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果真很是仗义,只是老杜家也没啥拿的出手的了!改革期间破四旧,老杜家的东西都被拿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什么值钱的物件儿!”
大叔叹息一声,失落道。
“老哥就大概找找看,万一有呢!”
风平听完这话也不气垒,反而继续鼓励道,像这种老宅院就算真的经过什么情况,也不会说啥都没有。
“小兄弟也不像坏人,你还有啥好藏着掖着的,难道你真的想把那些东西便宜了那些铲地皮的?还是说让老杜家绝后?”
大婶儿见大叔一副犹豫像,随即不悦道。
“妇道人家懂个啥!”
大叔一听自家媳妇儿说漏嘴了,当即有些恼火,可是碍于风平二人在场他也不好发作。
“大叔,放心吧您!我只是帮你鉴定一番而已,没有多余的意思。”
风平再次开口,给大叔打定心针。
“那就去把东西拿出来,让小兄弟瞧瞧看,要知道这些东西我可是从没拿出来过的!”
大叔冲着自家媳妇儿使了一个眼色,随后继续招呼风平二人喝茶。
不多一会儿,大婶儿便一阵捣鼓,从后堂屋之中,抱出一口樟木小箱子。
在农村之中,一般的箱子材料都是用樟木制造,樟木有着散发特殊气味的樟脑油,可以长时间防止虫蛀,因而放在箱子之中的东西也能更好的保存。
樟木小箱放在桌上,风平用手轻轻将木箱上的灰尘掸开,露出箱盖最本来的面貌。
从箱子上简约的铜鎏金锁扣与合叶,不难看出,当年这箱子也是比较金贵的,打开箱子后,风平意外的发现,这樟木箱之中竟然还套着一个比之小一号的箱子。
这个小箱子的材质更加珍贵,竟然是小叶紫檀,看这个箱子表面所形成的包浆便能得知这个箱子,起码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光这个雕工精致的紫檀木箱,便能卖一个不菲的价格。
风平隐隐有些激动,能用如此贵重的紫檀木箱装盛的东西,还是两个箱子一起装,必然是老杜家最为珍视的物品,说不得就会是什么了不得的宝贝。
风平深吸一口气,随后小心翼翼将那紫檀木箱打开,木箱之中散落着一些首饰,银件,甚至还有一些银元铜元,反正是乱哄哄的,像什么瓷器之类的,那是一件都没看到。
本来风平觉得这种木箱之中,装一件宣德炉,佛造像那是轻轻松松,这种东西的价值才高,可惜没有见到,剩下的一些,就算都是真品,恐怕也是一些不太值钱的普品而已。
“小兄弟,怎么样?”
大叔看着风平的眼神有些迫切,全然没有注意到风平还没有开始看。
“别慌,大叔!待我好好看看再说。”
说完风平便开始清点紫檀木箱之中的物件儿。
“明代老玉雕,可惜材质不行,是岫岩玉的,价格不高三两千还是值的!”
“清末长命百岁银锁片,做工还行,百八十块。”
“清晚期银鎏金步摇一只,想必这只必然是杜家祖母的东西了,典型的苏工,就是材质差了一些,若是纯金价值应该能更上一个档次,不过也行还是大几千块的东西。”
……
风平边看边点评,可是一旁的杜大叔一点都没有高兴的意思,说的这么多东西,都是一些价值不高的,加在一起也不过三两万块钱,就算全卖了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杜老哥,别丧气呀!我看这里面还有不少的银元,要知道银元的价值可也不低,若是出了几个稀少的品种,那可是能值大价钱的!”
风平虽然失望可也不能明说不是,只能如此安慰杜大叔以及自己。
或许真的有值钱物件儿藏在箱子底儿吧!都说压箱底儿的宝贝,不都是压在箱子底儿不是。
可是随着风平抓起一把银元仔细看的时候,他的脸色有些复杂了,再次抓起一把,还是如此。
“小兄弟,这银元有值钱的么?”
杜大叔见风平不说话,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遂主动开口询问。
“这些银元都是假货!可是按理来说不应该啊!这里面其他东西都是真的,唯独这些银元是假的!”
“你要不好好看看!”
吴雨欣此时也开口了,她不明白风平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估摸着风平是不是要再飙一次演技。
“老哥,这一箱子东西别人接触过没有?像那种略懂一些古玩的人……”
风平提醒杜大叔。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那次我有个远房表亲来找我,说是自己收了一批银元,不知道真假,来我这里让我拿真银元看看,我寻思着大家都姓杜,又是表亲,也就没当回事儿,就拿出来让他瞧过!”
