承了雍正朝的纯熟技术,但与同时期其他官窑纹饰一样,图案纹饰趋于规范化、程式化,缺乏创新的生气。

  明洪武年间的,功力是完全不到这种程度的,这功力说的不是做品工匠的功力,而是绘画技巧那种形制上的感觉。

  李旭东可以确定,这不是乾隆年的釉里红,而是洪武年釉里红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虽然洪武年间又李红也仅仅只是盛行一时,但是与元代相比,工艺却提高了很多。

  这其中无论是烧制烧成技术,还是其他的方面,都比元代的要强很多。

  但是和清代的却完全没有办法比较。

  单从器釉色技术上来说乾隆釉里红瓷大多红色偏淡,釉里红色调分鲜艳的极少。

  乾隆釉里红器物以瓶、尊、壶等陈设器为多见,官窑器的图案大多以缠枝莲、云龙、团凤、三果纹为主。

  后仿釉里红瓷色调多发黑,还呈现绿斑,这是作伪者不能准确掌握氧化铜还原的烧制技术而形成。

  而在看这一件东西,是明显的洪武典型器物,以花卉为主,盘枝或者折枝,制作厚重古朴,笔力锋劲。

  在看胎体,其中差别更是巨大,清代的胎体更加细腻,洁白,气泡更少。

  而明代的,质呈浅灰白色。器身往往有开片,尤其是一些器物有生烧的现象。釉里红多数呈较淡或偏灰的色泽,有的器物呈正红色,有的呈暗黑色。

  这一件东西的釉面具有明代青花器的特点,釉质肥厚、滋润,釉色发青白。

  李旭东不动声色的询问道:“你开个价吧。”

  “10万,10万我就让给你。”

  然而李旭东只是笑了笑说道:“你报的价太高了,我这又不是拍卖会,要是拍卖会倒还有可能,而且拍卖会还要收你手续费。”

  “3万。”李旭东直接砍了一半,说道:“康熙年间的青花釉里红,工艺不怎么样,上拍的价格也不高,更何况你这底下还没有款式,笔法粗糙,过于狂放。”

  鸡蛋里头挑骨头是每一个古玩商人都会做的事情,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利益最大化,才能挣更多的钱。

  莫文华的大舅咬了咬牙说道:“3万太低了。”

  “最多35,000。”李旭东再次报价说道:“价格再高,我就没利润了。”

  莫文华的大舅,眼睛像是轱辘一样,前后左右的转。

  内底里闪着一丝狡黠,李旭东算是看出来了,这东西收上来的时候,价格绝对不高。

  “38,000吧,数字吉利。”

  “36,000立马成交,马上就给你转账。”李旭东说道。

  “好,成交。”

  莫文华的大舅报上了自己的银行卡号,李旭东真打算给他转钱,就有三个小青年从门外走了进来。

  那三个小青年直接走到了柜台,其中一个看模样是为首的,对着李旭东说道:“你们这儿做鉴定吗?我想鉴定点东西。”

  李旭东的动作微微一顿,看向他们,说道:“不好意思,我们这儿不做鉴定。”

  这算是古玩行业的规矩,特别是在古玩城里,你帮人鉴定了东西,然后别人拿到其他人那儿去卖,就带上了你的名号。

  要是这东西有问题,在这圈子里怎么说话?钥匙本来没问题的东西,你说的有问题,然后别人收去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有的时候面子真的说不过去。

  李旭东直接拒绝了。

  落在那人身后的小青年,立马就不乐意了“你又不是老板,让你们老板出来说。”

  李旭东本来就是年轻人,自然会有些火气,但是本着和气生财,李旭东却压下了火气,说道:“我就是这儿老板。”

  同时莫文华的大舅,也跟着说道:“这位就是这儿的老板,我可以作证。”

  听着莫文华大舅说这个20来岁的年轻人,就是这儿的老板,三个小青年有些面面相觑。

  为首那一个说道:“既然你就是这儿的老板,那你们收东西吗?”

  “收是肯定收的。”李旭东点了点头,说道。

  这时候,那为首的青年就要把东西递给李旭东。

  可是却被李旭东拒绝了。

  “你把东西放台子上,到时候我再看。”

  盒子里的东西无论是什么,李旭东都没看见,现在直接上手接过,要是掉地上了,那可就说不清了。

继续阅读:第170章 宋景德镇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都市鉴宝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