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吉握着信的手剧烈颤抖,眼前的一切都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他们算计好了一切,却怎么也没想到陈宏辕竟然会去绑架徽柔。
“大人,大人!”
旁边伸出几只手扶住他摇摇欲坠的身子。
怀吉抬头看去,皇宫的城门轰的一声被撞开,身后的人都等着听他的指挥。
进还是不进?他艰难抉择。
国事和私情到底选择哪个?
他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和徽柔相聚相守。
“大人!”
赵武骑马疾驰而来,马上坐着个娇小的身影:“我知道公主在哪里,大人请跟我来。”
那人正是阿狸。
公主才进了长生殿,她就感觉出不对劲。然而那些黑衣人下手更快。
阿狸当机立断,在那些人的手劈上她的脖颈时,侧身避过要害,假装晕倒,才躲过一劫。
幸亏那些人没有用刀,估计是怕杀了他们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些人在前面走,阿狸悄悄跟在后面。
她身形娇小,举动轻巧,又有武功底子在,那些人并没有发现。
她一直跟着那些人,看他们把徽柔押进一座废弃的冷宫,再跟下去只怕就会被觉察,这才匆匆返回来。
太后的宁和宫已经被人围住。在阿狸心中,最值得信任的就剩下怀吉了。恰好路上遇到赵武,便让他带自己来找怀吉。
怀吉把人交给赵武来指挥,危急时刻,顾不上再去找更多帮手,怀吉自己带着阿狸朝她所指的方向奔去。
待到了冷宫附近,怀吉让阿狸离开:“我一个人进去就行了。”
阿狸又惊又急:“那里面有许多的守卫,你一个人太危险了。不如我们回去多找些人过来,一起杀进去岂是能更快的救出公主?”
怀吉沉默片刻,说:“人越多,公主反而越危险,我冒不起这个险。如果一个时辰以后还没有见我们出来,你们就放火烧了这座冷宫。”
如果国事和私情不能两全,那么他宁愿选择和徽柔一起死。
他相信,徽柔也不会愿意看见他为了自己而去做乱臣贼子。
“不行,大人你不要逞英雄。要不你先进去,我回去找援兵。一刻钟后,如果你们不出来,我就带人杀进去。”
“半个时辰。”
阿狸还要在说什么,怀吉已经怒道:“快走,你是想引起敌人的注意吗?”
阿狸只能拨转马头,流着泪离开。
冷宫四周长满了茂盛的杂草,怀吉脱去沉重的盔甲,一点一点潜伏过去。
一对叛军巡逻过来,怀吉握着匕首,趁他们分开的间隙,一刀抹了一个人的脖子。
在另一个人觉察调转头来看的时候,纵身扑过去狠狠扎向他的咽喉。
鲜血溅了怀吉一身一脸,他把两具死尸拖进草丛里,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擦了擦脸,然后换上其中一个人的兵卒服。
大约人手有限,冷宫里守着的人手并不算多。只是因为不知道徽柔具体被关在哪里,寻找起来很是费劲。
怀吉上辈子和这辈子加起来,在宫里待了有三十年,对殿宇阁楼的构造了如指掌。
他假装巡逻,围着宫殿绕了半个圈。心里便有了大致的路径。
中兴王要拿徽柔做诱饵,待遇就不会太差。
仗着对地形的熟悉,怀吉很快锁定了几个可能藏有徽柔的房间。可具体是哪一个?他有些犯愁。
这时有个小丫头手里提着只食盒,朝这边走过来。守在楼梯口的一个士兵说道:“怎么,公主又闹脾气,要加夜宵了?”
小丫头“嗯”了一声。
“都阶下囚了,气性还这么大。”
小丫头叹气:“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公主。就算做了人质,也要比咱们高贵许多,除了好好伺候着,还能怎么样?”
怀吉心里微微一叹,还是在小丫头上楼以后,从暗处跃出来,利落的将那两个人一剑毙命。
小丫头的身影在前边若隐若现,怀吉一路跟着她,一直来到一座顶紧闭的房门前,抬手“咚咚咚”敲了三下门,然后顺着门缝闪身进去。
怀吉大步走过去,飞起一脚踹开,不顾房里人的尖叫声,环目四顾。
床上躺着的少女闻声坐起,露出一张泪痕阑干,凄楚悲切的脸。
“哥哥……”
少女似乎不敢置信,待到怀吉把她猛的一把搂进怀里,才放声大哭:“哥哥,哥哥!”
怀吉把头埋进她的肩侧,深深吸着她发间的幽香,好一会儿颤抖的身子才慢慢平复下来。
“徽柔,对不起。”
“哥哥为什么要和我说对不起?”
“因为在国家和你之间,我选择了前者。”怀吉眼眶通红:“你怪我吧。”
“我为什么要怪罪哥哥?”徽柔抚着他的脸庞,温柔的说道:“哥哥答应会永远陪着我,并没有食言。不管是生还是死,只要能和哥哥在一起,徽柔都会很高兴。”
房门再一次被踹开,涌进来许多手持长矛士兵。
徽柔紧紧搂住怀吉:“哥哥,我不想让这些人碰我。”
怀吉点点头:“我知道了。”
他一只手搂着徽柔的腰,另一只手握着剑,慢慢退到窗边。
窗外,太后骑在马上,身边紧紧挨着陈宏辕和他的死士。
再远一点的地方,一群人举着火把朝这边疾驰而来,那是阿狸找来的援兵。
徽柔悲愤的唤道:“皇祖母!”
陈宏辕用手指着徽柔对太后说:“看见你的宝贝孙女和孙女婿了吗?你要是再不下懿旨,我就让他们都死在你面前。”
“你这个丧心病狂的逆贼!”
陈宏辕哈哈一笑:“你总算是骂出心里话了,谁让你要假惺惺的对我仁慈,那天在金銮殿上,直接把我下了大狱,哪里还会有今天的事情。”
“乒乒砰砰”刀剑撞击的声音响起,是援兵和死士短兵相交。
陈宏辕暴躁的说:“我数三声,你要是再不写懿旨,我就一把火烧了这座宫殿!”
“好,我写,我写。”
太后再也坚持不住了,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孙女死在面前,权衡利弊,这份懿旨写就写了,陈宏辕最后也未必用得上。
立刻就有下人捧过来纸笔,太后提笔写道:奉天承运,太后懿旨,中兴王陈宏辕秉性纯良,恭俭仁孝。现特立为新帝,肇基帝胄,承天应人。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