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大营,乃是将军营,李将军平日繁忙,废寝忘食,经常几日不回府,就在营中吃睡,寻常士兵除却有急事,不敢轻易来扰。
孟决明尾随着灰袍人影一路往前走,对方朝着将军营去,敏捷地绕开巡逻士兵,借着营中火光,孟决明看清这人影袖下藏了把匕首。
刺客?孟决明看着灰袍人影的腰间,心中暗惊,这刺客是从哪来的?
——这人影腰间系着的东西,本不应属于这古代的任何一个人。
此处人声稀少,营中点着昏黄的火光,透过营帘缝隙透出,灰袍人影一路绕至正门口,用匕首挑起帘隙,悄悄地探头往里瞧。桌案旁果真站着个中年人,紧皱着眉,手里拿着一封信,在灯下作沉思状。
李沉……他就是李沉?
他微微握紧了匕首,掌心流下冷汗,未注意脚步声自后方缓缓逼近,高大的人影忽然扑来,动作利落,一手将他狠狠锢在地上,抵上他的喉咙,另手夺下他的匕首,当啷抛在旁边。
灰袍人迅速抬指向对方的双目刺去,对方偏头闪过,趁他动作微松,灰袍人影挣脱禁锢,去摸那飞出的匕首。两人一个争,一个夺,在尘土中翻滚一圈,孟决明重新将他锢在身下,伸手拽下他的兜帽,终于看清了对方的脸。
是个胡族少年,怒目望着他,像匹倔强的狼崽子。
“胡人?怎么会来这里?”孟决明厉声问,“你身上的东西,哪来的?”
这少年的年龄不大,动作却有种血性,他脸上闪过一丝狠厉,举拳向着孟决明的面门击来。孟决明无意真正伤他,往后躲去,却见少年这动作只是虚晃一招,另手早已向着腰间之物摸去。
不好!
孟决明劈手去躲,晚了一步。
——那是一面古朴的铜镜,时空跳跃键已被按下,清晰地浮现出利贞五年。
少年气喘吁吁地躺在沙土里,露出得胜者的狡黠笑容,他的身躯化作片片蓝光,从孟决明身下消失。
他去了利贞五年!
孟决明急急联系胖子:“喂,我要去……”
身后忽然传来中年人声。
“何人在此喧哗?”
孟决明从地上站起,满身的沙,他转身望去,见李将军正从大营门口走出来,看清是他,略感意外:“方寻?你在做什么?”
“喝醉了。”孟决明断掉联络,压下心中万分焦急,闷闷道,“把影子当成敌人。”
方才那少年未必属于这个时空,不属于历史一环,还是不与李沉禀报了,要找机会赶紧脱身。
他正想告辞,却见李沉望着自己,叹息一声:“进来吧。”
孟决明一头雾水地跟在后面进了大营,偌大的将军营只有他二人,显得格外安静,李沉脸上的旧伤在跳动的火光下又深刻了几分,静静地看着自己。
“将军快上马,属下随将军一起杀出去!”……
耳边浮动起旧日的厮杀,那一声舍身的呐喊格外清晰,久久在脑中盘旋,多年前的往事又一次浮起,李沉静静地望着那个微垂着眼的寡言身影,这一刻恍惚看到往昔他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风光模样。
当年一战过去,吴云近乎疯癫地冲去战场,从死人堆里翻出方寻的时候,方寻的头受了伤,已经不大灵光了。
“哥!哥!”……
李沉心中有愧。
他用力地揉揉额头,迫使这一幕幕往事退散,很快恢复如常,拿起案上摊开的那封信,见对方闷闷地盯着这信看,李沉无奈一笑:“你带回来的,忘了?”
