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引发的阶级
坟头蹦迪2020-06-10 22:183,343

  亳州百姓暂且还不知道柳善人种出了救苦救命的天财神粮,若知道了,他们会更高兴。

  今年无疑是个丰年。因为火粪之法,亳州贫瘠的土地终于展现了它真正的实力,地少的人家还好,地多的人家大瓮都不够,要把柴房清出来放粮。面对这种意外之喜,全村喜气洋洋。老一辈儿拿个烟斗,指挥小的,趁天气不冷,地还不冻,挖个地窖存粮。小一辈儿边干活边畅享年景,盘算着这么多粮食可以吃多久。

  百姓们很高兴,石县令也很高兴,粮食多了税收也多,县衙终于有钱翻修了,最起码把门面换一下。石县令忍这个斜门已经很久了。

  至于百姓们习惯性抗税,他打算托大侄女的关系找谢无垢借几个兵,打人不至于,吓唬几个无赖很有必要。

  然而石县令的大侄女正对着一车红薯愁的欲哭无泪。

  那一车红薯的历程很奇妙,柳石英喜滋滋地推了一车回去,亲自动手烤了一盘,然后又哭唧唧地推走了。

  她家两个孕妇,晕红薯!

  吃完大吐特吐不说,连稍微有点红薯味都不行,吓得柳父以为这玩意儿有毒。

  柳石英默默抓起一个烤红薯,扯开外皮,露出里面金黄的红薯肉,“爹你真的不吃?很香的。”

  柳父心有余悸,摆手,“爹不吃。”

  过了一会儿见柳石英大吃特吃,柳父又问,“英英啊,你确定红薯没毒?”

  柳石英:……

  好伐,看来两位孕妇的害喜症状给柳父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柳石英只好独享美食了。

  说独享也不能够,这批红薯可是从谢无垢收缴来的,成熟的第一批,当然要献给谢无垢尝尝。

  谢无垢按照柳石英的做法,烤了几个,只尝了一口便沦陷了。

  “今年真的不能敞开吃?”谢无垢是真喜欢这种甜糯的口感。

  柳石英摊手,“要留种子。”

  一旁蹭饭是陆英道,“再来几个,不差那几个种子。”

  柳石英见两人吃得高兴,不想扫兴,答应了。

  除了拿给谢无垢吃外,柳石英手下的管事同样人人有份,还有各个村的村长。

  以王管事为首的管事们将红薯当做荣誉的象征,他们认真地学习了烤红薯的制作方法,特意请亲朋好友上门品尝。

  柳石英:……

  就那么几个红薯还请客!

  还有烤红薯有什么可学的,不就随便烤一烤吗?有火有棍子就行呗。

  烤红薯是柳石英亲手教的,大家当时庄严,专注,严肃的表情,让柳石英以为自己在进行什么伟大的丰收仪式,夹红薯的筷子都是抖的,生怕烤糊了。

  不过糊掉的红薯也很好吃,脆脆的,甜甜的,别有一番风味。

  因为管事们大张旗鼓的变相宣传,亳州百姓终于从繁忙的秋收抬起头,意识到有一种新作物流传到了亳州。而且很甜,很糯,很美味。

  古代缺甜,红薯的甜味正好弥补这一缺陷,幸运受邀的百姓逢人便说红薯有多甜,有多软,不管烤起来还是煮着吃,都很棒。

  没吃过的边流口水边听吃过的人装十三,个别胆大的提出向柳石英购买,不意外地遭受了回绝。

  这玩意儿种地留种都不够,哪能随便吃了呢?普通尝个新鲜就好。

  大部分亳州百姓都没有吃上红薯,而军眷街,只有陆灵松一人得了一小袋,满打满算只有六个,是个很吉利的数字。

  陆灵松入乡随俗请了谢大一家,吴狗娃,吴大妞做客,打算亲自烤红薯。

  谢大一家诚惶诚恐,吓得直哆嗦,他们何德何能敢吃陆大小姐亲手烤的红薯?这可是世家小姐啊!

  尤其是谢大娘子,经过京城威胁,她是真的杵这位大小姐。还有谢大,作为谢无垢的得力干将,他非常清楚谢将军对这位可能惹麻烦的表妹并非没有亲情,就连疑心颇重的陆副将,对陆大小姐的感情复杂归复杂,但认真计较起来,他还是把人当亲戚看的。

  只有二人的独子,年仅七岁的谢大娃,听说有传说中的红薯吃,开心地一蹦三尺高,到处和人炫耀他有红薯吃了,瞬间成为全街最靓的崽。

  有人欢喜有人愁,上一个靓崽不开心了,回去打滚抱怨,“我也要吃红薯,谢大郎有的吃,我也要吃!”

  他老子本来就不高兴,又舍不得打孩子,关起门骂道,“吃吃吃,就知道吃,哪儿给你找红薯去!”

