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觅和段浩然的合同进行的分外顺利。
原本她还以为就凭段浩然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习惯和事儿多的脾性,浩然娱乐肯定还会最大程度争取自己的利益。
所以在上官觅吩咐手下的策划人员拟定合同的同时,特意吩咐了点儿注意事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先将条件写的对我们有利一些,这样还可以给予对方适当的让步。”
她早就深谙管理和谈判之道,在谈判方面,和大卖场里卖衣服的商贩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一件衣服原本的售价应当是一百,卖家先叫个一百五十元的价格,买家可能就不会将价格讲的太低。
谁知道段浩然只是草草的看了一遍这合同,就将整份合同书合上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我相信上官小姐的态度和人品。只是对于您刚才讲述时候提出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方式有些疑惑。”
尽管段浩然也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上官觅红色高跟鞋上面摇曳生姿的脚背和脚踝,但是到了谈工作的关键时刻,却还是足够正经。
上官觅的助手很快将正在投屏展示的演示文稿调整到【发展模式】的这一页。
“我们的发展模式并非是为了节目本身而挣钱,而且我甚至不希望有太多冠名商的加入,只用一两家就足够。”
这是上官觅研究了不少广告案例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兴趣偏好的大数据分析已经能将广告商投放广告的效率得到最大化。所以同一档综艺节目的背后可能会有不少赞助商和冠名商。
赞助商的存在会给节目在开播之前带来足够的经费,以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但是广告植入一旦多到了一定程度,只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如果保证这个“量”一直是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段浩然轻轻点了点头。
他比上官觅接触娱乐圈的时间更久,并且对于资本方面的问题显然会有更多的了解和体会。但是……追求本心的基础上,也会有其他的问题存在。
“但是你不得不考虑到成本和节目效果的问题,如果不邀请广告植入,这部分的钱……是你出、我出、还是让参与节目的练习生自己的公司出?”
段浩然这话自然是带有一些调侃味道的,“练习生公司出钱”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带资进组”,是被唾弃和绝对不允许的。
这问题问的一针见血,上官觅却好像早就预料到了时候,扬起眉毛轻轻一笑。
“在成本方面……我们的录制场地会直接在著名的影视城拍摄,完工之后将其作为一种连锁性的体验项目,耀世娱乐会在短时间内先垫付所有的资金,并且负责人力的寻找。只是有一点……节目结束之后的前八名练习生会自动成团,并且在六个月之内隶属于耀世娱乐管辖。”
要知道如果一档选秀节目做得好,选秀结束之后最开始的几个月会是偶像的黄金时期,邀约会连续不断,艺人几乎能够连轴转。
这时候的六个月……含金量比得上平日里的两三年。
段浩然用指腹轻轻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有了。这最开始的成团公司也别单纯的以你们耀世娱乐全包啊,这样在普通观众的年前有失偏颇。在者说了,您吃肉还得给我留点儿喝汤的,是不是?”
段浩然的商业嗅觉十分敏锐,马上就意识上官觅说出来的可能是什么新的商机,并且表示双手双脚赞成。
上官觅心里偷偷一笑,实际段浩然主动提出想加入,也正是上官觅想要得到、并且在自己演技加成之下才有的的最终结果。
但是她表面上还是矜持和淡定。
“您说的有道理。仅仅一家公司进行这种商业投资确实很容易让普通关注认为我们走后门,这样的公正性就会失去不少。那么……由我们两家大公司联手成立,公平性会强很多。”
实际上,上官觅只不过是自己不想让自家耀世游戏一个公司拿出来这么多钱罢了,毕竟风险太大、收益又未知。
这样的一场豪赌,上官觅自认为还没有这种实力去进行。
拉着声势也足够浩大的浩然娱乐一起下水,绝对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这一事情解决之后,二人又围绕着赛制和导师、素人嘉宾的选择上面,进行了不少探讨。
段浩然几乎是愿意高薪聘请一些当红小生或者是流量明星,这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获得最多的关注程度。
“段总裁,这样不行。喧宾夺主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那上官小姐的意向如何?”
段浩然一听上官觅的话,就明白这位让他欲罢不能的女总裁应该是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便直接做出来一副甘愿洗耳恭听的架势。
其实流量明星作为导师的存在,一直是现在市面上大部分节目的“吸粉”重点,但是这个模式也同样有它的弊端:
过分吸睛的导师会成为整场节目的唯一焦点,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而普通的练习生就会被忽视。
如此,便失去了一档选秀节目真正的目的:造星。
“说是流量明星也是,但是如果说不是……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是。我想找十年前的歌后和舞王,old school最近也是不错的风格。”
在上官觅的眼里,时尚圈和音乐圈一样,都是一个盛行“文艺复兴”的怪圈。
十年前的老歌新唱、十年前的舞蹈风格重新流行、十年前的服饰风格又出现在大街小巷……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况且已经经历了十年的历练,当年的“流量明星”早就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洗礼,并且为了发展不断接纳新的事物。
厚积薄发,必然会和年轻的训练生碰撞出来更多的舞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