杜大叔一拍脑袋,说出这么一杆子陈年旧事。
“我看应该就是你的这个表亲将你的真银元给掉包了!”
“哼!当家的,我就说过那人不是个好鸟儿,谁让你还要跟他打交道,这下好了,银元都是假的!看来老杜家是没指望了!”
大婶儿一听便开始指着大叔数落起来。
“别说了!其实也没啥,银元一般都是普品,稀少的品种也不是那么容易碰到的,这么一些银元加起来,充其量也就三五万块钱,索性这个表亲不懂古玩,就现在看来,真正值钱的是这个箱子。”
风平不想让两口子继续吵下去,决定将紫檀木箱的真实身份点出来。
“一口破箱子有啥值钱的!哎哟,我的银元嘞,挨千刀的杜邦克,老子心疼啊!”
“就你心疼,我不心疼!还不就是你做的好事!”
“你俩打住,先说这箱子,可不是老哥口中的烂箱子,这口箱子的材质是名贵的紫檀,雕工也是一等一的,就这口箱子,市场价恐怕也得二十多万!”
风平见两人又开始了,赶紧开口。
“二十万?那么多?没骗我?”
杜大叔一听这箱子要值二十万,瞬间来了精神,要是能将这箱子卖了,再东拼西凑一些,城里出个首付应该还是可以的。
“那是当然!若是放到拍卖会上,遇到那种喜欢这些紫檀的大佬,恐怕价格还要往上上涨不少!”
风平继续说着,眼睛扫过箱子最底部,角落之中有几枚破旧的铜钱静静地躺着。
这种方孔铜钱,在古时候是最小面额的金属铸币,作为流通,必然是发行了很多数量的,再加上历朝历代皇帝众多,年号更是数不胜数,故而这些以皇帝年号为名的方孔铜钱,大多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垃圾。
风平其实都没抱任何希望,将一把铜钱放到手中后,仔细一看,才发现了不对劲。
这些铜钱并不是清一色的同类型,反而历代参杂良多。
“大泉五十!”
“一刀平五千!”
“得壹元宝、顺天元宝!”
“乾封泉宝!”
“天策府宝!”
……
一个个铜钱上面的名字开始刺激着风平的心脏,这些钱的名称不就是铜钱五十名珍录之中的么。
所谓铜钱五十名珍是五十枚历史上极为罕见珍贵的古钱币的代称!
历来就是泉界收藏者倍受推崇的至上珍品,其收藏价值、欣赏价值及研究价值是无可限量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风平现在看到的还只是五十名珍之中排名靠后的,这些钱单个价值便是几千上万,若是排名靠前的,有的一枚便能破百万。
风平已经很肯定了,这一堆很不起眼的铜钱,应该就是五十名珍,只是到底能有多少名珍,还得继续往下看。
很快风平的目光便被三枚刀状钱币给吸引住了,只是当风平拿起这三枚刀币却不认识了,这些刀币由于年代太过久远,钱身上头的铭文有些模糊,风平不得不动用神眼。
随着风平精神力击中,神眼扫过这三枚刀币,他的心跳骤然加速。
博山刀:齐明刀之一种。燕昭王二十八年至齐襄王五年,燕国占齐领土之时所铸,有纪念的政治意味。
之所以命名为博山刀是因为其字体很是特殊,又是在山东博山出土,故称“博山刀”,钱体厚重均匀,钱体上有三字或四字,一般是“莒冶”。传世极少,五十名珍排名第七。
晋阳匕:圆首刀别名,战国时期铸币,又称直刀、赵刀。
钱体轻薄,多出于今陌北、定西、二连浩特等地。
此钱之上铸造有阳文“成白”或者“成帛”,耐是河北中山国所铸造,五十名珍排名第九。
齐五字刀:齐刀,春秋战国期间,齐国铸行的“齐定国长钱”、“定国钱”、“齐国钱”、“北陌钱”、“沁阳钱”、“澄阳钱”等刀币的总称,铸造发行量稀少,五十名珍排名第八。
风平震惊无比,这三枚刀币的身份竟然如此特殊,而且在五十名珍录上的排名还如此靠前,单单是这三件刀币,恐怕就能拍出百万天价,当真是太过震撼了,了不得的东西!
这时风平由于神眼的缘故,他竟然发现手中有一枚铜钱在散发着令人熟悉的气息。