  前任靓崽不干了,“谢大郎有,我也要!”小孩子的攀比心不比大人小。

  靓崽老子继续骂,“谢大家红薯是前头药坊管事给的,你想吃问问人家愿不愿意给?”

  听到这话靓崽突然住声,吸溜两下鼻涕,“爹,你怎么不是管事?”他爹若是管事,他不就有吃的了吗?还不用讨好丑丫鬟(陆灵松扮丑非常成功)。

  他老子再也忍不了,一扫把打过去,吓得靓崽满屋子乱跑,屋外家畜听到声响,咕咕乱叫,隔壁邻居的大黄汪汪两声,小小的院子转眼间鸡飞狗跳。

  然而若把造成这一“惨剧”的锅都扣到红薯头上,那红薯可太冤了。

  这事儿,本质上是空降派和亳州土著的摩擦。军眷来亳州,是带着满满优越感来的。谢家军归谢无垢管,明白将军看重亳州,可军眷们不啊,他们碍于谢无垢不会明面说什么,但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流露出“我和尔等庶民”不同的感觉。

  就比如进作坊这事,亳州人民非常积极,一听说谁进了作坊当了管事 ,那高兴得,恨不得在家里摆酒。

  但京城来的军眷们压根不care,不就是做工吗?京城多了去了,再说谢无垢每月都会给士兵发军饷,哪怕来了亳州都未短缺过,因此军眷们不缺钱,也不用做工,他们还能免费领盐,这是谢家军福利。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柳石英很尊敬军人的,自然尊重其家属,但军眷街的这些人,恕她直言,都尼玛是些装十三货。

  真以为她不知道古代军卒地位有多低,古代从军本来就是罪犯居多,谢无垢算是比较有良心的主将,换做其他垃圾将领,拖欠军饷是常态,更遑论还有发盐福利。

  分明是被歧视过的一群人,现在反而来瞧不起别人了,还看不起为她做工的劳动者,真真没有十三数。

  不过这其中不包括谢大一家。

  陆灵松进工坊这件事像是一个信号,谢大以往对参与工坊的同袍没什么特别感情,觉得这不过是谢家军五百人分工的一种,大家的重要程度是平等的。甚至他觉得作为掌管农事的士兵,要比其他人重要一些。

  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陆灵松进工坊。

  这就好比,一颗明珠掉进了泥堆,而且是谢无垢亲手放进去的。

  谢大相信谢无垢不是那等欺负孤女的小人,自然对此事颇为疑惑,那工坊有什么好的,天天起早贪黑,还有不少匠奴,不怕冲撞了京城来的小姐?

  谢无垢还真不怕,陆灵松不过几天便当上了管事,混得风生水起,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看起来适应良好。

  谢大不得不怀疑起自己的泥堆论,或许从一开始他就错了,军营里那大大小小的作坊本就是宝石珍珠,也只有这样,才能理解谢无垢为什么要把唯一的表妹扔进去,而有眼人都看得见,陆灵松很开心。

  军眷街其他人听说陆灵松当了管事,表面上笑眯眯恭喜,私下里其实并没有很瞧得起。有些刻薄的碎嘴道,“丫鬟命住哪儿都是丫鬟命。”

  “你要她如何,没盐领,没钱花,长得又不行。”

  “嫁人啊,她不是会医吗?”

  “嫁给谁?你这么好心,让你儿子娶啊!”

  “嘿,我就这么一说,我儿子可不喜欢。”

  “豪州人应该喜欢。”

  “哈哈哈,那她还不如当管事咧。”

  谢大娘子每每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头都不止五个大,她努力岔开话题,生怕隔墙有耳,有人听了去。毕竟是好几年的邻居,她还不想送大家上路。

  然而就是如此有优越感的一群人,红薯问世时,他们没得吃。

  柳石英分发给管事,军眷街的人还能自我安慰,这是柳小姐手下的能人,给点红薯很正常,收买人心嘛。

  那村长们呢?

  他们又何德何能,他们又不是柳石英作坊里的一份子,不过是些泥腿子,凭什么他们也有?

  这话其实说得好没道理,红薯是柳石英种出来的,谢无垢也默许了她有百分百红薯分配权,那她想分红薯给谁,不是随心所欲的吗?

  军眷街的人一副“你欠了我们”,“你怎么能背叛革命”的模样,实在是有点吃相难看。

  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些想法无理取闹了,因此只在心里想想,千言万语只憋屈在心里,不敢伸头。

  可是,有些事情很容易憋出病啊,他们想不通,为什么柳石英愿意照拂各村村长,害得他们去嫉妒那些泥腿子。

  其实吧,柳石英压根没想那么多。她分红薯给村长们,不过是希望提供个参考,告诉他们我们未来要种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吃,吃起来怎么样,同时送去的还有牛大编写的红薯种植手册,以及红薯种植的好处。

  在她眼中,军眷街不是什么特殊群体,没有高人一等,自然不会特意照拂。

继续阅读:陆灵松请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乱世大小姐:权倾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