孟决明继续扮方副官,摇摇头。
“自我调来玉关时,胡人就一直想与我们往来,效仿以往在坊间开市,供胡商买卖,缓和当下这剑拔弩张的局势。”李沉继续道,“拓跋荒有此打算,我一直知道,不过他这次竟没写太多,只写了几句问候,还叮嘱我肉要佐酒才好吃。”
孟决明走过去几步,扫一眼信,果真看见一句七扭八歪的字“炙肉下酒为佳”。
“我已让那些胡兵捎了信回去。”
孟决明点点头。
他等了片刻,却没听见下文,疑惑地望去,见李沉眼中苦涩浮动,喃喃自语般地问:“我们与那些胡人,真有一日能往来自如么?不论多少年后,不论经过多少个朝代,我们真会有和平那一日么?”
孟决明不假思索地点头。
“糊涂了……怎么问你呢。”李沉看着他这闷闷的模样,揉揉额头,疲惫地笑了笑,“罢了,你出去吧。”
“属下告退。”
孟决明匆匆从军帐里出来,闪身至无人的角落,联系胖子:“胖子,我要去利贞五年,快!”
【“啊,好嘞!”】
他心中疑虑重重。
胡人少年身上怎么会有通讯器?
纵然古代风云暗涌,谁人已暗暗挪偏历史的轮盘,时空另一端,飞梭至现代,又是平常上班下班打卡的一天。
深夜的局里总是静悄悄的,苦咖啡氤氲开热气,鸿怀古坐在办公桌后,将西装外套搭在一旁,挽起白衬衫袖口,拿起局里新破译的几封古人书信,静静地看着。
“曩昔胡贼未逆,沉与拓跋荒相对,尝二境交好,使者往来,互不侵犯,足与陆羊相较矣,国内外传诵一时。”
随着书信历历,仿佛时空流转,清晰地重演两位将军往来的岁月。
李将军启:
自从将军前些年调来,我便心念着派使者传信,日夜忙碌,竟未得闲传第二封,实在失礼。将军手下这兄弟在我手上……(划去)我营上,我已派人送回,黄沙瞬息万变,望将军也不要过多责备他。
我手下有几个冒失闯入将军领地的蠢……(划去)的小兄弟,是否还在将军那里做客?将军可否提醒他们一声,可缓缓归矣?
以及,烤牛肉下酒味道更佳,最好用大火。
拓跋荒承。
拓跋将军启:
将军麾下的士兵已归还,多谢将军送来的酒肉,将军大量,沉不胜感激。
李沉承。
李将军启:
再得闲写信,竟已过了数月,不知将军在玉关可安好?我近来领兄弟们出猎,猎到许多肉食,加之首领派人送来的奶酒等犒劳,一并随信赠与将军。你我虽身处两营,能同饮一种酒,也算是对坐同饮了。
我近来因出猎染了风寒,裹被不能起,垂死(划去)垂病书信,望将军万万珍重。
拓跋荒承。
拓跋将军启:
酒肉已收到,不胜感激,沉料将军营中不缺酒肉,便差人送了些中原书籍过去,将军莫弃礼轻。
开市之事,我已呈向京城。
李沉承。
李将军启:
荒与将军书信来往,不觉竟已过了两年,听说将军那边的王已许诺开市之事,荒不胜喜悦。恰将军所赠的书籍于今日读完,荒渴望与将军见面之情,可用一诗代替:一日不见,思之如狂……
拓跋荒承。
“哎,李将军,拓跋将军在信里写啥了?你咋双手颤抖呢?”
