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周格格提出,自己要买下酒楼。
“老板,把它交给我吧,我一定会好好珍惜酒楼的招牌,虽然我的厨艺不能和乔玄清相比,可是,也不会太差。”
老板很感动,刚刚见到周格格的时候,他也有这个意思。
这么多年来,他对酒楼也有感情,如今骤然要失去,也有些舍不得。
把它卖给一个值得托付的人,老板自己也放心了。
“好,交给你吧,我不要你太多,给我五百两银子就成,当初我也是这个价买的。”
要价不算太贵,只是如果买了酒楼,周格格的家底就要掏空了,甚至还不够。
“老板,你等我几天,我去凑足了银子,再回来找你。”
“格格,”老板忽然叫住了她,“少个几十两银子也不要紧,咱们是熟人,我相信你,才卖给你的。”
周格格笑了笑,拒绝了他的好意,“不成,原本就是成本价,怎好让老板再吃亏呢?你放心吧,我再去筹些银子来。”
在东陵县的时候,周格格挣得不多,因为还未开始,便出了许多事,耽误了挣钱。
不过在长安的时候,周格格倒是挣了不少,回家也带了许多银子,都交给母亲姜氏收着呢!
他们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别的东西没带,可是银子都换成银票带在身上呢!
似乎有个四百多两,之后一直在军营中,没怎么花钱。再凑一凑,也就够了。
这些银子,不全是工钱,有一半是宫里的赏赐,都是先前小皇帝赏的。
想到他,周格格回头瞧了瞧馒头,如果馒头真的是小皇帝,也算她报了恩。
回家后,姜氏听说女儿要买酒楼,把压在箱底的银票全部拿了出来,“这是四百六十两,其余的,再买几样东西,也就够了。”
正好周瑶瑶在旁边,她笑道:“卖什么东西?你们是不是忘了,还有我呢!”
前几日,周瑶瑶刚刚得了几百两银子的封赏,除此以外,还有些金玉首饰之类的,她又不爱花钱,也不必装扮,觉得甚是无趣,都丢在空屋子里了。
现在姐姐要买酒楼,她便想起来了,“我也是周家人,该出一份力的,不能让姐姐全出了,算我的一半吧。”
困难迎刃而解,姜氏松了口气,笑道:“真是的,眼前的小财主,居然都给忘了。”
周瑶瑶出了门,拿了一百两银子进来,交给周格格,“姐,这个你拿着吧,买了酒楼,要问也算在长安有个家,总不能一直住在申将军这里。”
周格格把五百两银子补齐了,其余的都还给妹妹,“以后开了酒楼,咱们有的挣呢,皇上的封赏是荣誉,不能随便拿的,就算是姐姐借你的,日后挣了钱,也要还的。”
“姐姐先拿着吧,开酒楼可不是容易的事,光买了酒楼可不行,还有要花钱的地方,反正我也用不着银子,你先拿去,咱们一家人,不要说什么还不还的,若真计较起来,姐姐当初给我们交束脩,又该怎么算呢?”周瑶瑶劝姐姐收下银子,不必那么客气。
第二天,周格格拿着银子,把酒楼买了下来,后面的宅子不小,以前是伙计住的,现在正好可以给家人住。
老板走的时候,只带了银子,其余的什么都没带走,因此,酒楼里各种东西都很齐全。
后院也是一样,床也是现成的,桌椅板凳什么的,都在,不必重新买,打扫一下,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姜氏还专门过来瞧了瞧,她很喜欢,院子虽然不比他们老家那么宽敞,可是小巧精致,还有个小花园,看着挺不错的。
周家人不愿再打扰申屠鹤,当天就跟他说了,要搬出来。
申屠鹤极力挽留,“你们在外面,不如留在我这里安全,这里是王府,闲杂人等不会进来的,哪怕养你们一辈子,我也养得起。”
这话不是胡说,申屠鹤好歹是王爷,这个财力,他还是有的。
可是,周格格不能答应,她和其他家人并不想依靠别人生活,哪怕是依靠申屠鹤。
“申将军,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可是我们不能一直被人庇护着,我们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姐姐买下酒楼,她很开心的,还望申将军成全。”周瑶瑶看出姐姐十分纠结,便站出来帮她说话。
当然也是帮整个周家。
见他们去意已决,再挽留也没什么意思,申屠鹤只好答应。
“不过以后你们经常来看看,遇到什么困难,千万要告诉我,不要自己扛着。”
周格格点头,“放心,我们知道了。”
挑了个晴好的天气,周家搬到了酒楼住着。
他们的东西原本就不多,来的时候,不过是带了一些换洗的衣服,所以走的时候,也很轻松。
比较重的就只有周瑶瑶的封赏,申屠鹤让他们尽管过去,那些封赏他派人送过去。
周耀东老夫妻住在东边,两个女儿住在南边的两个屋子里,周天天和馒头分别住在北边的两个房间里。
被褥都是新买的,头一天,就忙着收拾屋子,整理好了以后,大家坐在正堂里喝茶。
周格格则去厨房做吃的,回到熟悉的环境,记忆中的很多人又重新回来了。
只是空荡荡的,未免让人难过。
周瑶瑶从外面回来,手里提着许多菜,笑道:“我还是喜欢咱们老家,户户都有一个菜地,哪里用买?现在好了,什么都得买,可花了不少钱。”
她又盯着外面院子的小花园看,“我想着,咱们不如把花给锄了,种上蔬菜,这样就不必买了。”
周格格忍不住笑了笑,“你还是别操这个心了,那花是老板静心栽种的,很漂亮,你要拔了它,我可舍不得,再说酒楼日后要买的蔬菜可多了,难道都种不成吗?”
周瑶瑶没话说了,她除了心疼钱,还是思念家乡,从小生活火的地方,很是怀念。
然后便更加恨匈奴,恨欧阳克,要不是他们,周家不必背井离乡,来到长安城,还要重新适应这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