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男,够了。我又不是玻璃做的。”林玉秋把王胜男赶出去办事,让她好好做事,不要担心自己。
王胜男不放心地往林玉秋那望了好几眼,说:“林姐,你有什么事一定要记得叫我啊。一定啊!”
林玉秋见这小丫头出了办公室才安心坐下。
终于可以好好看一看账本了,她想。
另一头,张川在机关里想着退休员工安置的事,有些魂不守舍。
“张川,张川,你在想什么呢?我都叫了你好几声了。”史双敲了敲张川的桌子,见他不回答,又伸出手在张川眼前晃了一晃,才把张川的神叫醒。
“史姐。”张川回过神来,见眼前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在想退休职工安置的事。”
史双拿着保温杯,说:“巧了,我刚好是来跟你说这事的。”
她把最近会议中有关职工安置的事跟张川讲明白了。
可听了史双的话,张川才明白职工安置没自己想得那么容易,是有严格的年龄和条件限制的。
在企业中,只有因工致残或者患严重职业病、全部或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才可以作为离退休职工安置。
但林玉秋厂子里招的都是青壮年,而且林玉秋那个腊肉厂,既不是矿场钢铁厂那种危险系数较高的厂子,工人能有什么职业病呢?
像李大壮那样的懒骨病吗?张川自嘲地笑了一下,想到自己在电话里说了这个后,林玉秋霎时间就欢快了许多的声音,他顿时犯了难。
“谢谢史姐,我知道了。”即使心里再觉得难办,但张川面上还是平静。
等到史双走了后,张川又恢复了愁眉苦脸的样子。
媳妇现在怀孕受不得刺激,就算林玉秋不说,但他是知道林玉秋这个人心软,重感情。若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走到裁员这一步的。就算她决定裁员,还是对厂子里员工未来的生计担忧。
本来自己就是为了让她安心,才提了这个退休职工安置,没想到这职工安置的门槛这么高。
又是空欢喜一场啊。
张川想到告诉林玉秋这个消息后,林玉秋指定又整夜整夜地睡不着。之前她这样就把身体搞坏了,现在怀着孕更马虎不得,他再想想办法吧。
张川想到国家搞抓大放小政策后,倒了一批厂子。缩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又倒了一批企业,那些工人失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也不是个事。以他的政治嗅觉,国家肯定要想办法安置这些人,倒不如自己提个方案出来,既解决了林玉秋的心头大事,对自己未来的仕途也少不了好处。
张川叹了一口气,要是自己的提案失败了,好歹能瞒一天是一天吧。在瞒着她的日子把体质提上去一部分就是胜利。
“张川哥好,我把林姐交给你了。”王胜男在家门口刚好碰见下班回家的张川,兔子似地溜走了。
见王胜男这见了天敌的表情,林玉秋没好气地瞪了张川一眼。
张川连忙撇清责任,说:“你那天进医院,我心里着急,就凶了一点。”
想到单位里有孩子的同事说,女人怀孕时要哄着,他又补了一句:“我以后会改的。”
林玉秋只是看了丈夫一眼,没想到他却是一副如临大敌的表现,笑了:“我又没怪你,快进门去吃饭吧。”
林玉秋怀孕后身上更增添了几分温婉,刚的一笑竟把张川看得楞住了。
“对了,退休职工安置怎么样了?”林玉秋边换鞋,边问道。
张川醒了醒神,说:“政策还没落实呢,等出台了我再跟你详细讲。你先去吃饭,你看你瘦的,把我们儿子饿坏了怎么办。”
“你怎么知道是儿子呢,是女儿你就不喜欢了?”林玉秋有些无理取闹。
张川只觉得天降一口大锅:“哪能啊,我这不是随口一说吗。”
第二天,张川把林玉秋送到王胜男手上,才出门上班。
上班路上,张川见不少青壮年直接挂了块牌子在身上,上面写着自己擅长的技能和一天的工资。
那些青年人拉头耷脑,而另一些人把腰板挺着直直的,想着这样就会有人要自己。可二者都无人问津。毕竟现在整体大形势都不好,下岗的职工一天多过一天,僧多粥少,那些小企业更是朝不保夕,哪还有找人的心思呢?
这些人国家肯定是要管的,不安置的话,说不定要出乱子。张川这么想到,在这个时候他还没料到,日后这个乱子还会波及到自己的妻子。
“史姐。”张川敲开领导的门,“我有个方案想跟您说说”
“是川子啊。”史双打开保温杯,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你有什么事就说吧。”
张川把自己这些天对于下岗职工人数激增的观察说了,又提议市里可以对这些人进行下岗就业的培训,对于那些丧失生活来源的职工可以进行一部分的补助。
史双刚开始还和颜悦色,越听表情越严肃,直到听到对下岗职工进行失业救济金时,她更是把保温杯往桌上重重一磕。
“胡闹!”
张川第一次见到史双这样严肃的神色。他军人的直觉告诉他不好,可以往战场上的事他可以用战术和武力解决,在政治这个他基本陌生的领域,他就有点抓瞎。
史双顿了一会,重新恢复了和蔼的样子。她见张川这个一直充满了军人的稳重的黑面汉子被自己那一声搞的有些无措。在觉得张川这份提案有些天真之余,不免也感到一丝好笑。
她语重心长地教训张川:“张川同志,你知道市里如果要对每个下岗工人进行安置的话要多少钱吗?”
见张川不回答,她又问:“那你知道政府本年度的亏空是多少吗?”
张川这时候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想当然。国家若是有能力对工人进行救济安置,又怎么会放任那些青壮年一直处于无工作的状态呢。
史双见张川逐渐反应过来,她叹了口气:“张川同志,你以为市里不知道这个问题吗?治理城市不是你行军打仗,以胜利为主的。我们还要考虑财政,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