“……无妨,无妨。”
李沉脸色阴晴不定,砰一声扣下信纸,把探头探脑的小吴吓了一跳。
拓跋将军启:
将军喜悦,沉着实已体会到,只是关于中原诗文,将军还要好好斟酌其中意思才是。
将军是个好学之人,中原字已大有长进,沉佩服不已。
沉亦期盼与将军对坐同饮那日。
李沉承。
营中偷偷传,今日拓跋将军开心得很,洋洋洒洒写了许多中原字,逮着一个赠一个,得理他远些。
……
鸿怀古终于看完了记载,从“遇刺”二字上挪开目光,摘下金丝框眼镜,揉揉疲惫的双眼。
记载中拓跋荒与李沉通信来往整整两年,至利贞五年,皇上终于点了头,同意边陲各地胡汉开市。
本应是皆大欢喜之事,终因猝忽一场变故而失败。
他抬起指尖,信手拂去白衬衫上一粒沙,端起咖啡静静地望向窗外,这样的午夜,连霓虹灯都不再闪烁,黑暗如潮水扑来,总能让人回想起许多往事来。那些逝去在岁月长河里的故人,那些等待挽回的定局。
李沉……
这个名字,多年前曾让他头疼不已。
桌上的手机忽然响了声,鸿怀古信手拿起,扫了一眼,是一条刚刚发出的朋友圈。
秦漠:BOSS又让加班啊啊啊,同事都走了只有我和BOSS两个人在公司里!我和BOSS!弱小可怜,无助又害怕的我。
看来那小子困傻了,发动态忘了屏蔽上司。
鸿怀古笑了笑,轻描淡写地点了个赞。
叮咚——
办公室外响起清脆的朋友圈提示音,随后是一声倒吸凉气声。
利贞五年,入冬,距元旦还有两月。
玉关城比两年前还要热闹几分,百姓们顶着烈日热风,谈论得正兴致勃勃。
“今年那些胡人真要进城来?”
“那可不得了!我听说胡人一个个都不是善茬,形同没驯化的野兽,这可怎么来往?”
“兴许也不是坏事,听说乌城那边早就推行了!你想想,咱们还没见过胡货啥样呢!何况有李将军在呢,李将军跟对面的胡将关系好得很……”
这两年间,胡汉两位将军的通信往来已在内外传开,麾下士兵彼此互不侵犯,传为佳话。转眼圣上一道圣旨,同意开市,今年是第一年,双方都生怕出什么岔子,日夜派兵在城中巡逻。
“老方,想什么呢?魂不守舍的,你这脑子前几日才好些,可不能再傻了啊。”
吴云伸手在孟决明眼前晃来晃去,被孟决明一把拽住,笑了笑,继续往前走,低声道:“巡逻,别闹。”
他来到利贞五年已有几日,迟迟寻不见那胡人少年的痕迹,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当日只看见是利贞五年,却不知究竟是何日月,在城中巡逻多次也未搜到。
简直是大海捞针。
不过记载中,利贞五年冬胡汉开战,只要守在这个时间点,就能知道将军令是否为战利品了,倘若是开市时流通过来的东西,这来历也说得通。
开市的消息让摊贩们也兴奋不已,玉关城驻守军数年来秋毫无犯,深得民心,两人在城里巡了一圈,手里已接下不少百姓强送的瓜果。
“这么多,要是让将军看到了,可是要吃军棍的。”小吴捧着一大堆东西,无奈地摇摇头,他挑出两个果子,递给孟决明一人一个,剩下的全都给了乞丐。
“老方,你见过胡货么?”
孟决明摇头:“你很期待开市?”
“当然!一往来,日后可就不必这么紧张了。”小吴兴高采烈地咬一口果子,脆生生的,他望向往来的人群,惬意伸了个懒腰,“这儿也能更热闹些了……”
对于这些忌惮胡人的边陲百姓来讲,无疑是多年来第一枚定心丸,经过两年努力,才终于换得今日和平往来的机会,怎能让人不高兴?
孟决明心中一沉,他暂且不去想往后那些事,笑了笑,与小吴同行。
“军爷,军爷……”
人群里踉踉跄跄窜出个牧民打扮的青年,朝吴云扑来,孟决明的身子下意识挪动一步,将小吴护在后,一把抓住男人的衣襟。对方却噗通跪了下来,口中哭道:“军爷,替我报仇啊……”
人群议论纷纷,吴云惊讶地与孟决明对视一眼,上前几步:“发生何事?”
“前日我兄长出去放马,再也没回来,我去城外胡桐林打听,听别的牧民说……”那青年双目通红,连连磕头,“他们说,有一队胡蛮子把我家兄长杀了,还夺了马匹!”
百姓们面露惊惧之色。
开市前几日,竟出了这事?
导致开战的变故来了。
孟决明意识到此事严重,小吴也眉头紧锁,扫一眼四下人群,连忙扶起牧民,匆匆往军营走去:“回去再说,去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